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常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任溶溶个人事迹材料

| 淑燕

任溶溶,原名任根鎏,又名任以奇。1923年生于上海,广东鹤山人。儿童文学大家、翻译大家。任溶溶个人事迹材料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任溶溶个人事迹材料,欢迎查阅!

任溶溶个人事迹材料篇1

“我不是个童话里的人物,/可连我都莫名其妙:/我这个人忽然可以很大,/忽然又会变得很小。”

在一首诗里,任溶溶说自己“可大可小”。为什么呢?“我翻译创作了太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不知不觉中被‘童化’了。”

头发白白,爱说爱笑,乐天单纯,自在洒脱,生活中的任溶溶童心未泯,像是个孩子。

5月19日,这位被“童化”的老人100岁了。

百岁少年,笔耕一生。

在他的译笔下,中国小朋友结识了瑞典的小飞人卡尔松和长袜子皮皮,意大利的匹诺曹和洋葱头,英国的沙仙、女巫和彼得·潘;他还是大名鼎鼎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爸爸”……经典的童话角色,陪伴几代孩子们快乐长大。

日前,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代表中国作协,向任溶溶百岁华诞致贺信。信中写道,任老学贯中西,童心永驻,八十载笔耕不辍,在儿童文学翻译、创作和出版领域成就斐然,为儿童文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译者应该像个演员,作品要让小读者看得懂、看得有兴趣

“100岁、80年,任老把自己活成了‘时间的传奇’!”儿童文学作家陆梅有如此感受。

她认为,有一类伟大的作家,他们以丰沛的创造力赢得了时间,时间在他那里不只是一个线性的长度,更是精神的向度。因为他们,我们得以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这个时代,而任老就是其中一位。

“任老的口语化儿童诗、忆旧散文、热闹派童话,似乎从哪一道随意门进入,都是灯塔般存在,足够打开和唤醒那些沉睡的童年童心。”陆梅说。

任溶溶的创作始于翻译。

20世纪40年代,任溶溶开始翻译苏联儿童文学。由他翻译的《古丽雅的道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雅和舒拉的故事》等苏联文学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家丁玲读了他翻译的苏联作家施瓦尔茨的《一年级小学生》,撰文称赞是“一本极有趣味的书”,觉得“整个都被吸引住了,沉醉在里面了”。

有人统计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7年中,全国出版的外国儿童文学译作有426种,而任溶溶一人独当30多种,有不少译作都成为凝结数代人共同记忆的文学经典。

20世纪70年代末,任溶溶从世界性的儿童文学大奖中寻找优秀作品。他率先发现了瑞典作家林格伦,一气译出了《小飞人》三部曲、《长袜子皮皮》三部曲等8种作品。

此后,经他发现和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世界著名作家就有:普希金、马尔夏克、马雅可夫斯基、盖达尔、科洛迪、罗大里、特拉弗斯、达尔、杨松、格雷厄姆、内斯比特、怀特……

他直接从意大利文译出的《木偶奇遇记》,迄今仍是流传最广的中文版本;他晚年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更是由丹麦首相亲自授权,成为唯一的官方中文版本。

任溶溶觉得译者应该像个演员,经常要揣摩不同作者的风格,善于用中文表达出来。原作者的书既然是写给不同年龄的孩子看的,自然要让他们的小读者看得懂,看得有兴趣,“我们译者也就应该做到这一点,让我们的小读者看得懂,看得有兴趣”。

2003年,任溶溶荣获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同年,荣获首次设立的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2012年,他还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诗人赵丽宏说:“任溶溶翻译儿童文学口语化、通俗易懂,又带着特别的优美。他翻译儿童诗,声韵、节奏符合儿童需求,又不失诗的韵味。他纯粹、坚持,一辈子为孩子们写作、翻译;他专注、追求自己的风格,那就是用化繁为简的方式让文字抵达读者。”

每一首诗都能给孩子们一些快乐,一点意想不到的东西

“我为什么搞儿童文学?因为儿童文学就好像在跟小孩子聊天、讲故事,我喜欢随便聊天,我用的文字也是大白话。”任溶溶的创作信条是,“生活中有意思有趣的可写东西多的是”。

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就是聊出来的。

20世纪50年代,任溶溶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经常去少年宫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我自己就是那个‘没头脑’,常常糊里糊涂的。跟小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这个故事竟然自己就跑出来了。”

