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5篇,以供大家参考!一起看看吧!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篇1
我从小就是个书迷,几乎看遍了我所有能看到的书,但一向没有时间,也没有毅力去看完一本完完整整的小说。那一天,妹妹带来了一本厚厚的小说,说是专门为我借的。惊讶之余,我第一次细细打量了这样一本拿在手里仿佛有着浓厚岁月沧桑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精致的封面,引人入胜的介绍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我静下心来,开始翻阅。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本书的文风那么贴合我的胃口,就好像一个赤脚走在遍布荆棘的荒路上的人突然穿上了一双舒服的鞋子,那种感觉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只能用心去体会。
书里的文字,就像一件件华美的羽衣,不仅仅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还经得起细细的推敲。它给我一种远离人间,像是在另一个世界的感觉。清新脱俗,华丽精致,既不庸俗,也不拖拉。这才是我一向想要阅读的作品啊!
书里的主人公韩子奇痴迷于玉,促使了他与梁君璧的婚姻,可是那是逆境中的自然结合,没有感情。可是在海外流浪十年之久让他与梁冰玉惺惺相惜,产生感情,最终生得一女,新月。而她,又是另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了。她始终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和自我相爱的人阴阳相隔,仅有一首《梁祝》永永远远的陪着楚雁潮,陪着他寂寞的心……
这是一个杯具,却充满着力量。也许是我还小,对于这本书的真正含义我理解得并不透彻,可是我无法否认对它的喜爱,它所表达的情感远远超出了文字本身,它的身上有着浓浓的民族气息,它的身上烙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成为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时代的记忆。
我用了四天的休息时间将它看完,才发觉自我已深深陷入了霍达用文字编织的世界里。那个似真似幻,欲语泪先流的世界,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神圣。直至此刻,那婉转千回的故事仍似历历在目,只要脑中一想起它,各种刻骨铭心的感情杯具便会蜂拥而至,要思考好久才能回味过来,心中早已不复平静。
指尖磨砂着精致的封面,我的嘴角却勾起了笑容,经典便是经典,只可永远在心中珍藏。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篇2
这是一本讲述一个穆斯林家庭三代人的命运沉浮的故事。在不同时代下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相关,最后衍变成一场悲剧,最终郁郁而终。令人抽象地体会到命运的多舛以及爱的深沉。
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幼年的韩子奇如何在机缘巧合下入住了北京一户普通的穆斯林家庭后想当时的主人家学习琢玉的技术,历经磨难之后成就一番大业,但因时代背景以及命运的捉弄下使得家业不复存在,以及韩子奇与师傅两个女儿的情感纠纷为主线。
第二部分则以韩子奇的女儿韩新月为主人公,讲述韩子奇一家在经历“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以及一系列政治上的动荡后幸存下来,生活逐渐步入正规,但又因上代人的恩怨情仇以及韩新月有先天性心脏病最终衍变为一场悲剧。令人感概“命运”与“情”这两个词。
这是一本将“爱”这个抽象的概念表达的如此真实的书。有韩子奇与他师傅的大女儿“梁君璧”相互支撑的爱情。有韩子奇与师傅的小女儿梁冰玉在身处异乡且生命受到威胁下相互依靠的“禁断之恋”。也有三代人韩天星与其原本厂友—一个朴实的女孩容桂芳,因他的母亲梁君璧看不起容桂芳的家世,用离间计将两个相爱的人因误会而“咫尺天涯”的没有结果的爱情。以及韩新月与其老师楚雁潮的师生之恋,但因回族的规矩以及韩新月的先天性心脏病从而变成一段凄美而悲壮的爱情。无一不使人感概万分。并不像一些小说的圆满结局,而是以悲剧结尾,使情的理解更为深刻且难忘。
当韩新月卧病在床,得知自己的病已不是现代医学可以力所能及的时候,她请求楚雁潮放弃自己,任自己自生自灭时,楚雁潮愤怒了,他向新月诉说:“爱是什么?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炭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爱就是爱,它是人类自发的美好情感,我因为你才爱你,此外没有任何目的,不要用’自我牺牲’这样的词来贬低我,我们双方都不是祭坛上的羔羊,我们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爱得越深,爱得强烈,爱得长久,这就是一切!”如此感人肺腑的一段话令多少读到这的人潸然泪下。
爱得浓郁,爱得深沉,此情此景,也不枉此书的好评如潮。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篇3
一本好书真的可以让人忘记还书。最近,我刚刚看完穆斯林的葬礼,看到最后的眼泪在流淌。穆斯林是一种感动和遗憾。穆斯林第一次让我有了再读一本书的欲望。我不是穆斯林,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我不擅长评价它,但我敢说它绝对值得一读。这是作者写的一本书。当我读到它的时候,我仿佛真的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听不到周围的任何声音。在我面前,书中的声音在人们的耳朵里,书中的声音充满了喜悦、愤怒和悲伤。这就好像我走进了一部大电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看着这些浮躁的文字,翻看这些获奖的杰作,我感到神清气爽。穆氏的维吾尔族文学以优美流畅的文字描写风景,更不时地给人以诗情画意。作者对人物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微妙的关系。
