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要有从内部打破鸡蛋的勇气,要学会创新,告别固步自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是自然世界的法则。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传承与创新的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传承与创新的作文1
创新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社会、国家、世界,无论范围多大,日日都在创新。大到房子、车辆、兵器,小到白纸、毛笔、历代都在变化。
为了开创全新的社会,人们用足够的赤子般的纯真和热忱,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在探索未知的创新之路上,每一个人,每一个热爱着科学与生活的人都不想缺席,因为这趟“旅行”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无限的荣耀,更是一个全新的未来。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我们能够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9岁的小男孩因打点滴时,手不能活动但又想自在点,机灵的他创造了一个“小玩意”,可以把针头与手背固定。这个“小发明”解决了人们在打点滴的时,针管容易松动的问题。这个发明虽小,却极大的方便了人们,解除了人们诸多烦恼。
近年来最称得上创新的,那那算“互联网+”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让人类的生活“更上百层楼”。它不但通过互联网升级各个传统行业,而且随着“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人们的联系交往更加快捷,为青年们提供了全新的创新平台,极大限度地拓展了创新的思维空间。
世间何曾未有“创新”?像爱迪生发明电灯泡,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蔡伦改进造纸术……这些创新事例,都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美好与崭新的未来。
其实创新并不一定要“高大上”,只要不是胡编乱造,胡作非为,你能够变废为宝,变拙为巧,那就是创新。创新它就在在我们身边,作为人类发展史的最闪亮的“法宝”,它正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向崭新的未来。
传承与创新的作文2
曾经有一位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创新,那么这个民族就不能发展。”是啊,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但是创新又离不开教育。这不禁使我联想到我国当代的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每届世界奥林匹克的数理化比赛中,我国派出的选手们总是不负众望——包揽全部的金银牌,而在诺贝尔奖项中,总和我国无缘。按理说,这些获得奥林匹克奖的中国选手们应该也能捧回诺贝尔奖杯,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与我国的教育观念密密相关。在我国的大部分学校中,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却忽视了对其探索未知的培养。这就使中学生探索未知的愿望变为幻想。许多教师也想教给学生新奇的、开阔的、灵活的知识,但一看到考试的“紧箍咒”,就不敢“越过雷池一步”,回到“正轨”上来。许多学生更是被考试指挥棒转得昏头转向,无以适从。这是畸形的教学扼杀了大多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然而,美国的教学方法就与我国大不相同。在美国某一课堂上,老师教学生用气压计测量楼房的高度时,那位老师便把学生找来,不是教训一顿,而是耐心地问:“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答道:“方法多得很,我可以把气压计拴在绳子上,从楼顶顺下来,再测量这根绳子的长度……”我不得不佩服这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如果这位学生出现在我国则会使大部分老师怒发冲冠,觉得该学生是故意抬杠,哗众取宠,捣乱课堂秩序。因为这位学生用了老师没教过的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如果只用“老师教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创新,那么科技如何发展?据说,近年来,全国的小发明仅仅是改造了一些黑板擦,脸盆架等。这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学方法守旧肯定有之。
我国某一教育家曾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点,然后问刚入学的小学生说:“这是什么?”他们回答是:“绿豆、月亮、鹰眼、乒乓球、烧饼……”,而拿同样的问题问小学毕业生,他们却回答是:“小数点”、“粉笔点”。可见,仅仅是小学毕业,人类可贵的想象力就被禁锢到这种程度。这充分说明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严重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科技爆炸,知识更新速度快得惊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那么我们也就应了孙中山先生说得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发现知识。正所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综上所述,只有教育的改革,教育方法的改变,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
传承与创新的作文3
“碧艾香满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长眠于大地的诗人啊,你是否也预料到现今端午的荒凉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卧独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样光耀后世,他的清高不愿与世皆浊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湮没了,不少人开始不断追求物质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灯红酒绿中浪费青春,在纸醉金迷中虚度年华,又有多少人解《离骚》之苦,又有多少人会屈原之意?端午节的背后成了是人们玩乐的假期,其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早已消弥殆尽,有的只不过是闲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在漫漫华夏几千年文化中,中国文化的传承竟也会断流,是文化的缺失吗?没错,先是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主权受辱;接着清明时节议纷纷,国人庸俗,难道还要让中国的文化从此消失吗?虽说早将传统节日定为国假,但对其重视程度却仅仅停留在物质之上,文化的缺失尤为重要。清明节iphoneiphone的接踵不正是人们庸俗的体现吗?亲人在世时无暇多尽孝心,天人相隔后,花费无谓的钱财,对逝者价值何在?掩藏背后的不正是拜金主义、攀比之风吗?更让人心痛的是,造别墅,造名车后有掀起了纸糊苹果成祭品的潮流,这些都折射出了社会的病态,难道不正与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驰,难道还想再上演一次悲剧吗?
