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读书笔记 >

朝花夕拾初二读书笔记50字

| 阿祖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生活,《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散文,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朝花夕拾初二读书笔记5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777307朝花夕拾初二读书笔记50字1

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今年的寒假里我读的书中就有鲁迅的《朝花夕拾》。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更是有点恐惧,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过鲁迅那《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

这是我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捧起鲁迅的这本《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的生活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快乐不起来。

《朝花夕拾》的原名是叫做《旧事重提》,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欢快的时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袭来;郁闷不乐的时候,我感到无名的寂寞前来吞噬。这一切,确实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741543朝花夕拾初二读书笔记50字2

读完鲁迅的《朝花夕拾》,不禁让我抚书轻叹,鲁迅不愧为一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笔锋如刀,言语幽默而辛辣,分析精辟;一针见血,他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让当政者如“骨鲠在喉”既吐不出也咽不下。

在《狗、猫、鼠》中的一段让我叹服“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结合现实世界,这段话难道还不值得人们深思吗?

充满童真又让人身同感受的《五猖会》中,最后一句话,让我沉思和玩味。书中写到“我至今,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有学者说鲁迅用最后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画龙点睛,表现出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但这种不合理,不是依然发生在我们当代学生身上吗?那我们应不应该像鲁迅那样对这些不合理,发出我们内心不满的呐喊呢?

但我不会,这是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句简单的“虎毒不吃儿”可证明一切。也许我们会像鲁迅一样对父亲的严厉和冷漠不理解,但几千年以来“学而优士”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如果不是父亲的严厉,也许鲁迅不会成为一代文学家,也许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或像祥子一样是只卖力气的人。和鲁迅童年相比也许我们更不幸,在日新月异的高分数下,在提倡赢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下,又有谁不把好的成绩,好的文凭作为踏入社会的王牌呢?在先进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又有谁愿意去想没有好文凭的后果呢?

也许父亲的冷漠和严厉正是他们仅为人之父的责任。鲁迅的《朝花夕拾》的确有着许多让我们借鉴、学习和深思的地方。

#351060朝花夕拾初二读书笔记50字3

读完这本书,我上网查阅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这使我更加的了解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的文豪之一,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原名叫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著作里共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先后改编成电影。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女。”是他一生的写照,从中我感到鲁迅先生的伟大。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得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

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

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体会到了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和鲁迅先生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303431朝花夕拾初二读书笔记50字4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才能知作者心的书,我读了很多遍,直到今天合上书本,才终于对其中几篇有所领悟。《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以看似温情的语言,激烈地批判着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给我印象颇深的是《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文章回忆鲁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看到这句话,我的心像是被锋利的刀子狠狠地刺了一下。那个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屈辱的岁月,专制皇权高度加强,国家日渐闭关锁国,西方列强强迫中国打开大门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国民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已经没有了分辨是非的判断能力。戊戌变法失败后,戊戌六君子被处死,周围围观的人群拍手叫好,殊不知这六个伟大的人正是为了自己而死。书中鲁迅提到看电影看到中国人见到自己的同胞被外国人处死竟和日本人一起欢呼,这些思想麻木的中国人令我们痛心。

为了挽救中国人民,也为了拯救祖国,鲁迅毅然弃医从文。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不顾外界打击,为了让国民清醒过来,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流传后世。

#786905朝花夕拾初二读书笔记50字5

《朝花夕拾》早有所闻,但没有机会去欣赏一下。所以,趁这个寒假,我饱读了《朝花夕拾》。

初读《朝花夕拾》,似乎有些不知所云。但认认真真的再把文章和注释看了两遍,便知其大概了。

《朝花夕拾》是作者追怀青少年时代的往事而作的,既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趣事的回忆和对师友的诚挚的怀念,又真实的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经历的生活种种——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一角。

在众多文章中,《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我印象最深。

细读《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时享受着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画面。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在三味书屋,当寿先生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玩游戏,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这正是儿童特有的。

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都在为将来努力着,老师和家长出于安全考虑而管束着我们,因此我们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旧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无论现在能否实现,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这也许就是我和幼年鲁迅的相似之处吧!


朝花夕拾读书感想相关文章: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感想范文五篇

关于《朝花夕拾》读书心得感悟五篇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感想及体会五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心得5篇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感悟与体会五篇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五篇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感想与领悟五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领悟心得五篇

大学生朝花夕拾读书心得五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2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