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狂人日记的读后感800字

| 舒洪

《狂人日记》中鲁迅明写的是狂人,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狂人日记的读后感800字,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狂人日记的读后感800字篇1

今天莫名其妙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 》,讲述一个被害妄想症想着所有人都要吃它的故事。故事虽然写的夸张,狂人日记里描述了各种各样的妄想,狗看他讥讽的眼神,为他看病的医生特意假扮的刽子手。他的哥哥竟然也想吃它。官方评论说反映了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可是我却读到了对现实的讽刺。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总是感觉别人想吃我们,然后因为害怕被人吃所以尽力地去爬到能吃人的阶级里面。往大了说,人类可不就是这样卑劣的生物么?想吃人却要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即便这帽子是强加上去的。即便是认识到自己这一点的人,也不得不迫于无奈去加入到吃人的队伍中去。正如狂人所谓病好之后又去哪里候补了,那可不就是去继续吃别人么?

虽然是很早以前的文章,但是放到现在来说却完全适用。这么多年,虽然物质生活大大变好,人民却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敢怒不敢言,稍微发表点言论会被禁,被当成精神病,人人带着虚伪的面具而活。人人都渴望性却非说是淫乱之物。人人都想自由却鄙视不安稳。自己没有实现的东西就非要唾弃它,进而成为普世价值观,毒害着一代又一代。狂人所受的冷落,被误解应该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共鸣吧。但是在小说中却是一个狂人。我们也像他一样在日记中鄙视他人,鄙视那些歧视他误解他的人,自以为自己看到了真相,转眼间清醒之后又扮演着吃人的人去欺负其他人,甚至还把自己错误的价值观传授给无知的孩子。

过了这么久,社会依然没变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他的主题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一个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现代千千万万个孔乙己又诞生。鲁迅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是高度提炼并经过艺术加工出来的,它的人物具有代表性,人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夸张手法更能让人认识到自己的荒谬,自以为活的很好,殊不知在别人眼中或许就是一个笑话。在时代面前,人人都是悲剧。

有时候觉得我们每个人在上帝(或许不能叫上帝,就是比我们更高维度的世界的编剧)面前,就只是剧本里的角色而已,他看我们每个人就像我们看电视剧中的人物一样。无论怎么努力命运都是一早注定了的。就像我写个小说也要在一早选定是悲剧还是喜剧。如果一早就是配角,那即便你有多么好,也改变不了你是配角的事实。

所以人活着就只是活着就好了。正是我们每个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人间悲喜剧。多么悲哀的事实!

狂人日记的读后感800字篇2

一直以来就很佩服鲁迅先生,但对于他的文章没有怎么多的接触过,除了在以前课文中学到的。这周开始读鲁迅先生的小说,开篇的《狂人日记》就给自己深深地震撼。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调子,可你只要细细”品尝“如此深奥的小说,兴许也会感到忧愁:高远的夜空,朦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鲁迅以神一般的描写,叙述了旧中国儿女的凄楚和绝望,又以神奇的笔触,有道出几千年无人敢道出的咏叹。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很容易解读出来。因为小说的 ” 序 “ 中清楚地交待了:”某君昆仲今隐其名, 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 分隔多年, 消息渐阙 。 日前偶闻其一大病 。 适归故乡 。 迂道往访, 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而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 ” 狂人日记 “ 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

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 ” 狂人日记 “ 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遐想,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我们也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 ” 传统 “ 杀人。 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读者将会有不同的理解出现。

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在那样的时代,这不得不让我们敬佩。

狂人日记的读后感800字篇3

鲁迅,是我国的大文豪。他那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曾影响过无数学者,而我也深受其之熏陶。

《狂人日记》主要描述了在旧社会时,我觉得任何人都想吃人,而自己就是吃人集团的下一头猎物,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哥哥就是他们的老大,而自己虽然要被吃,却永远也要背负一个吃人的人的弟弟的罪名。当”我“觉得周围的人都想吃自己时,发现孩子也想吃人,也吃过人。我不由得发出感叹:救救孩子!

我看完这一篇日记,很伤心,也很骄傲。伤心的是这篇文章其实是在揭露旧社会的丑陋,在抨击旧社会。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怯弱,狐狸似的狡猾……这无疑是鲁迅先生眼中的旧社会,这也是广大穷苦劳动人民眼中旧社会的写照。虽然文中的我是一个不吃人的人,可还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呀!何谓吃人,其实吃人指的是剥削百姓,鱼肉百姓。这时鲁迅先生的无奈,也是广大爱国者的无奈。兄的的唇边不但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还装满了吃人的意思,这怎能不叫人悲哀,这怎能不使人着急呢?