文化的传承早已刻不容缓,对文化的关心与重视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创新,去培育。当然,创新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像纸糊苹果成祭品,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这种所谓的创新更要严厉地打击。其实韩国能够成功申报江陵端午节成联合国无形文化遗产,其背后也对它进行了很多地创造性发挥,将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断地拓展,为国人所吸收接纳,相比之下的我们难道不该惭愧吗?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爱护自己的文化,当他人成功申遗时再去争执,一切又有何意义,难道不觉得羞愧吗?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吗?难道还要让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都被他国抢去吗?不!对自己的文化我们要去继承,但同样我们也要创新,将与现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义传承下去,这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文化。
我相信,不,我坚信,中国的文化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定会在历史的苍穹中绽放光辉,睡在水中的屈原也会会心一笑吧!
传承与创新的作文4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我们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区便是一种文化。即便这样,仍有着不少的文化在流传中消失,退出历史的舞台,我想其中的原因莫不是“创新”二字。
“创新”即推陈出新,迎合时代的潮流。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传统的文化是固定、不可改变的,但这不是绝对的。流传至今的文化,必然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但是,文化也想生命体一样,需要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来维持活力,这血液便来自创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之所以经久不衰,全凭我们代代人的不断创新,让汉字冲最初的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汉字,可见一斑。
然而现在面对网络语言有人认为是创新,也有人认为不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明白,文化的传统,不仅可以让今人接续前人,而且可以让后人连接当今的思想。汉字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它的内涵,一个字,便是一种情。这是其他文化所不具备的。而网络语言在大谈自己“创新”的同时,却忘记汉字的根本。这又何来的创新呢?同样,作为国粹之一的京剧同样面临着危机。
最近传的沸沸扬扬的比基尼京剧便是危机的源头。京剧中的服装因素尤为重要,其中每一位人物的服装、脸谱都可以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然而,所谓的“比基尼京剧”只是在比基尼上印京剧服装的印花,在舞台上随便走走秀罢了,根本堂本谈不上创新。与之相比的是,新版京剧“草船借箭”才是名副其实的创新。它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京剧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逐渐被人们淡忘的京剧再次成为舞台的亮点。
文化的创新不能只在新,滥竽充数等同于火上浇油。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不能忘记文化的传统,传统无异于其根本,像“比基尼京剧”这样的做法就像是在掘根断源,让这一种文化衰退的更快。
文化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不是我们手中玩新潮的道具,所以,创新不仅是新,还要有其根本。
传承与创新的作文5
早在远古时期,编结就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大家用绳结记事,以绳结为契约。
初入编结教室,墙壁上的简介及橱窗的作品展示,都带给我一种浓郁的中国情结。
心中砰砰直跳:一根红绳,在老师手中三缠两绕,一种祝福,就这样编结而成。我能行吗?
手中五彩线,老师说:“编结,要以平静的心态,要看清图纸,要细致,要……”
“好多要求啊!”同学们感慨道。我的心慌了:像我这样从小就粗枝大叶的人,怎么才能做到在短短一周时间迈进“编结”这拥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大门?
“我们先学几个基本结。”
“同心结”、“双扣结”、“双钱结”……渐渐地,我发现编结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有图纸在领航,又有什么结是无法造就的呢?
“下面我们做一件作品:一个可爱的娃娃。”
娃娃?从小在娃娃中成长的我顿时睁大了双眼,有了极大的兴趣。
老师说:“我们先自己根据图纸和所学知识编结,不成功的我个别指导。
我一定行的,粗略地看一遍图纸,我发现要用到的结我都会编。“看来,一个极富中国味儿的娃娃就要诞生啦!”兴奋之余,我不禁自语道。
“脚”、“腿”、“身体”,没花多少时间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向我招起手来:就剩娃娃灵巧的小手啦!”可这时,我却犯起了难:三根绳可怎么编手呀!以前学的鞭炮结是用四根绳编的啊。面对眼前的“半成品”,我皱着眉苦苦思索……
正在万分无助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四根绳的鞭炮结,用的是“压三穿一”的编法,那么三根绳能不能用“压二穿一”呢?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我尝试着编了起来,几个轮回之后,竟亦初具规模。比对图纸之后,虽然松紧程度尚未掌握到家,但也极像,莫非我蒙对了?
继续以压二穿一的方法编结下去,呵,老师在经过我身边时停下了脚步,看了好一会儿,兴奋地说:“这位同学,你的娃娃手臂编得不错,能自己开动脑筋要表扬,要保持下去!”我有如喝了蜜一般,乐滋滋地继续着我的编织梦,手中的小娃娃——越来越精致了。
对了,总觉得图纸上的娃娃手臂太短,我是不是应该再编两三圈呢?说干就干,编到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长度,用打火机烧一下线尾,画上一张调皮的娃娃脸——细细的柳眉、俏皮的双眼、玲珑的鼻子、樱桃似的小嘴,双颊泛着红晕,我的创意娃娃出世啦!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小娃娃来到讲台上请老师评分,老师赞许地说:“嗯,好,非常好。”接着在记分册上写下了满分。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又做了吉祥结、鞭炮结及一束玫瑰。每件作品,都基于图纸,而每件作品,又都会有一些小小的改动、小小的创新。
是的,中国结由先人流传下来,而现代人在传承它的时候,应该加入一些新的思想,发挥想象的空间,使她更完美、更贴近于生活。
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开始,并学会创新,那么生活就会如同编结一般,从最简单、最基础的二维线条,变成复杂曼妙的曲线,变得丰富,变得多彩!
传承与创新的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