读友吧 > 读书心得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心得体会1800字左右(2)

| 芷晴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4

《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很好!非常好!

这本书将我脑海中那点在课本上学到的历史逐渐被唤醒,但当年明月(此书作者)讲的却不尽相同:朱元璋并不是一个杀人狂魔,他只是一个童年饱受磨难,并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受难的父亲;袁崇焕是位抗击后金的名将,一个优秀的战略执行者,但并非大家认为的“明末关键先生”,孙承宗才是;张居正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但也有独断、专权、狡猾的一面;给严嵩贯以大奸臣的称号也是相当靠谱的,但也应看到他在向权力高峰攀登的过程中是如何变质,从清廉变成腐朽的;崇祯并非只是昏庸无能的皇帝,相反他清除阄党,遏止党争,勤于政事,奈何“诸臣误我”,而且经前几任皇帝及几个奸臣的闹腾明朝内耗严重,已是强弩之末,气数已尽;等等。

不过作者曾讲,他写的百分之九十都是正史(参阅了大量的明史资料),因此书中所展现的历史绝不是乱来的。难道历史是被我们误读了?还是有人捏造了所谓“真相”?细细一想,便觉有趣。

更有趣的是作者采取的写作方式:轻松幽默。枯燥的历史就像一潭死水,但在作者的笔下却生动起来。用轻松的方式,将历史写得好看,读起来很受用。有道是“历史本身很有趣,历史也可以写得很好看”。

当年明月还对一些历史谜案——朱允炆下落之谜、郭恒案等,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推理。他像是一个杰出的侦探——从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找出一根细丝,模拟人物当时心理的分析,找出事件发生时政局的变化,得到一个完美的符合人性的答案。

《明朝的那些事儿》无疑是成功的,突破五百万册的销量,足以让其成为十年内难以打破的畅销书。据说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这本书也可以排在前十五位。当年明月无疑也是成功的,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事,就会获得成功,即便他只是一个历史的业余爱好者。(事实上,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即使知道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抉择。)

关键是我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是如何做到的?

我无法想象,一个白天在海关部上班的公务员,凭着多年来对历史的爱好和积累,每晚笔耕不辍,写就了足以让专家汗颜,让读者惊喜的历史畅销书。他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他有投资。投资什么呢?答案是时间和精力,还有思考!注意,这是个关键问题。生活中的我们容易被各种诱惑肢解,具体表现为喜新厌旧,不能专注,思想分散,一事无成。没有全心全意的付出而奢望成功,这大都是蠢人干的事。

其次,他在写史的同时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没有情绪的历史就是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故事,被我们一翻而过。殊不知,被大家一翻而过的是无数人的一生。写史即写人,历史人物也是人,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也有思考。我想感同身受是作者之所以把历史写得如此深刻生动的关键原因。

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历史中的当事人着想,才可能发现这些东西,比如:权力、希望、痛苦、愤怒、犹豫、冷漠、热情、刚强、软弱、气节、度量、孤独、残暴、宽恕、忍耐、邪恶、正义、真理、坚持、妥协、善良、忠诚,等等。杨涟面对奸党时不屈的呐喊,于谦面对冤告时淡定的表情,袁崇焕面对女真时坚定的决心,王守仁面对叛军时睿智的目光。。。他写的不仅是史,更是人心。

再者,是坚持和勇气。写东西,不是吹牛,何况是写史,是需要能量的。作者三年来一千多个夜晚的笔耕不辍,换来今天的成功。没有坚持,哪来成功?没有面对外界干扰和质疑的勇气,怎会成功?有勇气的人,会把事情坚持到底,只为证明他不是一个浅尝辄止的弱者。

然后,他选择了自己的一个表达方式,来向世人表露他的所思所想。

无需多言,正如他在书的末尾所讲: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5

我对畅销书一向不感兴趣,越流行,越不卖帐,好像这样就能显出多么与众不同似的。《诸仙》流行的时候,我看川端康成去了;《鬼吹灯》风靡的时候,我看费正清去了。好不好啃无所谓,愿意抱着砖头睡觉,管得着吗?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我这样来反醒自己的。于是,《明朝那些事儿》多少有点拯救了我这样装模作样的小青年。

因此,向伟大的此书作者明月同志致敬!