在旧社会,也许有人会认为安是最好的,但我却认为不安才是最好的。只有在祖国危难时,舍小家而顾大家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就像鲁迅先生一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狂人日记》笔下的我对吃人的人说:“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的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这不是鬼话,而是真真切切的人话呀!即使亡国奴再多,但救国的人会更多,把亡国奴给消灭、埋葬,把苟安、苟存的思想从华夏大地上真正吃掉。鲁迅先生就如同在冬季的树,昂首挺胸,不被遭受的迫害和诬陷所妥协。

《狂人日记》中的最后一句话救救孩子道出了鲁迅先生的心声。确实,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没有受旧社会影响的孩子,或许还有。从此点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也非常重视对孩童的教育。宋朝宰相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鲁迅先生真正做到了,他在广大穷苦人民的心中永远是不朽的,永远是嘴高尚的。

狂人日记的读后感800字篇4

鲁迅笔下的狂人如果放在现实中,绝对会是人们眼中的疯子。然而,当我们仔细品读时,却是发现了一些更深的东西。下面来说说我读完以后的感受,也许并不准确,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已。

《狂人日记》的“一”中主人公(下文以狂人出现)在日记中写到自己不见月亮三十多年,在现实中显然不可能。而这些别人眼中的疯言疯语在这里却是狂人精神醒悟的象征,也是文中其狂之开始。而对于赵家的狗看他两眼感到害怕,表明他生活在这种恐慌之中。

在世人眼里,看疯子的眼光自然会有一些异样,无疑狂人正是众人眼中的疯子.主人公在痴狂状态下,觉得周围的人甚至赵家的狗看自己的眼神也是恶狠狠的,仿佛要把自己吃了。事实当然不会是其他人要把他吃了,别人要吃他只不过是他的一种在颠狂状态下的臆想而已。但若真的把这当作一种臆想,那便是真的在看疯子的日记了。在我看来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礼教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心理扭曲,却还要对下一代灌输封建理念,将下一代埋葬在这吃人的封建礼教之中。而在这样几乎人人都被封建礼教“吃掉”的社会中,被封建礼教毒害得太深的人们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们拉进“吃人”的圈子。民众的愚昧更是在对孝子应割肉煮了请生病的爷娘吃上体现出来。可以说实际上主人公发狂的阶段是他短暂的从封建礼教中醒悟过来的时期。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语,在当时只被人误解为是发疯是所说的疯言疯语。事实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时,他心里正苦涩的吟着“世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世人看不清。”

也许是预料到自己在短暂的醒悟后,终于还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礼教所吞没,于是他在自己被吞没前的最后一篇日记中发出了“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唤。作者借狂人的日记,借其狂的状态呼唤着被封建礼教所毒害的人们的人性的回归。那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正是还未被封建礼教毒害的赤子。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这样现实与想象相交融的日记里,鲁迅先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发现。这样的理解我或许达不到,我仅能借助先生的视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历史。

狂人日记的读后感800字篇5

在这个短暂又漫长的暑假里,我无意中闯入了狂人臆想的世界。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我的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在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里有这样一句话:“狂人发病,旁人侧目,家人延医救治,狂人复原。”大家是否觉得鲁迅真的将我们带入了狂人的世界?

不可领会?不可思议?不可明其所以然?

否也。

本书的序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

站在我们正常人的角度,或许我们就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了。在我的深刻记忆里,有这样几个令人心寒、胆颤的情节:“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当我看完了这样的情节,说实话,内心的承重有些让我无法负担。这样的一个狂人,“狂”到不相信社会,不相信亲人,甚至不相信有人性的存在,这是怎样的一种生活背景所造就的悲剧?!

虽未处在那时,但鲁迅笔下狂人“狂行下表层批判”的封建传统社会,却令我心颤不止。

胆怯?愤懑?悲哀?

而令我真正深思的,正是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呻吟,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而真正绝望的是不是鲁迅呢?我无从结论。但那末尾长长的省略号有意味着什么?或许,这绝望之音是徒劳的,它俨然如将封闭在无法打破的铁屋子里的将死之人唤醒,使他们感到无法解脱的痛苦。

是的,威胁人类世界的绝非地球火山喷发,地壳开裂般的轰烈的自然灾害,而是像核武器般有威力,像SARS般传播快,像地球污染般范围广的精神毒害。

站在新的光明的世纪上的我们,更应该像鲁迅先生一样做一位勇士,手拉手,肩并肩,建起防护世界人精神的“大气层”!

相关推荐

26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