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读后感 > 读后感500字 >

题西林壁读后感500字

| 芷晴

题西林壁是苏轼写的一首哲理诗,我们从诗中解读到什么哲理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题西林壁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读后感500字

题西林壁读后感1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记得首次读《题西林壁》应该是在小学吧,具体是几年级记不得了。当时虽然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但也还是有些似懂非懂,浑浑噩噩的过来了,没多大体会。一路风雨兼程,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参加工作一年。算算到如今已有十余年光景,再次身临其境,却又感触颇多。

开弓没有回头箭!是目标也好,是无奈也罢,过去既已成事实,就不可能回头了。只是以后的路还很长,大丈夫应该有所作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任何一个职业都是一个围城,进来的想出去,还有更多的想挤进来!这恰恰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谋而合。你已经站在那个高度,你当然可以说那个高度不怎么高,可是在很多人看来,你的高度已经是高不可攀了!

人生重要的是一种生活的思维方式!

题西林壁读后感2

今天,我又研读了一遍苏轼的《题西林壁》,心中颇有一番感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我在今天,又读出了他新的内涵,新的韵味。

东坡先生身处庐山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已辨别不出此刻究竟身处何处。四周的山峦变幻莫测,从各个方向呈现不同的景色。置身于造物者那无尽的艺术构思中,想那造物者定是把这世界幻化成他笔下的各种神造,波澜壮阔,气韵迭起。而人,在这其中,就如沧海一粟,或许功成名就,或许一文不名。但是,身陷苍茫的人间,个人,究竟是多么渺小!

东坡先生一生风云跌宕,但他的文学成就宛如一座丰碑。他那飘逸洒脱的文风,一如他的处世风格,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理念。他有如一名哲学家,看穿世事变迁。他说人对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度!他已经忘却了自身,完全地把自己抽离于宇宙之外,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观察这世间。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每天,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与心之向往将我苦苦的缠绕,沉重的压制着我那颗年轻飞扬的心。心一旦被世俗所累,人难免心情惆怅。但是,我也可以把自己抽离出来啊。东坡先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是要告诉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我们一定不能仅仅禁锢于眼前,要把眼光放的长远。要站在超脱的角度想想自己。如果我想到了以后,想到自己的这番磨砺必将是为以后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那么也许我看到的就不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了吧。也许,我看到的就会是:殊途同归。

题西林壁读后感3

记得这首诗是小学语文课本的。小学时,我在一个落后的穷乡僻壤里就读,教育也非常落后。因此,在我印象中,老师讲解该文时,只是从诗歌的本身意思直接解释出来,讲到在不同角度看庐山,所看到的景象不同,同时解释了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并没有从人生哲理上去解释,是师资问题?亦或是针对我们小学生不宜作更复杂的解释?这就不得而知了。最近,不时的在讨论某一事物时,我脑中总会不自觉地冒出这首诗来。于是便更细致地去品味个中滋味,感触颇多。

感触一:事物是多样性的。任何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不同立场都会得出不同的视点和特性。不会仅有一种感知和认识。因此,只有从多角度去看问题,才会对问题与事物有全面的认识。

感触二:事物是辩证的。辩证法,最早应该缘自于中国古代的老子。阴阳乾坤、天地日月、南北东西、上下高低、正反左右,应该说这个世界万物皆阴阳,无事不辩证。不由得你不信服前人的智慧。乃至今人的许多科学无论是自然科学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均离不开辩证法。离开辩证法去看事物,均是不科学的,不客观的,不全面的。

感触三:事物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没有绝对的美与丑;没有绝对的快与慢,也没有绝对的动与静。处理事物也不能绝对,决策要留后路,思考要留空间。给自己留下余地就是留下一片天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

题西林壁读后感4

在苏轼的诗作当中,有一个作品,初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但越琢磨越有味道。那就是著名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东坡居士题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自从写完这首诗之后,他本人的行文及书画境界,就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甚至用“跃迁”二字来描述,都毫不为过。不少人认为这是一首哲理诗,其实这是一首禅诗,是苏轼对禅悟状态的一个描述。

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诗大致表达了这样的一些思想。其一、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截面和层次来看,得出来的东西,往往会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样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都有自己的合理性。但都比较片面,都有所不足。如同盲人摸象,属于片段化、碎片化和截面的认识。

其二、要客观、全面和准确地认识某个事物,就要以一种旁观者心态,置身事外去观察。不把自己的情绪、利益和偏好掺杂其中。这实际上是一种“抽离”,也可以叫做“出离心”。对于认知事物的本来面貌,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

其三、看待问题,既要沉浸进去看,又要抽离出来看,感悟和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沉浸的时候,还要从不同角度去沉浸。所有这些认识和判断,叠加起来所产生的东西,事实上更加接近事物的本来面貌。不同的看法和观点需要相互融合。

其四、“沉浸”还须“抽离”。“沉浸”和“抽离”必须相互补充,整体上的效果才会更加理想。如果这首诗再加两句,其所要表达的内涵就会更为完整、科学,“识得庐山真面目,还须身在此山中”。诗中表面上看强调的是“抽离”,那是因为已经“沉浸”过了。如果先做的是“抽离”,那就还需要深入其中,去“沉浸”上几个回合,甚至还须恶补。

题西林壁读后感5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后世影响本诗被纳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页以及苏教版练习中。中心:《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后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题西林壁读后感6

你是一个大气的诗人,充满睿智,假象不能迷惑你的眼睛,不能阻挡你的思维。

山脚下,你放眼望去,眼前的庐山横看是长满了绿葱的松树和柏树,树上的鸟儿唱着美妙的歌儿,地上的动物们真实演绎着大自然的美丽与纯朴。看着眼前的美景,你不禁心生感慨。不知不觉中,你又走到了庐山的另一边,本想再感受一次这怡然的景色,眼前的一切却让你大失所望:山的这一面竟然是悬崖,“一毛不拔”的崖壁上岩石突兀不平,不时还有石头滚落下来,天上的飞鸟似乎不敢靠近一步。这里的荒凉比戈壁还有过之而不及。眼前巨大的反差不禁让你产生了疑惑: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每个事物都有不同的两面吗?难道我心中的正义也有反面吗?那么我所追求的一切也是错误的吗?

万思不得其解的你已没有了游览的闲情,只能叹息着离开了庐山。在返回的路上,一轮斜阳正在你前行的路上向你含笑,你不经意间回头,却发现身后的庐山却已从两面变成了一个整体,你猛然间悟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它本身的两面性,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它,并且要放大我们智慧的目光,穿透一切假象,看到它最原始最真实的本质。



相关推荐

3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