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常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2022白皮书心得体会

| 宋佳

在北斗系统自身不断完善、升级的同时,与北斗系统相关的各种服务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不断发展。推动相关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也正是白皮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新时代的中国北斗》2022白皮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参阅。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心得体会篇1

年轻干部当追寻“新时代北斗精神”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仰望穹苍,北斗璀璨。北斗星,自古以来就为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所认知,辨方向、明四季、定时辰,现如今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横空出世”,再一次让中国为世界所瞩目,为世界贡献了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由此也揭开了新时代中国智慧赓续接力、不断前行的新篇章。

作为肩负党和国家重托、肩负民族期望的年轻干部,也应既脚踏实地、务实为本,又时时“仰望星空”、放眼远眺,追寻“新时代北斗精神”的方向而行,为自身不断发展和进步扬帆远航,方能行稳致远。

激活“自主创新”的引擎,激发年轻干部的“内生动力”。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面对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依靠自身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新路,进而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秉持“开放融合”的态度,促进年轻干部的“百花齐放”。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其寓意是只有区区一支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当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都是春天,强调了开放融合、团结合作、兼容并蓄的精神。我国的北斗系统鼓励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并非“关起门”搞科研,而是秉持一种开放融合的心态,提倡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兼容与互操作,在“敞开门”的国际交流中让其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年轻干部也应秉持开放融合的态度,在工作中遇到复杂的问题时,适时向身边的领导、有经验的同事多请教,也可以向我们的办事群众、服务对象学习,久而久之,也能让自己的“能力树”开花结果。

荡起“追求卓越”的双桨,搭建年轻干部的“圆梦阶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就是向上攀登的踏脚石。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行的方向却很危险。对于北斗研发——“攀登”科学之峰的“国之重器”而言,也一直在追求卓越、永不止步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方能见证一次又一次中国高度,刷新一个又一个中国纪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时代奇迹。年轻干部要想圆梦,实现个人能力的稳步提升,也需要在工作技能培训、日常待人接物和岗位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停滞不前,而是自觉向身边的模范典型学习、看齐,及时补足自身短板,搭建个人能力提升、发展稳步向上的“圆梦阶梯”。

,激活“自主创新”的引擎,秉持“开放融合”的态度、荡起“追求卓越”的双桨,始终怀有“计利当计天下利”“但求苍生俱保暖”的为民情怀,以奋斗装点青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奋发图强,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心得体会篇2

天河漫漫北斗璨 飞入寻常百姓家

天河漫漫,北斗璀璨,调动了千军万马,越过了千山万水,走过了漫漫长夜、寒秋酷暑,历经千辛万苦,北斗之“星”,星耀世界、闪耀全球,照亮万家。2020年7月31日,在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里,这一刻宣告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后,“北斗”导航系统——第四个全球导航系统横空出世。苍穹之下,中国北斗,走进万家,造福全球,服务全人类。

迎难而上、搭桥组网,提供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光回顾到26年前,也就是1994年,我国开启了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的历史篇章。六年磨锋、一朝破晓,经过6年日夜探索、反复试验,在当时没有先进设备,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技术情况下,中国能做的就是在漫漫黑夜中不断探索,不惧艰难,迎难而上,终于在2000年10月迈出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一步”,“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建成了“北斗一号”全球导航系统,并且完成了向中国提供全方位导航服务。2012年,建成了北斗二号系统,完成了“北斗”导航系统“第二步”战略,面向亚太地区提供全方位导航服务。到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也已归位,完成了北斗系统“最后一步”,实现了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二十六载春去秋来、风雨无阻,四十四次发射,前后将四颗试验卫星,五十五颗组网卫星送入浩瀚的苍穹之中,探索未知,搭桥组网,形成了全方位、全领域、全球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完成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伟大战略。与此同时解决了(GPS)、格洛纳斯系统、“伽利略”系统的短板、弥补了不足,提供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坚定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态度”。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空间发展战略中重要一环,是关乎国家民生的大国重器。我国在建设“北斗”卫星服务系统漫长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全力支持,一代一代的航天人,不惧困难、努力奋斗、一路披荆斩棘、风雨无阻,我们始终依靠自己,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走过二十六载的漫漫长夜,终于迎来了“北斗璀璨,闪耀全球”的胜利时刻。“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北斗”系统自开通之日起,怀着一种开放融合、资源共享、互惠共利包容开放的友好态度,让北斗的“红利”走进每一户人家、照亮每一个角落,走向世界、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追求进步的自我超越,也是中国迎难而上、攀登科技高峰,不甘落后,迈向航天强国的里程碑。中国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自我本色,坚定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态度”。

