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观后感 > 观后感大全 >

800字金刚川观后感

| 阿祖

《金刚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金城反击战前夜,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金刚川》于2020年10月23日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800字金刚川观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56237800字金刚川观后感1

2020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70周年的日子,70年前这一场立国之战可谓十分惨烈,尸横遍野,牺牲了无数志愿军战士,让英魂忠骨永远沉睡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也是这一战让强大如美帝主义的军人跪下缴枪,新中国从此在国际立足。当我坐在影院,观看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主题的电影《金刚川》时,心中的情绪久久不能平息。70年后的今天,国家日益强盛,不再需要靠一场惨烈的战役赢得威望,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在《金刚川》的电影中,为我们讲述了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的故事。印象最深的镜头是只剩一条胳膊一条腿的张译,哼唱着「长坂坡前张翼德,吓退曹操百万兵」,用仅剩的三枚炮弹,面对俯冲而来的敌机,毫不退让躲闪,生生将其炸毁!这个镜头惨烈,英雄,也真实,恍惚间看到了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这一幕幕在脑海中重叠交汇,激动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往事不回,历史需要被铭记,当代有志青年肩负起新的历史任务。今年的疫情何尝不是一场战役,内部的疫情恐慌,外部的舆论压力考验着我们的国家。我们再一次体现了党的领导力,群众的凝聚力,打不倒的意志力,帮扶弱小国家的大国情怀。当国内医用物资通过铁路运输到他国的时候,中国再一次赢得掌声。我不是军人,无法守卫边疆,但我能做一颗螺丝钉,做大国巨器中一颗齿轮也好。

#657469800字金刚川观后感2

向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明天是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纪念日,我和爸爸观看了电影《金刚川》。本以为战争片,会用浓墨重彩描绘战役的大场面,但影片却把重点聚焦在了一座桥。

随着旁白切入,娓娓道出这段实力悬殊的战争往事: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最终的决战阶段,为了确保金城前线的充足战斗力,志愿军战士必须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金刚川!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火力悬殊的情况下,一次次以血肉之躯修补战火中的木桥,“通过那座桥”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这道桥有多重要?用片中的一句话:通过了,敌人的地狱;被阻挡,我们的地狱。

敌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条生命线,轰炸机、榴弹炮、延时炸弹、燃烧弹轮番上阵,日夜攻击,来来回回炸了七次,志愿军也反反复复修了七次。电影通过不同视角,从修桥的工兵连,到敌方空袭的美国飞行员,再到掩护修桥、抗击空袭的高炮班,最终这一切又都回归到了桥面。和历史一样,任何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都是靠众多人上下同心、并肩参与、相互影响、相互激励!最终,成就出历史。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为了保家卫国,前赴后继,冒死修桥过川。关键时刻,在炼狱般的战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冲不散的生命之桥、英雄之桥!

玉米地中的高炮班感动了我,张排长的哨子和吴班长的呼哨,是传递信息,传递情感的方式。在敌机准备炸桥时,他们选择暴露自己,点燃明火,让敌人的凶猛炮火朝着自己攻击,炮位上的每一名战士都目光坚毅……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赢这最后一战,然后回家。但在这场异国他乡的战斗中,我想,无论是回家,还是牺牲,他们都准备好了。

一个个让人揪心落泪的画面,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松柏长青,英雄常在。是你们让祖国边疆不受侵犯,让鸭绿江畔的山水一色!

吾辈自强,笃定前行,好好学习,长大了努力建设更好的中国,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我要高唱着《英雄赞歌》,向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56727800字金刚川观后感3

铁打成军 钢铸成魂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中心工会、团委组织下我观看了《金刚川》这场意义深远的电影。作为一个曾经有行伍经历的青年来讲,这部电影对我的感触是非常深的。

首先说一些这部片子的背景,战斗发生在1953年,此时已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三个年头,以美国为首、多国联合军为辅以及李承晚傀儡政府南朝鲜军已在长期的拉锯战中已疲态尽显,尽管有李奇微的“星期攻势”作为战术指导思想,但对于我军的“多方位包抄,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战略方针下,仍旧损失惨重。此时,两方停战和谈已进入尾声,李承晚傀儡政府悍然挑衅,假借“就地释放”名义,强制扣留朝方战俘2.7万余人,同时进行大规模反乡团肃反活动,残杀军民。我方迅速展开了“夏季反击”第一时间对南朝鲜军进行严厉打击。由此战役第一阶段“金城战役”展开序幕。

故事所讲的“金刚川”战斗就是志愿军20兵团以及24军在“金城战役”开始前的序曲。由于金城所处位置为北汉江至金化之间重要支点城市,而守备军又多以南朝鲜军精锐部队为主,所以拿下金城对整个“夏季反击”战役乃至后来的38线停战协定签署具有重要意义。而取道金城,就必须要经过江原道第一山脉“金刚川”。

影片采用多视角叙事的手法从4个方面为我们呈现这场鲜为人知的战斗,以不同的视角展现了不同的故事。其中3个视角是以我志愿军普通士兵的视角来讲述,而最后一个则以敌军飞行员的视角来阐述。

