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最美铁路人”,立足平凡岗位,兢兢业业干精干好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人生精彩华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最美铁路人观后感500字6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何为最美。在普通人眼里,最美就是长相最漂亮的美女亦或是帅哥,也有可能是一些很漂亮的风景、花草。但是最美在我眼中,就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娄底车务段冷水江东站调车长杨卫华。
调车作业,坚持1天,不难;坚持1周,不难;坚持1个月,不难;但是坚持29年,1万多个日日夜夜,杨卫华能将枯燥的调车作业做到“零违章、零违纪、零事故”,表现出一名铁路人对于按标作业的坚守以及对于自身工作的高要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卫华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在日常工作中,他秉着“多学、多问、多看、多做”精神,付出别人难以企及的努力,在他的六万多字的工作笔记中,每一条他都烂熟于心,在单位上,别人都叫他“活规章”、“土专家”。杨卫华始终第一时间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规章站在技术变革的最前沿,利用经验总结提炼出“杨卫华安全调车法”和24句“调车作业七字诀”,内容通俗易懂、简单易记被广泛推广运用。
结合我段团员青年实际,目前我段团员青年日益增多,但是由于长期夜班的工作性质及周边环境因素影响,团员青年的政治取向及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有的只讲享乐,不讲奉献;有的认为自己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对于得失心里有落差;有的认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产生消极冷漠情绪;还有的在社会上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以上种种反映了在当前我段维改的新形势下,团员青年思想波动较大,触发点多,不利于广大团员青年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广大年轻人更应该抓住此机会。现在,改革开放前入党和参加工作的干部已经或将要退出岗位,80后以至90后的年轻干部即将成为工务骨干队伍的主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同时也相对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有的缺乏基层和艰苦地方的扎实磨炼;有的对于线路知识的了解不够强;有的担当作为的底气还不足。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更是一次机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对于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不懂的一定要虚心请教老师傅,发扬“多学、多问、多看、多做”的精神,时刻保持乐观的心理,抵制社会上不良习气的熏染,立足本职岗位,在铁路事业的发展建设上奉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20_年“最美铁路人”节目,发布仪式现场展示了十位“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十位模范的先进事迹从各个方面展示了铁路人的刻苦钻研、热心服务、坚持按标作业、保障人民出行温馨和安全的“最美”精神和意志。发布仪式旨在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当好先行。榜样们的事迹即非凡又动人。
虽说每一名铁路职工都仅是中国铁路上的一点微小力量,而正是这股股力量将安全与效率深深扎入中国铁路的根基之中。无数个他们沿着铁路站成一排排,立在原地守望着列车疾驰而过,他们用自己的辛劳铸就了铁路的速度与安全,在他们心中不仅仅是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还有正如他们脚下坚实道床般的坚守与奉献。我们应以他们为榜样,始终坚守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将自己对事业对国家的热爱化做铁路工作上的火花。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当好先行,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铁人精神,用工作来磨练自己的毅力,将自己的热情倾注于眼下的事业当中,以个人的绵薄之力来支持国家宏大的铁路建设蓝图
作为工务段的一员,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我都能见到铁路工人的身影。职工们始终如一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坚守着,认真地把控作业质量,提防安全隐患。也许每天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也许繁重的作业后还紧跟着各种出巡,但是他们始终用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方式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铁路设备的良好状态。没有正常的节假日,没有正常的工作时间,他们用自己的身躯驻守在铁路安全的第一线,保障着铁路设备的正常运转。作为刚入路的青年工作者,我们应该抓住当下在一线努力学习现场技术,积累经验,应当不怕苦不怕累,从最小的事情做起,从最繁琐的事情做起,将基础扎牢,对自己负责,对铁路建设事业负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自己应有的价值。