万众一心、追求卓越,贡献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大国智慧”。聚万众之心,共建中国北斗,成国之大器,惠民利国,服务全球。“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的巨型航天工程,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启动到2020年全面建成开通,让北斗之星、闪耀全球、服务全球,中国不断肩负“大国使命”,不断展现“大国担当”,贡献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大国智慧”。

天河漫漫北斗璨,飞入寻常百姓家。北斗之“星”,璀璨苍穹,北斗是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是每一个人北斗,也是大家的北斗,是一流的北斗,也是最好的北斗。中国以“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始终肩负“大国担当”“大国使命”,提供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为全球坚定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态度”,贡献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大国智慧”。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心得体会篇3

基层工作需要一颗“北斗心”

北斗,国之重器,闪耀在国人头顶的灯塔。历经20多年的风雨春秋,终于在6月23日这天,完成了全球系统星座部署。从仰望星空到傲视寰宇,我们看到了中华之崛起,看到了民族之复兴,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从一无所有到引领世界,我们更应看到几代北斗人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精神品质更加值得我们讴歌传颂。身处基层一线,我们没有送北斗上天的能力,却依然可以坚守住一颗“北斗心”。

这颗“北斗心”,是斗破苍穹的雄心。全球定位系统向来都是大国争夺的太空据点,当中国打算突破卡口,创建自己定位系统之始,便荆棘遍布,困难重重。频率资源的掠夺、欧盟国家的反水、核心技术的封锁,以美国为首的列强,无时无刻都想把中国排挤在“卫星导航俱乐部”之外。但北斗人一路劈荆斩棘、负芒披苇,用短短20余年时间走完其他国家40多年的发展之路,仍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向苍穹。基层工作看似繁杂,实则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问题摆上桌面,能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直面困难不逃避、攻坚克难不退缩,这便是基层工作人员需要的北斗雄心。

这颗“北斗心”,是精雕细琢的匠心。20多年的心路历程,20多年的同舟共济,几代北斗人埋头前行、日夜兼程,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三步走”发展道路。率先抢占频段使用权,攻克原子钟技术难关,研制强大抗干扰能力卫星载荷,更是首创三种轨道构成混合星座和独具特色的短报文通信能力,北斗人在不断精益求精和连战连捷中,创建了一个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最广、性能最强的航天系统。基层工作亦是一个漫长治理的过程,矛盾问题需要一个一个去解决,疑难杂症需要一点一点去根治。潜下心来,以工匠自居,一凿一凿地雕刻,这便是基层工作人员需要的北斗匠心。

这颗“北斗心”,是润泽万物的初心。当年,面对西方的垄断打压和外媒的冷嘲热讽,北斗人靠着自己的力量杀出了一条血路。如今,世界上半数以上的国家使用了北斗系统,北斗产品更是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宽广的胸怀始终秉承着“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放眼全球,合作共赢,这柄北斗人拿着血肉拼出来的太空利刃,却如春雨一般润泽大地,愿与世界共享。基层工作千丝万缕,每个问题解决的背后,牵连的是工作人员不辞辛劳的奔走协调,这些于群众而言,他们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始终恪守为民服务,这便是基层工作人员需要的北斗初心。

当第55颗北斗卫星升空的历史钟声敲响,我们普天同庆,我们激动万分。而我们骄傲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实力的同时,更应感恩北斗人,守住“北斗心”。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心得体会篇4

让“北斗之光”辉映脱贫攻坚之路

近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

“没有特别的精神,就没有特别的业绩。”北斗巡视苍穹、光耀星空的同时,“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也辉映大地、气贯长虹。当前,正值脱贫攻坚冲刺时期,我们要学习和践行新时代北斗精神,从中汲取决胜脱贫攻坚的力量。

