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深深感动和激励着我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先进事迹材料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篇1
农村人干活有句俗话,“不怕慢、只怕站”,也就是说做事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而窦铁成用一种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精神,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也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看一组数据,窦铁成坚持学习三十多年,买书花了近万元,积攒了三大箱子“比老婆都亲”的专业书,记录了60多本学习笔记。
讲一个细节,西康铁路电力施工时,窦铁成领着两个徒弟夜以继日地研究图纸,一贯细心的他竟忘记了电热杯还在烧水。直到别人看到窗户里冒烟,紧忙敲门,他这才回过神来。
说一个亮点,45岁的窦铁从学拼音、练打字、写通知开始接触电脑,之后慢慢“啃”下表格制作、cad制图,甚至用cad完成了“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图”,让人刮目相看。
窦铁成为什么能坚持学习呢?什么样的力量使他“终身学习”不放弃呢?
现场施工环境恶劣,常常地处偏僻,甚至是戈壁滩的沙窝子,深山老林的青纱帐。人的生活更是枯燥乏味,缺少基本的文化、娱乐活动。面对这种环境,有的人到处乱跑、游游转转,有的人扎了堆的打牌喝酒,有的人黯然神伤情绪低落。然而,窦铁成常年坚持学习,细心记录笔记,他没有七情六欲,脑子一根筋吗?
有的人钻业务、学技能,有一股子不服输、不认命的劲头。但是,等他们换了岗位、升了工资、变了环境,人就松懈了。而窦铁成无论当青年工人,还是获得“火车头奖章”的高级技师,无论是攻克难关的时刻,还是日常生活的点滴,他都坚持学习,他难道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窦铁成终身学习的背后,是他忠诚企业、爱企如家的思想,更是他对建设铁路、振兴国家这一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终身学习”的背后,让人看到他高尚的思想,看到他对事业热烈的爱,如火一样燃烧着的激情。当别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时,他以时代人物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淡泊名利,埋头苦干,与娱乐绝缘、和学习导通,从而创造出辉煌的人生轨迹。
爱企如家,绝不是挂在嘴边说的,而是像窦铁成那样,用心血和汗水,用智慧和创新努力奋斗的。
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篇2
窦铁成有个口头禅:“看标准规范怎么说?拿规范说话!”工程施工,有两台50吨重的变压器就位后离标准还差1厘米,他带领大家干了两小时,直到分毫不差。技术考核,有名职工考了58分,他扣了人家三个月奖金。变电所管理,他在地沟里发现了一条草绳,罚了值班人员数百元。
1厘米、58分、一条草绳,有人说不影响大局、何必认真?然而一支二极管装反就可能导致火车掉道,变电所停电就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窦铁成深知“小恶不除,必酿大患”,他说不按标准施工就是给自己挖陷阱,不执行标准就是犯罪啊!
凡是窦铁成主持的工程,无一例外的顺利交工。业主赞叹之余常说,“我们想到的,你们做到的;我们没有想到的,你们还是做到了!”工程竣工,皆大欢喜,之前不以为然、粗枝大叶的职工这才明白窦铁成的良苦用心。在窦铁成“严字当头”的管理思想下,所在公司的整体施工能力持续增强,从电气化变配电专业的初学者成长为技术领航员。此时,那个过去得了58分的职工已是技艺扎实,能独当一面了。窦铁成把一种浩然正气传播给同事,运用在工作中,自觉地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位,不出现一丝偏差。
标准看似教条刻板、冰冷无情,其实也散发着人性,充满了魅力。标准的制定恰恰是最大程度上满足需要,充分考量操作者的因素,所禁止的就是对人的关怀和爱护,所要求的就是应有的目标和高度。
一部机器,钢铁齿轮之间的传动,一旦遵循了标准,动作就变得柔和、富有美感。一个工程,每道工序的标准完全执行,会使工程运行的过程变得和谐有序,细节的完美就是一步步缔造精品。
窦铁成把《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烂熟于心、随手拈来,一丝不苟,运用实践、就是努力践行着这种精神。他苛求标准、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实际上已经超越标准的要求,逐步变成自觉自发的一种行为,引导成一种唯实唯美的工作正气,创造出一种高于标准的价值和精神。
别把标准当作羁绊,试着用心发现、用手创造那标准的魅力吧!