霍达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她能忠实地运用唐诗宋词和成语。读她的小说不仅是一种享受,而且是很多知识。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篇4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我就深知这不是本普通的小说,读完后,我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
这本书讲述了回族玉器家族两代人坎坷的命运。事业的兴衰荣辱、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就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命运。
小说开头韩子奇在北京相识了梁家四口,并因摔坏玉器无力偿还,跟梁玉清做学徒。古时有“手艺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但梁家只有两女:长女君璧、次女冰玉,所以,梁家不得不把独活传给了韩子奇,师徒俩为了奇珍斋的名誉接手了琢郑和宝船的活,梁玉清由于琢坏宝船,急火攻心,死了。后来韩子奇接手奇珍斋并娶了长女君璧,生下儿子天星。为了逃避战乱,韩子奇决定带着心爱的玉器逃往英国,但其妻君璧思想保守,不愿随行。冰玉在大学期间受感情创伤,不愿留在国内,便随韩子奇一同去了英国。在英国期间,他们相爱了,生下了新月。几年后,他们回到家,冰玉遭到君璧排挤,不得不留下女儿走了。后来,新月因心脏病而离世。当冰玉再回来时,这个家早已物是人非。
起初,我不理解为什么冰玉抢了姐姐的丈夫还带着女儿理直气壮地回来。后来我明白那是有文化的新青年对爱情的“独到见解”。冰玉为了自己的爱情做出了大胆的决定,那是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中国旧时期有太多的人因为门户之见,父母之命而错过了自己的爱情。冰玉虽不甘如此,曾大胆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她的付出却也没有得到回报。新月也是一样,她是一个多么优秀、多么纯洁善良的新时期有思想、有抱负的人。她为了考北大,只报一个志愿,不给自己留退路!她,也是一个为了梦想而坚持不懈努力的人。她和她的老师楚雁潮也有过似懂非懂的爱情。但命运没有给她爱的机会:新月因为心脏病过早的离开人世。最终,这两位有知识有见解的人也没有得到应属于她们的幸福。
玉象征着财富、地位、华贵;
月象征着纯洁、美丽、婉约。
月忘不了玉的传奇,玉忘不了月的凄清。
这是穆斯林华美圣洁的诗篇,这也是穆斯林美的灵魂。玉碎月冷,这凄美的故事有着诗一样的结局:暮色悄悄降临了,这墓地,婆娑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满目雄浑的黛色,满园温馨的清香。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来了,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亲吻着琴弦,诉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这是否是在向人们诉说:新月象征着一个新的未来、新的希望?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篇5
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读完了《穆斯林的葬礼》,合上这厚簿子的时候,竟仿佛沉溺在了老ROSE讲起泰坦尼克号时候闪着泪光的深邃眼眸里,心情也湿漉漉的,像最近江南的梅雨季节里久久不能晾干的衣服。那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起落、几代人的身世浮沉以及那颠沛流离曲折复杂的情感,始终在我脑际徘徊。
回家路上,车水马龙,尘埃飞舞,可最终还是悠悠落地,突然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尘埃落定,终归于黄土一捊。想起小说里的情节,宛如红楼梦里透露的禅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不过过眼烟云,只是红尘走一遭。
我跟着笔者游过了玉的长河,游过了半世纪的历史海洋,游过了穆斯林信仰的圣地。我随着笔者叹过了月的圆缺,叹过了兵荒马乱的年代,叹过了这家几代人的悲欢离合。穆斯林的葬礼,这是一个家族的葬礼,一个从清贫到富贵又回到清贫的轮回。
韩子奇一生系玉,惜玉如命,最终玉尽人亡。韩新月一生如月,纯净美好,最终月落无声。
笔者笔触细腻、笔锋委婉,宛如一位两鬓苍白的老人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两代人互相纠葛的情感。以玉和月的篇章交错地展现了在同一地点的两代人,最终又以韩新月的身世将玉和月汇到了一起,进入尾声。最动人之处莫过于几段不同形态却都以悲剧告终的感情。墨香四溢,悲从中来。
有韩子奇与梁冰玉之间义无反顾却有悖伦理的爱情,有梁君璧对丈夫深沉的隐忍的感情,还有韩新月与楚雁潮之间刚开花就被生命无情带走的爱情。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消磨这幽深的夜晚,尽管这颗心仍旧迷恋,尽管月光还那么灿烂……”这是书中严教授弥留之际,让最爱的学生楚雁潮为他和老伴念的拜伦的诗。
而当我看到新月离世前对楚雁潮的期盼时,当我看到新月离世后楚雁潮在墓旁拉琴时,我觉得这几句诗也应该念给他们听的。
从此生死两茫茫,鬓如雪,念成伤,何处话凄凉。
我们不再一起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