学习北斗人的自主创新精神,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它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跟在别人后面,有被“卡脖子”的风险,走出自己的路才能赢得尊重、赢得未来。脱贫攻坚同样如此,如果不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会导致盲目跟风发展同质化扶贫项目,并最终迷失在路上。而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方能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抓好产业规划引导,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结合当地优势和群众传统种养习惯,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扶,才能发展出适合当地实际、周期短、效益高的产业。

学习北斗人的万众一心精神,齐心协力攻坚克贫。今天北斗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一代代北斗人万众一心、团结协作、持续奋斗,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脱贫攻坚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也非单打独斗就能取得全面胜利。摆脱贫困,犹如爬坡过坎,需要各行各业心往一处想,同心协力,凝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强大动能,才能实现稳定脱贫,长效奔康。

学习北斗人追求卓越的精神,精准发力巩固成果。干惊天动地伟业,既需要敢为人先的凌云壮志,也需要精雕细刻的“绣花”精神。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才让发射质量达到了最好状态。想要让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考验,就像北斗人那样,扎实开展“回头看”。要把准问题“命脉”,及时查摆,开出整改“良方”,解决“后顾之忧”,续写崭新“篇章”。

精神虽无形,力量却无穷。有北斗闪耀星空,有北斗精神注入血液,我们一定能更好地把握好脱贫攻坚方向,乘风破浪、一路向前。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心得体会篇5

用“北斗”火力烹出纯正“党味”

中国梦是科技强国的复兴梦、是国泰民富的安居梦、是文化交融的传承梦,是无数个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梦想的累积。2020年6月23日值得每一位国人深深铭记,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至此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中国的航天梦迈向了新的台阶。“北斗”精神二十年如一日绵延不绝,100%的北斗导航工程火箭发射成功率印证着北斗人自强不息、永葆初心的珍贵品质,如灯塔般耀眼,照亮年轻人迷茫脚步下的暗影。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要活学善用“北斗”火力,保持“党味”纯净,在实践中历练不忘初心的能力。

用“北斗”文火慢炖,烹出历久弥新的坚守“党味”。几代北斗人的披星戴月成就了如今的辉煌成绩,这是北斗人的坚守换来的,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嫦娥,被誉为“北斗之父”的孙家栋院士写下了中国航天的传奇,一生为国造星,亲历见证着新中国航天事业,他日以夜继的坚守成就了中国的航天梦。一如之前的每一次发射任务,虽然备受瞩目的只是火箭从点火到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20多分钟,但是卫星转场、整流罩转场、决定发射窗口……前期各个团队的精准保障却远不止这点时间,仅仅气象保障团队就要提前一个月进场,以摸清天气秉性,必须做到精准预测。相较于航天人的高精尖专业技术而言,基层干部的工作似乎并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是,年轻的党员干部必须摈弃这种思想,不能任由任何消极思维动摇自己的信念。应在基层的实践中慢慢品味和摸索接地气的农村工作经验,牢牢坚守住宣誓时的那份入党初心,永葆“党味”纯净。

用“北斗”中火入味,烹出披荆斩棘的创新“党味”。“北斗”的航天追梦也是在反复锤炼,不断试验、创新中踏出来的。北斗导航卫星作为全球唯一由3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对执行发射任务的火箭要求高,经过研制团队对技术创新开发和火箭可靠性持续改进的不懈追求,最终搭起北斗组网工程的“梦想天梯”——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在其执行的44次发射任务成功率100%,成功将59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护送升空。基层工作亦是一个需要克难攻坚的平台,疑难杂症要逐一根治,矛盾问题需逐一化解。端正态度,潜心磨砺综合能力,才能锻造创新思维,将“党味”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渠道展现出来,使其散发出更加深入人心的味道。

用“北斗”旺火爆炒,烹出关键时刻的奉献“党味”。呈现在天空中的最美轨迹,都是以火箭发射前的高密度高强度检测等一系列工作为前提实现的,虽说业务过硬功在平时,精准研判来自坚实基础,但是冲刺阶段时忘我的付出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副主任设计师朱平平说过,每次火箭发射其实都是一个挑战,就好像期末考试一样,大家都想考100分就不能有任何闪失,99分都不行。我们的工作像是计算机工作者的二进制,只有0和1,也就是成功和失败,没有99分,这种底气来源于“北斗”人的竭力付出和无私奉献。正如疫情期间,即使大年三十,基层党员干部也能放弃举家同乐的机会奔赴工作岗位,农村党员等都在关键时期诠释着奉献的真谛,散发出党性魅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浓郁“党味”。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心得体会篇6