“没头脑”记什么都打折扣,糊里糊涂地造了三百层的少年宫,却把电梯给忘了;“不高兴”任自己性子来,上台演《武松打虎》里的老虎,他不高兴了,武松怎么也“打不死”老虎。

这两个角色,在小朋友中流传极广,让几代读者笑破了肚皮。1962年,还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美术片,成为亿万中国人美好的童年回忆。

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魏育青至今印象深刻:“我记得我是小学一年级,就看刚刚拍好的同名美术片《没头脑和不高兴》,到今天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任溶溶尤爱写儿童诗,到了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他希望每一首诗都能给孩子们一些快乐,一点意想不到的东西。他用大白话来写诗,把日常的甚至有些琐碎的生活写成了诗,也因此把诗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

“我所有的诗,全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我可以一首一首告诉你们,生活中是怎么回事。写文章只是聊天而已。只要活着就聊啊聊,写啊写,不会有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的时候。”他说。

2013年9月,儿童诗集《我成了个隐身人》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他也以90多岁高龄成为有史以来获得此奖项年龄最大的作家。

颁奖词这样写道:“这是一部将奇异的童心发挥到极致的诗集,它以老者大清澈、大纯粹的生命状态为视角和切入点,将儿童的积极游戏精神和世纪老人的智性通透深度融会贯通。童话式的幽默,童谣式的天真,口语式的朴拙,是对中国本土儿童文学诗意文本在语言、方法和美学探索上的一个具有突破性的拓展。”

有人说,人生是绕了一个大圈,到了老年,又变得和孩子一样了,而任溶溶却不大赞成“返老还童”的说法,“我跟小朋友从来没有离开过”。

他始终认为:“我的工作是给小朋友写书,这个工作太有意思了,万一我返老还童,再活一次,我还是想做这个工作。”

在任老百岁华诞之际,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任溶溶文集”八卷本,共240余万字,收录文章1100余篇,全面展示任溶溶在童话、小说、故事、诗歌、散文等不同体裁的创作成就,记录和映照中国儿童文学的百年发展进程。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邵若愚表示,任溶溶的作品是我们社原创儿童文学的品牌标志,全社一直精心打造,全力维护,在翻译和原创两方面做了百余个品种。前几年还成立了“任溶溶儿童文学译创出版中心”。今年正值百岁华诞,以八册精装文集祝贺任老百岁生日,实在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泉根表示,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正是由任溶溶那样一代代为中国孩子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儿童文学工作者所谱写的,老一辈的这种精神,需要代际相传,发扬广大,为新时代儿童文学的新发展、新作为不断努力再努力。

“发白红心在,豪情似旧时,愿穷毕生力,学写儿童诗。”这是半个多世纪之前,任溶溶写给自己的一首小诗。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孙建江说:“在他那里,为儿童写作既是一种使命,更是心理上的需求。也正因为如此,他童心永驻,并不因年龄的增长与儿童疏远。”作家梅子涵说:“他一生最成功的作品,便是写成了他自己的百岁童话。他真像安徒生笔下的老月亮,看他一眼,心里便明亮!”

向着五彩斑斓的文学世界,向着儿童质朴天真的内心,任溶溶仍在憧憬着、跋涉着,热情未减,脚步未歇。

任溶溶个人事迹材料篇2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几代中国人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他们一个做什么事都丢三落四,一个开口就是“不高兴”,给无数孩童带来了欢乐。这对“活宝”的父亲(创作者)就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编辑家任溶溶。

任溶溶创作有《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杂技演员》《土土的故事》《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等,翻译有《安徒生童话全集》《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普希金童话诗》等。数十年来,任溶溶创作、翻译的童书作品数百种,在国内销量远超千万册。

5月19日是任溶溶的百岁生日。近日,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向任溶溶致贺信,代表中国作协向任溶溶百年华诞表示祝贺,并委托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进行慰问。

贺信指出,任溶溶学贯中西,童心永驻,八十载笔耕不辍,在儿童文学翻译、创作和出版领域成就斐然,为儿童文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任老精通英、意、日、俄等多种语言,译作洋洋大观,把《安徒生童话全集》《木偶奇遇记》《夏洛的网》等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带到了中国读者手中,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孩子的精神成长,也为众多创作者开启了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中国翻译协会曾授予任溶溶“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正是对任溶溶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最好赞美。王伟致电任溶溶家属,转达了中国作协的慰问和祝贺,并表示将择时登门看望,面交贺信。任溶溶家属向中国作协表示感谢。

