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阅读摘录 > 读书笔记 >

《昆虫记》的读书心得感悟

| 本烔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也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更是他创造的一个伟大的奇迹,赢得读者声声的惊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昆虫记》的读书心得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昆虫记》的读书心得感悟1

正如本书扉页所言:“无法掩卷的传世佳作,一生必读的文学经典。”只有经历了时光岁月的磨砺与品鉴,才称得上“经典”二字。《昆虫记》这本书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现人生社会,一篇美文,完美的诠释了“经典”二字。

在法布尔的笔下,你会看到小小的昆虫们在世人的隔膜和偏见下的本来面目。那些众人耳中聒噪的噪音制造者——蝉,也会拥有它们本来坚持、善良的一面;表面上看似团结、互助的蚂蚁,实际上也是个好逸恶劳的“剥削者”;故事中可爱的萤火虫,竟然是一种无情无义、凶残的昆虫。法布尔耗尽毕生精力,带你领略昆虫王国的风采。

要说不忘母亲职责且有着丰富母性本能的昆虫母亲,首当其冲的不得不说蜂类了,可紧随其后可以与之媲美,有着细腻母爱的昆虫,却是给人另一种印象的食粪虫类了。圣甲虫,就是其中之一。它们自己找寻食物,差不离就行了,但它们为孩子选择食物,那在动物界都是格外的严格仔细呢!常言道,人不可貌相,人的丑与美不可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大自然的丑与美也正是如此,大自然以污秽创造鲜花,正是那点点粪肥也能给我们创造出优质的粮食。圣甲虫们在制作粪球时还秉承着那种互相合作的精神——虽说有时也是为了抢劫,但它们在昆虫界的那种互帮互助、辛勤工作的品性,还是值得我们讴歌与赞颂的。

绿蚱蜢是一位夜间凶猛的猎手,它们骁勇善战,胆量惊人,所以它们总是攻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得多的庞然大物,而结果是绿蚱蜢大获全胜,后者往往毫无反抗之力。绿蚱蜢勇敢善战,不畏困难的精神着实让人心生敬佩。但这些绿蚱蜢同样也会同类残杀,当遇到伤残同伴时,它们会毫不犹豫地上前啃食。也许,作者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昆虫,折射出社会中那些贪婪、欺软怕硬之人。

蝉,那种使每个人的心情烦闷的生物,在法布尔的笔下却是那么的善良,坚持不懈。当蚂蚁横行霸道想要抱走蝉的资源时,蝉是那样的大度,不与蚂蚁们计较,仿佛是拥有一种与世无争,超凡脱俗的心态。蝉在挖地洞时,又是那样的聪明,用液体将浮土弄湿,勤勤垦垦,一步一步爬出地洞。或许,蝉也正是法布尔的写照,要想获得阳光下的欢乐,它必须首先忍受黑暗的地底下的苦工和劳役。正印证了那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不仅仅是一本描写昆虫的书,更是大相径庭的人性、世态炎凉的写照。我们不仅可以以昆虫——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中学到许多,也可以从法布尔——那位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在十分冷酷和相当复杂的生存环境中抗争、奋斗的作者中学到许多。

永远记得法布尔的那句名言:“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你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昆虫记》的读书心得感悟2

手捧一杯香茗,翻开一本略带油墨清香的书籍——《昆虫记》,立刻就被那生动幽默的描述所吸引,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昆虫王国,引人入胜。

十余卷的《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呕心沥血完成的一部昆虫学的巨著。他以散文式的文笔,向读者讲述了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昆虫状况,为昆虫们的习性、饮食、起居做了详细的描述,让我们真实地领略昆虫的世界,昆虫的生活。

书中介绍了许多人们平时常见的昆虫,例如萤火虫,天牛,蟋蟀等。但作者为我们叙述了它们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萤火虫不是看上去的那么温顺善良,相反,它是一种食肉动物,而且捕猎手段相当狠毒;天牛对现实状况一无所知,却能够预测未来,而且它正是按照它对未来的预见而工作的;蟋蟀不仅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歌唱家,更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建筑师……

法布尔用人性观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把他的所感所思都反映在了纸上,恰如法国著名的戏剧家罗斯丹所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样的思,像美术家一样的观,像文学家一样的写。”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昆虫界,为人类留下了一颗智慧的结晶。他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与敬重之情,五十余年深入到昆虫世界中,用第一手的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而又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令人敬畏!这个“昆虫的荷马”,这个“昆虫的史诗”的每一章每一节都满怀作者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更加令我佩服的是法布尔五十余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不怕苦,不怕累,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最后写出了这样一部传世佳作,难道不令人肃然起敬吗?