关于此书。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描写了朱重八从放牛到建国成为明朝开国皇帝的奋斗历程,讲述了劳模朱元璋(作者说的)如何沥精图治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以及建国后的大肃反、抗元保明、反腐倡廉的政治军事以及一系列社会改革活动。第二章朱允炆篇,描写了建文皇帝这个大宅男如何被社会不良青年的叔叔朱棣干掉的故事。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首先,这是本励志书。朱元璋从放牛娃成长起来成为一国之君,这个无学历、无money、又无后台的社会青年,所表现的智慧、沉着、勇敢与决断,让人敬佩,而且他用极大的勇气与超人的毅力来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壮举,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极少数农民起义成功的经典案例。而朱棣这个高干不肯在蜜罐子里泡着,非要吃苦耐劳,而最终也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相反,朱允文虽然有良好的出生,可天天宅在家里,打游戏、看电影、听音乐,这个文艺青年最终因为缺乏社会实践而在皇位争夺赛中被淘汰出局。这本书真正地让我懂得了,人首先要吃苦耐劳,不停地学习进步,不能总宅在家里,应该多投入社会交际与实践中,才能有所作为。

其次,这是本社会心理学的书。战略、政治、权位、投机,作者刻画了一系列人物的心理特征,将人在社会交际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心理因素推向置关重要的位置,并列举了几个经典案例。如刘基、胡惟庸、蓝玉之案等。这亦是本《论上下级关系》的教科书,对作为各事业单位、公司、家庭成员的各类人士,极有帮助。

最后,这本书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虽然全书表现了人弱肉强食的天然本性,但是作者是不提倡暴力的,并说明暴力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虽然不完全是仁者无敌,但真正不愄强权、刚正不阿、视死如归的人才是最值得尊重的。这也是此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关于作者

在讲史小说里,明月的文笔算是独树一帜,真是写得好,写得妙,写得瓜瓜叫。看得我热血沸腾、激情洋溢、汹涌澎湃。我不得不折服于作者博大的才学、缜密的思维、超人的智慧、敏锐的触觉。一个非文学与历史专业出生的公务员,如此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在此,也感谢我们F给予了我们的公务员同志如此充足的个人时间与空间,让明月这类才华出众的同志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学习、专研、苦读历史,并提供便利的上网条件,最终完成这部惊世骇俗也许能流芳百世的《明朝那些事儿》。

像我这样每天做牛做马,猪狗不如,过得昏天黑地的公司小职员,只能在一盏孤灯下,以减少睡眠时间来拜读明月老师的作品。不仅如此,由于明月同志职位的特殊性,让他在29岁这样小小的年纪就看透了人情世故、官场黑暗、以及权术之计,并最终修练成这样老练、洒脱、聪慧、幽默、机智、顽强、刀枪不入、滴水不漏的终极写手。最难以可贵的是,明月将这种能力发挥成艺术作品。并带给我们这本意义重大的《明朝那些事儿》,真是可喜可贺,总算代表公务员同志干了件好事啊。

首先,明月的文笔非常的幽默,其中包括网络流行语、广告语、电影台词、有钱钟书老师的名著笑段,更有作者原创的搞笑段子。时而幽默、时而严肃、时而乖张、时而正经,这充分展现了我国公务员同志不一般的表达能力与反应能力,以及宠杂的精神世界。

其次,明月在展现一段历史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职场经验,因此,在描写明朝公务员的生存状态时,显得尤为出色。他首先描写了最高领导者的喜怒无常,这或许是明月的经验在告诉我们,伴君如伴虎这样百年不变的道理。最重要的是他展现了普通公务员之间的尔虞我诈,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明月完全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将公务员的生存状态以一种血泪史的方式来表达,句句泣血,字字惊心,也让我切身地感受到了明月内心的苦闷、挣扎、彷徨、无奈。这让我对当今的公务员群体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不再是以往所显现的那样骄横蛮霸、不可一世、以浪费纳税人钱为乐的国家驻虫,而且像农民工兄弟一样,战斗在生存与毁灭的第一线的刚铁战士。

最后,明月所表现的人道主义精神才是真正的艺术价值。“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滴!”多么崇高呀,这话居然从我们伟大的公务员同志的嘴里说出的,这是什么精神?我震惊并且感动了。这彻底地推翻了我以往对于这个主流职业的理解,以及对于这个社会不正确的认识。而我的羞惭之情更油然而生。

我决定去买一套正版的《明朝那些事儿》。在这里,我也作了一下自我反省:为什么你要看不起公务员呢,不是所有人都是那啥嘛,你看看人家明月同志,真是逐令天下父母亲,生男必生这等人。人家就是一边拿着纳税人的钱,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写作,从来不会因为泡在蜜罐子里就安于现状。而你(这里是指我自己)呢,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还不思上进,去,快滚去学习去。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心得体会1800字左右相关文章: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0字范文多篇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6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500字左右范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精选5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000字5篇

《明朝那些事儿》精选5篇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4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范文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大全600字

相关推荐

45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