任溶溶个人事迹材料篇3

任溶溶,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1923年5月19日出生于上海,广东鹤山人,祖籍浙江金华。

“中国拥有任溶溶,是中国儿童之幸,也是中国儿童文学之幸。”上海作协主席团成员、上海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表示,“他的百岁人生,与世界经典儿童文学引进中国的历史同步,他为我们这个国度的孩子打开了一扇门,让新鲜、灵动、跳脱的想象力和思想扑面而来;他的百岁人生,也是一个智者在历史风尘中达观、乐天、通透的修炼之路。他永远是一个不老的孩童,他也让我们体悟:不断做回孩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殷健灵上大学时第一次见任溶溶,便是听任溶溶在和朋友们聊妈妈,那是她第一次听一个白头发爷爷像孩子一样说“妈妈”两个字。“有妈妈在,老翁也是妈妈的亲宝贝。妈妈九十八岁时去世,之前最不放心的就是儿子的吃饭问题。为了让妈妈放心,儿子在七十岁时学会了烧菜。任老在后来的文章里写到这些,没有抒情与煽情,仍旧是老老实实的大白话。”

殷健灵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上了年纪后任溶溶依然有很多业余爱好,比如喜欢听京戏,听古典音乐,看电影、电视,吃美食,等等。他是广东人,本身就是一位美食家,他的美食文章,不摆噱头,如实道来,却说得活色生香,不单是吃,更有美食的前生今世。“同是一家‘小绍兴’,他六十年代初吃的却是它的炸排骨,那是小绍兴的前生,至于白斩鸡和鸡粥,则是它的今世。他写美食,还有与美食相关的众生相:四十年代初亚洲西菜社里周到体贴的山东大汉服务员,‘___后不久全聚德烤鸭店里抬头翻眼的大姑娘服务员,和他在饭馆里拼桌子的电影明星,曾给宣统皇帝做点心、困难时期却只能用玉米面做面包的老师傅……品的是食物,悟的却是人生世相。”

去年,全二十卷《任溶溶译文集》出版,这是国内首次推出的任溶溶译文经典结集,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出版空白。另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将于2022年5月出版《任溶溶文集》,该文集由任溶溶亲自修订,共计8卷约240万字,包括童话小说故事1卷、散文4卷、诗歌3卷。

任溶溶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等,并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任溶溶个人事迹材料篇4

“我叫任溶溶,其实我不叫任溶溶。我家倒真有个任溶溶,那是我女儿。”任溶溶在一篇文章的开头,说出自己名字的秘密——任溶溶这个名字,是他跟女儿借来的。在刚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之初,他经常需要用到很多笔名,那时恰逢女儿出生,喜不自禁的任溶溶索性将女儿的名字拿来我用,随着署名任溶溶的儿童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任溶溶也成为他和女儿共有的名字。

其实任溶溶原名任根鎏,又名任以奇,1923年出生于上海虹口闵行路东新康里一处沿街的两层楼上。1927年随父母离开上海,回到广州老宅。在广东一待就是10年,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就在岭南度过,直到1938年重新回到上海。

任溶溶从小就是个电影迷,“不但是个电影迷,而且是个电影说明书迷”,收集了很多电影说明书。到后来觉得不过瘾,干脆自己创作起电影说明书来。从主要人物到情节设置,从故事大纲到人物台词,小任溶溶写得有模有样。到后来这些自己写出来的电影说明书,竟然贴满了一面墙。虽然读者不多,但这大概算是他最早的创作了吧。除了写电影说明书,任溶溶还画连环画,甚至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写过《济公传》的续集,并像模像样地投给报馆,虽然最后石沉大海,但是这样的尝试让任溶溶收获到创作的快乐。孩童的游戏里常常蕴藏着才能的种子,也孕育着创作的萌芽。