从昆虫的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例如,萤火虫教会我不要只看表面现象,凡事都就应尝试;从红蚂蚁身上我学到了团结就是力量,众志成城,只要在一齐,再大的困难也不怕,我向天牛学习到了要有远见,学会深思熟虑,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昆虫王国还真是神奇,小小昆虫,竟有如此大的智慧,令人惊讶。

法布尔曾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取得的成功的原因:专注于知识魅力,避开生活中的烦恼,对所研究的学术充满了兴趣,有跌倒再爬起的精神,吃苦耐劳……这些,就是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让我们到达自己理想的方法!

《昆虫记》是一本好书,它教会了你待人处事的方法,并记录了超多的科普知识,以生动的文字吸引你的注意力。透过阅读这本书,你就能了解法布尔的精神,值得你一看!

《昆虫记》的读书心得感悟3

孰真孰假,孰是孰非?

——题记

夏日的蝉鸣,枯燥而乏味,为炎热的夏天更添一分热度,直烧得人心头火四窜。

我是讨厌蝉的,向来讨厌的,常常拿起家中晾衣的竹竿对蝉赶尽杀绝,或是带上父亲和兄长,在不那么炎热的傍晚,到林间捕蝉,捕到后放在盒子里,或是摇晃或是用手去戳,极尽残忍。

后来会认点字了,就更讨厌,可不是么,“如果你夏季唱歌,冬季便去跳舞吧。”书中便是如此说的,它大肆赞扬蚂蚁的勤劳,贬低蝉的好逸恶劳和贪得无厌。

上了初中便搬家了,新家周围少树,自然少蝉,身居高层,听不见蝉鸣,只有车辆的鸣笛声和喇叭声。一时间,竟无比地怀念,怀念那聒噪又贪婪的家伙。

偶然路过一棵树,树下草丛中突然发出锐利的鸣叫,后劲不足似的转瞬即逝。被好奇心指引着,蹲下身扒开草丛,却被眼前景象吓得一抖——一只尚有半丝气息的蝉,嘶嘶哀鸣着,周围围了一群蚂蚁,它们井然有序地搬运着蝉的残骸。算不得有多血腥,毕竟只有肢干而并无血迹,但蝉的哀鸣却听得人心底一阵发凉,那是绝望的歌声,是哀乐。

后来再去看时,蝉早已被蚂蚁肢解运走了。树还是原来的树,泥土还是原来的泥土,好像没什么不同,又好像什么都不同了,于是无奈地感慨一声,再走远,

在长大些,便放弃了幼稚的动画,拾起纪录片,以上帝视角观看动物世界,也着实有趣。影响最深的一次约摸也只是讲蝉的那一集。它说,蝉在土下被掩埋数年之久,只为了几个月的真情演唱和自由地翱翔。大约也是在那时,对蝉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心态转变。

这是蝉,真实的,鲜活的。它在地下阴暗的角落里被遗忘,然后在盛夏阳光的照耀下,毅然爬出地穴,在痛苦的蜕皮后于阳光之下晒干它的羽翅,骄矜地扑向蓝天,接着开始放声歌唱,嘹亮而真实。那是为了歌颂生命,为了歌颂爱情,歌颂阳光的火热和月光的清冷,歌颂日出的温暖和黄昏的幽寂。

直到看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当时老师说看出要做批注,那么我在蝉的篇章中所写的批注怕是最多的了。

蝉,它骄傲又不自满,它歌唱,不论旁人如何猜忌,它大口喝它的琼浆玉露,也不管旁人腆着脸上前求一口水喝。人们说,蝉冻死于冬天的厚雪里,可最终,却是死在了乞求水喝的蚂蚁手上。它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唱着我们听不见的歌,回它们的洞穴里。