“报效国家”“勇立头功”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缩影,百万将士看着千苍百孔的木桥心生急迫,看着不断伤亡的战友心在滴血。虽然我们的战士背着从日本人手中缴获的老式三八大盖,身上缠着炒米袋,但身后是祖国千万兄弟姐妹的无声支援,每一个战士都怒不可遏,誓当以雷霆万钧之势全歼敌军。无论路上牺牲多少战士,最后即便是伤残满身,也要通过木桥去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工兵虽然不直接参与争夺城池,但却是全军官兵的希望。北汉江的江水湍急汹涌,敌军F4U-5N“海盗”型舰载战斗机、B26“大刀”以及B29“空中堡垒”型轰炸机往复轰炸,采用了高爆炸弹、定时引信炸弹、和凝固汽油燃烧弹来阻碍我工兵铺设桥梁进度,虽然伤亡惨重,但工兵营仍坚守到最后,与其他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组成了“坚不可摧”的人桥,确保了部队及时通过,对战役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2门37单管高炮分2个阵地掩护,与敌军战机展开激烈对决,高炮部队最终以两个班以全部阵亡的代价极大的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震慑了敌人,同时也为大部队过河争取到了时间。

最后一个视角来自美军飞行员,战争是残酷的,而打一场非正义战争不仅是对士兵身体上的摧残,同时也让敌军陷入精神上的地狱。而美军飞行员的视角更证实了朝鲜战争是美帝主义政客为一己私利把人民推入战争汪洋的丑恶嘴脸。

虽然这场战斗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从中我也感受到了志愿军先烈的“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髓在我党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不灭的灯塔,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奋进进取。毛主席讲过“武器虽然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人永远是决定性因素”,坚守使命、奉献爱国、敢打敢拼的精神是我们当代铁路工作者需要学习与传承的,客观因素总是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的,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和平来之不易,当下守护和平也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在国家经济建设进入紧要关头之际,工作岗位就是我们战场,虽无枪林弹雨的洗礼,却仍要保持一颗战斗的心,坚定不迟疑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年轻人也不该放松警惕,现代国际社会风云涌动,更要将“铁道兵”时代传承下来的智慧与意志发扬光大,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建成一支铁打的队伍,凝聚在一起成为钢铸的魂。

祝祖国兴旺,繁荣昌盛。

#56726800字金刚川观后感4

电影《金刚川》不同于展现“绞肉机”似的战场画面,却把视角聚焦在战场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战士身上,他们的友谊、信仰与牺牲,好像讲述的就是身边战友的故事,更加令人久久不能平静。剧情简单,但以小博大。影片所表达的抗美援朝的精神,是所有中华儿女都能够感受到的。

看完电影《金刚川》,久久不能平静,感动于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拼搏,以血肉之躯保卫祖国的和平安宁。现在回想起影片中的几个情节,还是不由得湿润眼眶。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中国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一个个无名英雄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桥过江的故事,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

《金刚川》以四个不同的视角,展现了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战士在金刚川上补桥过江,抗击美军的战争故事。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以高炮连为视角讲述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最主要的两个人物是两名高炮手关磊和张飞。他俩是师徒也是战友,但在我看来他俩胜似血脉相连的兄弟。在关磊开玩笑地说出那句:“想要这个炮位,用十发炮弹来换。”而张飞则认真地回答说:“可以。”其实观众们都知道这个炮位早已暴露,是敌机下一次的攻击对象,但当那句“可以”说出时,我的眼角湿润了……高炮连的战士们不畏牺牲,用仅有的两门高射炮和几十发炮弹,抵御美军接二连三的侦察机、轰炸机,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在夜里点燃火把,将自己视为敌机的活靶子,只为换取战友们能够快速过江。这一段将高炮连的战士们刻画的有血有肉、有痛有泪,将志愿军战士们无畏牺牲,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展现的淋漓尽致。

正如电影中美军接二连三炸桥失败后所说的那句话:“不可能才是他们最厉害的武器”。是的,在当时军事力量悬殊的战争中,我们凭的不是武器,是亿万万中国人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决心,是我们无畏牺牲,只为换取后代和平安宁的信仰。正是有了这些,我们最终才能将美国人拉在板门店前谈判。

抗美援朝期间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机枪的黄继光,熊熊烈火中为不暴露目标壮烈牺牲的邱少云……

今日的我们何尝不是受着昨日先烈们的护佑,才能生活在如今这美好的和平年代。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祖国尚无如今这般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中国人的精神,就是无可争议的神话!无论何时何地,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中国人,都可以让列强们看一下,中国人这道人墙,永远都炸不塌,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步伐,没有谁可以阻挡!

#56725800字金刚川观后感5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当听到电影《金刚川》预告片中的这句旁白时,很多人或许会和我们一样想着,这是一座什么桥?它到底有多重要?

1950年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以后又增调了第50、第66军)和炮兵第1、第2、第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

10月25日,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打响,两水洞战斗初战告捷,这一天也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这段历史对于很多人而言,一知半解,或许更多人的记忆还停留在教科书上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记得他们都拥有同一个名字,"最可爱的人"。

直到我们走进电影院,看完了《金刚川》——这部由管虎、郭帆、路阳,三大导演联合执导的电影,把我们带回了70年前的峥嵘岁月。

电影呈现出的故事没有歌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那种豪迈,甚至整个故事都不是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但它如同一个杠杆,轻松地把挑起了时代,用小切口打开了那段历史。

虽然是三位名导共同执导,但《金刚川》并没有同《我和我的家乡》那样以单元模式进行拍摄。它从炮兵、步兵、工程兵战士三个不同视角讲述同一个事件,在商业电影市场亦是一次创新性地尝试,同时也是对多位导演合拍多视角组合片的一次升级。



800字金刚川观后感相关文章:

小学金刚川个人观后感600字5篇

2020最新《金刚川》电影观后感影评6篇

学生看金刚川电影观后感作文范文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作文范文

2021金刚川电影观后感心得范文

金刚川观后感范文1000字左右5篇

战争电影金刚川观后感5篇范文

战争题材电影金刚川观后感5篇

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中小学观后感600字5篇

电影《惊天动地》观后感800字范文五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125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