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篇3
刘根戈 ,男,现年62岁,中共党员,长期致力于鲍坝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一名老干部、老党员,刘根戈同志用真情关心着下一代,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尽职尽力、不辞辛劳,将斜桥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勤于学习,深入调研
一直以来,刘根戈同志就以老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宣传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早晨新闻时事广播他必听,晚上新闻联播他必看。事关青少年的新闻报道、政策措施他更能熟记于耳。另外,刘根戈同志还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加强工作调研,全面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生活和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主动与教育、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人员座谈,共同探讨有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新问题,不断积累和总结新形势下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举措和新办法。通过不断学习和深入调研,进一步增强了他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有效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甘于奉献,务实工作
刘根戈同志本着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和对下一代成长的关爱之情,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于社区关工委各项工作中。刘根戈同志积极动员老同志,壮大关工队伍。许多离退休老同志由于不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或其他原因,没有或不愿意加入关工队伍,形成关工委队伍中在职人员多、老同志少、力量薄弱的状况。针对这种状况,刘根戈同志充分利用自己人缘好、威望高、善交际的优势,走街串巷,主动上门,与离退休老同志交心谈心,宣传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部分思想上有顾虑,未加入到关工队伍行列的老同志,他以“三顾茅庐”的精神积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在他的极力邀请和感动下,有大批老同志纷纷加入关工委组织,进一步壮大了关工队伍。
三、积极创新,情系少年
在工作中,刘根戈同志以个人的威望、经验和奉献精神,感染、带动社会力量,积极为青少年做实事、办好事。本着开拓、创新的精神,探索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宣传教育、扶困助学、关爱帮教、科技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特色、有成效的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我社区经济和社会事业
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利用暑期,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寓教于乐,激励教育青少年不忘革命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他曾多次以“关工委”的名义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进行帮助和支持;他带领“关工委”的老同志们走村串户了解贫困学生人数及基本情况,积极寻找解决途径。并能做到“帮困、帮德、帮学”三管齐下,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刘根戈老同志放眼未来,情系下一代,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以夕阳之躯托起祖国的朝阳,为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贡献着一份力量。
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篇4
五峰宾馆的门童,个个都是年轻、充满活力朝气的小伙子,孙现荣就是其中的一员。
他是五台县沟南乡人,今年3月份来馆。在来馆的几个月里,他的对客服务优质、高效,被评为宾馆7月份星级服务员。
“他是一位工作不知道疲倦,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小伙子。”他的领导安保部经理张杰锋说。
5月13日,入住五峰宾馆的客人很多。面对来往不断的客人,孙现荣内心充满欣慰与自豪。
那天,有的客人早早起床,为的是到寺院敬上虔诚的第一柱香。孙现荣也早早站在门童位置上迎接着客人。很多客人是第一次来五台山,来到大厅门口总要向门童询问有关五台山的情况,不论客人提出多少问题,孙现荣总是礼貌而热情地向客人解答;入住的客车刚停下来,孙现荣总是第一个走上前,动作敏捷地帮客人开车门,在征得客人同意后,热情地帮客人搬东西,引领客人,把客人送到客房。这样的工作,一天不知做多少次,可他总是乐此不疲。
也就是在那一天晚上7点多,孙现荣看到对面五峰照壁前停下一辆公交车,从车上下来一个人,是来我们宾馆的。大约10分钟过去了,还不见前来,孙现荣想,是不是来人行动不便。于是,他与当班的同事打过招呼后,朝来人奔去。不一会儿,他搀扶着一位老人来到大厅前,这位老人是回族人,年近七旬,昨天晚上入住我馆。今天,外出旅游返回宾馆下车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老人原以为不碍事,不料,一开步,还真是行动不了,正当他左右为难时,孙现荣来到跟前,老人高兴地不知说什么好,孙现荥说明来意,搀着老人来到大厅前,看到老人上台阶困难,他蹲下身子,准备背着老人,可倔强的老人坚持自己走,孙现荣又扶着他穿过大厅来到客房。老人对小伙子热情、周到的服务很感动。第二天早上,老人来到前厅寻找孙现荣,孙现荣不上班,经理张杰锋把孙现荣从宿舍找来,老人拉着孙现荣的手说:“谢谢,小伙子!”并把早已写好的手机号码递给孙现荣,然后说:“我们要保持联系,国庆节我再来五台山时,一定入住五峰。”
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篇5
县级“最美家庭”:杨__
家是冬天温暖的被窝;家是夏天清凉的大树;家是春天给予你的微风;家是秋天的一件风衣;也有人说,家是一辈子的羁绊,是为你遮风挡雨的避风港,是你在黑夜行走的一盏明灯;是饥饿时候的一碗热粥,是离不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是因为杨__一家“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彼此扶持”。她们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小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她们全家人互敬互爱,育子有道,和睦邻里,是大家羡慕的幸福之家。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
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俗语说:夫妻都是鸳鸯配。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假,她就是个急脾气,说话办事特别麻利,可是老公却是个慢性子,办什么都有条不絮的。这样的优势互补使她们在生活中中也是齐头并进,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邻里邻居都夸她们是比翼双飞。可是每对夫妻都会有矛盾,有争吵,宽容和爱是她们化解家庭矛盾冲突的良方。“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融在云里”。她们彼此依靠又相互独立,有着单独个体却又紧密不分。爱使她们相融在一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她一直遵行“百教德为先,欲成才,先成人”的教育原则。不穷养,不富养,注重培养孩子的教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积极乐观的心理。从小就培养孩子有个独立的学习理念,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重来不依靠家长,在学习上从来不拖拉,不怠慢,认真对待每个问题。由于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在孩子身上也看到了一些成果。从小学的时候,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数一数二,而且品尝兼优,曾多次被评为学校里的“三好学生”。现在两个孩子升入高中,就读于靖边中学,在学校排名前十名的好成绩。这些好成绩的取得与从小养成的习惯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她们做为家长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的!身边的人每每谈到她优秀的孩子们,也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两位老人虽然不在一起住,但也就在隔壁,老人身体一直不好,她就尽心尽力,公公一个人,她就时常帮着洗被褥、打扫卫生、做饭等能做家务活都帮着做,有时遇到事情也会跟老人说说,老人也能帮着出出主意。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她们的大家庭特别和谐,她们双方都都只有一个老人了,她们经常带着孩子去看望他们,一起吃饭,聊天,其乐融融,家里总是充满着和谐的气氛。“百行孝为先”她们也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在她们的教育下,孩子们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真心待人是她们全家的处事态度,她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困难的时候,她们都热心帮助。每次下雪后,都主动把雪打扫干净。她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爱心募捐活动,虽然只是绵薄之力,但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人来说,也许可以解决燃眉之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从之幼”是她们的待人之道,她们在奉献和付出的同时,收获了更多的快乐。
“静以修身,检以养德”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注意勤俭节约,强化环保意识,这些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出行提倡步行,低碳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