童年是一个作家重要的创作母题,同时也是作家汲取灵感的不竭源泉,童年对于一个作家的写作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对于儿童文学作家来说,童年的经历就显得更为重要。童话大师林格伦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个孩子能给她灵感,那就是童年时代的“我自己”。任溶溶也曾说过:“我写儿童诗,很多的创作都在写小时候的自己。”“为孩子写作首先当然应该熟悉孩子,熟悉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想法。怎么熟悉孩子呢?就要和孩子交朋友,跟家里的孩子交朋友,跟周围的孩子交朋友,还有一个很好的朋友,那就是小时候的自己。”童年的生活经历,成为他创作儿童文学取之不尽的文学宝库。

追溯起来,任溶溶真正与儿童文学结缘其实有些偶然。大学毕业后,他的一个同学在儿童书局编儿童杂志,知道他懂翻译,于是把他拉来翻译一些国外的儿童文学。任溶溶立即被这种好玩的文学以及书中丰富多彩的插图迷住了,作品一篇接着一篇翻,从此一发不可收。

但其实任溶溶与儿童文学的结合实属必然,一旦相遇,终生不弃,风雨几十年,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儿童文学。甚至在10年浩劫的时候,任溶溶也舍不得放下他心爱的儿童文学。1968年,任溶溶被冠以“中国的马尔夏克”而受到批判,被关进牛棚接受改造。虽然身陷逆境,任溶溶在精神上却并没有被打倒,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任溶溶非常喜欢意大利作家罗大里,之前曾译过他的《洋葱头历险记》和儿童诗,但是是从俄文转译的,为了能直接从意大利文翻译,他早就准备好意大利文的教科书和字典,只是一直抽不出时间学习。到了___,被赶入牛棚,正好有大把的时间,于是他重又把学习意大利语的书籍捡起来开始自学。他还买了本意语版的学得津津有味,并在写“交代”和“检查”的笔记本上写满了意语单词和文法规则。“___10年,他不仅学习了意大利文,还自学了日文。当别人在“十年动乱”中身心俱疲时,他却收获了两门外语,为以后的儿童文学翻译做好了准备。

这样乐观和豁达的心态,其实正是儿童文学之于任溶溶的馈赠。我猜想当现实的遭遇来临时,任溶溶就会躲到自己的童话中去。儿童文学成为他的快乐源泉,也成为他躲避世间纷扰的避难所。任溶溶说:“翻译创作了太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不知不觉中被‘童化’了。”这种“童化”将世俗功利化的人生,变成一种审美化的人生,从艰难困苦中寻出美来,寻出趣味来,永远乐观,永远积极。任溶溶沉浸在儿童文学的世界中,摸索出自己的“快乐法则”,使他在波诡云谲的际遇变化中,总是能窥见人生的真和善,能领略这天地的大美。在任溶溶那里,世界被简化为一篇童话,当你简单了,这世界也随之简单。

任溶溶曾说过:“我的一生就是个童话。”当我向老人询问这句话的含义时,他并没有多解释,只是说,“人的一生总会碰到各种各样机缘,这是不是像一个童话呢?”

任溶溶个人事迹材料篇5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任溶溶先生是文学创作领域的一棵常青树、不老松。“他怀着一颗永远的童心和爱心,为少年儿童写作,给予他们心灵的滋润。不仅如此,任先生对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留给上海文学界、文学爱好者和广大少年儿童的文学财富,是弥足珍贵的!”

谈及任溶溶,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赵丽宏连用了好几个“了不起”。在赵丽宏看来,任溶溶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儿童文学作家、小说家、诗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翻译家。“他的作品不算最多,但每一部都深入人心。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他的书到现在还是畅销书,为人们阅读和喜爱,他是一个奇迹。”赵丽宏说。

赵丽宏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他的印象里,任老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他朴素、随和、幽默、开朗,生活中所有有趣的事情他都喜欢,包括美食、艺术、电影,你感觉能和他谈所有的话题。他最了不起的就是他一辈子没有停止过对生活的爱、对文学的追求。前不久我们还能在晚报上看到他写的文章,那时候他用笔已经吃力了,但还坚持写着,在笔记本上写得歪歪扭扭的,但情感依然真挚,思路依然清晰。他真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对生命的爱、对历史的反思永不落幕,他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作家。”

赵丽宏深深相信,任老的生命不会结束:“他的文字,中国的孩子们会一直读下去,他的生命会一直延续下去。”

相关推荐

26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