在观看了中央宣传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的'10位“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不息、打造国之重器的美丽故事更是激发了千千万个在基层一线奋斗者的爱国之心。
这些“最美铁路人”都是普普通通爱岗敬业的铁路职工,事迹都是点点滴滴勤劳奉献的日常工作;他们也有过曲折彷徨和苦辣心酸,还有勤学苦练和持之以恒,更有播撒爱心和敬业奉献。他们以自我清晰而踏实的人生轨迹,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拼搏路上的创业者树立了榜样,榜样给人以方向,榜样给人以形象,榜样给人以力量。
10位“最美铁路人”他们从长期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传播开来,将会启发更多的发明创造,启动更多的安全保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升更多的社会正能量,为铁路又好又快发展汇聚起无穷的力量。他们只是200万铁路人的优秀代表,还有更多的铁路人长年累月坚守在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是他们以日常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他们的先进事迹,指引着人们努力的方向,对社会、对组织、对单位、对家庭都具有导向意义。
中国铁路发展建设几十年,已然建成速度最快、自动化程度最高、运输最繁忙的铁路运输体系,取得成就令世人瞩目。这其中不断涌现的行业榜样涵盖了科研、建设、服务的方方面面,都在激励着铁路人不断前进。这同时也在激励着我们在日常的思想、日常的语言、日常的行动表达出对家人、对同事、对世人的进取向上的乐观态度,感染着、感动着、感化着周围人,从而示范和带动周围人共同前进。
工作是美丽的,劳动是光荣的,创造是幸福的!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征途上,“最美铁路人”将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奋斗者构成磅礴之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从部队退役后走上铁路工作岗位,13年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衡阳车务段衡阳站车站值班员王军一门心思钻研技术,争做业务尖兵。
在衡阳站办理接发列车的过程中,一趟列车通过车站至少有29个作业程序,最多可以同时接发3趟列车,这就需要作业人员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完成近90个程序,也意味着每3秒钟就要完成一个程序。王军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一个程序都不乱、一个程序都不少。他常说:“人的力气是用不完的,学业务就是要下苦功夫。”
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张雪松从1992年起一直在中国中车(6.030, 0.00, 0.00%)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工作,现在是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车体事业部的一名高级技师。
2005年5月,张雪松带领工友组成铆钳班,负责研究磁悬浮列车和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技术,并在一个月内造出试验车体。在没有铝合金车体焊接技术经验的情况下,张雪松带领全班员工反复摸索组焊工艺,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很好地解决了焊接变形问题。一个月后,首辆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顺利试制成功。
李玉斌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工务段杨连第桥隧工区工长。14年来,他一直守护着陇海铁路线上的“英雄桥”——杨连第桥。
14年间,他带领工区职工,以绝不放过任何隐患的标准,确保了“英雄桥”和管内35座桥梁、10座隧道、118座涵洞安全万无一失,管内路段未发生一起行车安全事故。
全国铁路主要换乘车站、列车到开时间和票价等信息,她倒背如流;面对危重病患乘车、高龄孕妇急产等棘手难题,她临危不乱……沈阳局集团公司大连站客运车间值班站长刘晓云,是旅客的“暖心人”。
2017年的一个夏日,刘晓云正在候车大厅忙碌,突然听到同事呼喊:“晓云,快来!卫生间有孕妇生产了!”她处变不惊,抓起医药箱往现场跑,凭着积累下的医疗经验为婴儿剪了脐带,并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将其包裹起来,冒着暴雨将母子送至医院。
这不是刘晓云救助的第一个人。27年来,她先后救助130多名突发疾病的旅客,以刘晓云为带头人的“馨驰半岛”服务团队,累计帮助旅客找回遗失物品2.2万件,解决各类问题17.7万件,共收到表扬信4600余封、锦旗300多面。
在全国铁路海拔最高的公安派出所,连续坚守十载,青藏铁路公安局格尔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政委郑天海,被当地牧民称为“贴心人”。
2010年5月,郑天海告别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女儿,驻扎沱沱河。高原反应使他彻夜难眠,在短短十几天内瘦了整整一圈。然而,郑天海没有退缩,“再苦也得有人守着。选择坚守青藏铁路,我无怨无悔。”
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空手徒步也相当于背负20公斤重物前行,可每当遇有翻山、涉沟、爬涵洞等艰巨任务时,郑天海总是冲在最前面。一天傍晚,唐古拉地区突降罕见暴雨,牧民布琼打来求救电话,希望所里派人救援自己陷入水沟的皮卡车。因不清楚具体陷车位置,郑天海带着同事在雨夜寻找了近两个小时。当皮卡车被拖出水沟时,因过度缺氧劳累,郑天海瘫倒在冰冷的草地上。还有一次,牧民忙着剪羊毛,孩子却不慎走失。郑天海得知情况后,带队在寒冷的户外寻找了4个多小时,终于将山坳里无助的孩子安全带回。