人世又何尝不是如此?孰真孰假,孰是孰非?真相往往藏在腐烂的尸首背后,但在烈日的照耀下,尸骨会化为灰烬,唯真相永存。

《昆虫记》的读书心得感悟4

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的视角剖析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向大家讲述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昆虫景况,有关于昆虫的进食、保护自己、养育后代等等。是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的高度结晶。

“萤火虫稍稍探察了全身都藏在壳里,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儿的捕猎对象,认为可以开始工作了。这时萤火虫打开它的工具,这工具很简单但细小的肉眼看不见,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出来。这是两片编程钩状的颚,十分锋利,但细得像一根头发。从显微镜里可以看到,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槽。这便是它的工具。

“萤火虫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好像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用一个“扭”字来形容萤火虫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比较恰如其分。萤火虫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每扭一次,还要稍加休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效果如何。扭的次数不多,至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萤火虫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可以说是闪电般的,毫无疑问,他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播到蜗牛的身上了。这些看似温和的蜇咬,却能产生快速的效果。”

法布尔以精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昆虫的特征以及习性,用实验真实、细微、详实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特征。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虫性,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诚属空前绝后。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表达才能,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

《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这种精神让我很受启发:我们应该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应该有始有终的去把它做好,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别人看来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恒心,就一定可以创造出奇迹。

《昆虫记》的读书心得感悟5

在科学的世界里,优秀的著作浩如烟海,但我却独爱法国著名的科普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他的这本书帮我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

我爱它内容的丰富。在书中我知道了“潜伏”地下四年的蝉只为了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毫不起眼的蟋蟀却是个一流的建造住宅高手;身体纤细的螳螂则是善于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高手;尾巴上挂着灯笼的渺小的萤火虫是捕猎手段相当狠毒的食肉动物……我还认识了辨认方向的蜜蜂、绿色的蝈蝈、毒性可怕的狼蛛、清扫大地的屎壳郎、在花盆上一直绕圈不知变化的松毛虫……种种奇妙的现象都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昆虫世界的奇妙。

我爱它语言的生动诙谐。别以为这本书就是一本科普著作,它其实还是一本文学名著。在法布尔的笔下蜘蛛“精通几何题”、螳螂“貌美心恶毒”、被管虫是“聪明的裁缝”,一向以团结合作著称的蚂蚁也会发生惨烈的战争:“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一队的蚂仍旧列着队伍蜿蜒不停地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有时在荒草的枯叶中若隐若现。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就长驱直入地进入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们抱出了巢。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有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让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他像写人一样去描写眼前的昆虫,描写他们出生的艰辛、成长的痛苦与快乐、繁衍的本能与智慧。这里有深情地描写、幽默的调侃、直接的批判,别人眼中平凡的昆虫世界在他的笔下变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活生生的一幅人间百态画。

我爱它潜移默化的教育。书中虽没有明确写出什么“至理箴言”,但从字里行间,我却总能淡淡地品出一些颇富有哲理的“味道”。从黄蜂不辞劳苦“白手起家”的行为,我明白了不应坐待成功、空耗流年,而应勤奋钻研,自力更生;从萤火虫巧妙捕食蜗牛的故事,我知道了做事要有针对性,找对方法、对症下药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甚至一劳永逸;从蝗虫缩身蜕皮的经历,我悟出了想要成功,要学会忍耐,学会从“弯曲”中聚集力量,来创造下一次“伸直”的辉煌……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交到一个朋友。”《昆虫记》不仅让我了解了昆虫世界的奥秘,更让我领悟了生命的精彩,它是我一生好朋友。


《昆虫记》的读书心得感悟相关文章:

亲子共读《昆虫记》心得感悟

《昆虫记》读书心得感悟与体会五篇

《昆虫记》的读书心得领悟感触五篇

《昆虫记》的读书心得领会感悟五篇

《昆虫记》的读书心得领悟体会五篇

《昆虫记》读书心得感想与感悟六篇

《昆虫记》的读书心得领悟与领会五篇

《昆虫记》读书心得领会感悟五篇

《昆虫记》的读书心得领悟领会五篇

书籍《昆虫记》的读书心得感触六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118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