尽管2020年4月,郑天海因身体原因被调离沱沱河,但牧民们送来的一条条洁白哈达,记录着高原深情。
危难时挺身而出,抗疫中迎难而上。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上海局集团公司上海机辆段动车组指导司机冯剑坚第一个报名,将按有红手印的“请战书”递交给党组织。在他的带领下,全段有136名动车组司机踊跃报名。
上海机辆段动车组司机并不值乘上海到武汉的线路,为了保障行车安全稳定,2020年1月30日清晨,冯剑坚带着另一名司机值乘试验列车。途中,他拍摄线路视频,详细记录合肥南至长沙南区段的线路坡度、站台长度、分相区段等关键信息。回到单位后,他顾不上13个小时连续值乘的疲劳,连夜组织培训,让每名司机熟练掌握列车交路情况。2月1日6时30分,在上海虹桥站8号站台,冯剑坚带领出乘组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17分钟后,他驾驶着G1772次列车驰援武汉。
2021年是京沪高铁开通运营10周年,冯剑坚再次冲锋在前。他驾驶列车对运行速度、排点、过分相风阻跌速情况等进行精准检测和调试,对每个级位和对应电流做详细记录,用2天时间摸索出一套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平稳操纵方法,保障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关键时刻勇担重任的,还有昆明局集团公司昆明北车辆段检车员陈向华。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为了保障国际货运列车安全直达老挝万象,10月,陈向华接到为中老铁路试运行“选车”的紧急任务。5天时间,他和同事辗转4个列检作业场,最终从2000多辆车中精心挑选出240辆货车,并进行了快速整修。
挑车的第二天半夜,陈向华蹲在昆明东上行始发场股道边,当第二十七辆火车驶过时,只听车轮声中夹杂着一丝轻微异响,他马上判断该辆车“有问题”。列车停稳后,经过逐一排查,终于在这辆车的第六个车轮与钢轨密接踏面上发现了一块0.2毫米的擦伤。队员连连称奇,“陈师傅,你这是顺风耳啊,这么小的擦伤都能听出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向华仅故障笔记就记了17本,总结的“23步检车作业法”使单车技检作业效率提高了1倍。30年来,他累计安全检车28.8万余辆,发现并消除9000余个安全隐患,从一名普通的检车员成长为全国劳模。亲朋好友劝陈向华:“年纪大了,可以歇歇了。”可陈向华的回答斩钉截铁:“奋斗新时代,我还要为中国铁路、为中老友谊之路再立新功!”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展现了新时代铁路人最美的一面,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伟大时刻,向全世界诉说着铁路的奋斗史,这10位先进典型人物只是数以万计的铁路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从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到"八纵八横"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组建,再到香港进入全国高铁网,截至2020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4.6万公里,其中高铁近3.8万公里。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择一事终一生,用匠心谱华章。每一位“最美铁路人”都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有着平凡的名字——邢云堂、张波、陈志强、阿西阿呷、刘晓燕、于本蕃、吴亚东……平凡背后却是不平凡的坚持,不平凡的勇毅。他们展现了铁路职工的亮丽风采,诠释着工匠精神,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着我们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路上奋勇前行。
生命因奉献而精彩,工作因奉献而不平凡。这10位最美铁路人,是200多万铁路职工的优秀代表。他们来自铁路不同岗位:驾驶过的车型不下10种,对标停车一把闸,误差不超过20厘米的邢云堂;担任铁科院集团公司复兴号总体技术及核心系统研发项目团队牵头人,用匠心擦亮中国高铁名片的张波;待旅客如亲人,热心服务二十五载,给乘客的旅途送上春天般的温暖的阿西阿呷;勤奋钻研的“职场工匠”、“轮轴迷”,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西车辆段轮轴装修工的“95后”女孩刘晓燕……撸起袖子加油干,10位最美铁路人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用铁路人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担当品格、奋斗精神,铸就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恢宏的历史画卷。
“走出去,带回来”的理念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中欧班列开发新线、加密开行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10位最美铁路人用自己行动践行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这一历史使命。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铁路人光辉形象。
榜样的力量催人向上,激人奋进。为铁路人的拼搏奉献、执着、坚守而感动!学习“榜样”的精神力量,争做最美铁路人,为中国社会和铁路建设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