逐梦北斗的成功“密钥”

学习《从3人到300人 他们用青春逐梦“北斗”》,国防科技大学北斗青年创新团队从3个“毛头小子”发展成长为300人的“国家队”。王飞雪、欧钢、雍少为,3位时代先锋的事迹慷慨激昂、催人奋进,其中的一些“小细节”,给我以无限启迪,或许,他们成功的“密钥”就在这看似“不经意”的细节中铸就:

细节1:国之忧即我之忧,科研之难关即我等之使命。北斗“信号快速定位系统”历经10年攻关仍未获突破 ,“无意中”得知此事的三人,“看到攸关国家安全的系统工程研制受阻,他们的心情非常沉重。当晚,他们彻夜未眠。必须另辟蹊径!”为什么三个年轻人会寤寐思服、辗转难眠?为什么只是学生的他们,只是“无意”知晓的他们,却“心情沉重”?为什么完全可以放过这一“拦路虎”的他们,给出了迥然不同的答案,选择了迎难而上,选择了一条格外艰难的科学探险之路?我想,用艾青的这句话作为最好的回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细节2:“两个没有”显情怀。科技报国之情,为国排忧解难之志,促使三个年轻人夙兴夜寐,主意拿定就立马行动,发扬老一辈“两弹一星”精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从北京带回一台计算机,以及4万元的尝试科研经费,开始了艰难的攻关——没有实验室,就把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仓库简单收拾一下;没有仪器设备,就找别人借”。“两个没有”见出青春飞扬的神采,见出“青出于蓝”的志气,见出浓浓的家国情怀!

细节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06年,面对“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运行多年,系统稳定,多数人主张继续沿用原来的技术实现方式,只提升系统稳健性即可。”是选择“多数人”的稳健,还是选择“少数人”的激进?每个人的人生都面临过选择:有的人为了职位,在原则和做事之间,选择了谁都不得罪的“老好人”,美其名曰“群众基础要牢”;有的人为了财富,在稳健收益和风险收益面前选择了稳妥。这些都看似无可厚非,这样的选择也“风险小”最容易“不出事”,转到科技领域,同样意味着,距离失败更远了些,可以保持更高的成功率或者可靠性,看似也没错。但是在“跟随”西方科技,还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事关“超越”的关键当口,做出何种抉择,就见出了一个人的风骨、气节、格局、气魄,国之大幸,我们拥有这样一批勇敢无畏勇攀科技高峰的优秀团队,他们给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的决定性选择,“这是一次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全面升级的绝佳机会,哪怕创新空间再小、创新难度再高,也要奋力一搏”:奋力一搏,搏出了崭新的天地,搏出了大国的恢弘气魄。

细节4:“狭路相逢勇者胜”。勇攀科研高峰的进程中,特别是在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前提下,难题无处不在,意想不到的困难也会不断涌现。2007年,北斗二号又面临关键抉择,“当时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躲’,二是‘抗’”。前者难度小,但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且会造成国家巨大经济损失;后者耗费资金少,但“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时间紧迫,且胜败难料”,又到了选择的当口,又到了考验勇气、智慧、决心、意志的“狭路”,是“躲”是“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再次迎难而上,“经过3个月连续奋战,研制出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将抗干扰能力提高了1000倍,打造出卫星电磁防护盾牌”:他们无愧于专家口中的“李云龙式”的科研团队。

细节5:今天的“笑话”,是为了明天的领跑。科研者的时间常常是“白加黑”“5+2”,“陈雷:离开时间3:52,累计加班2268小时”,“李井源:离开时间1:27,累计加班2023小时”,客观地反映了他们的努力,“平均加班超过1000小时,如果按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他们每年要多上120多天班”,这每年每人多出的120天,延展了科研创新团队生命的宽度厚度和质量,体现了科研团队立志超越、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实为国之栋梁;作为中国人,国家有如此忘我拼搏之科研团体,实为国之幸事、民之幸事,我们坚信,未来将从他们的奋斗中成为现实,中国的航天科技必将实现既定目标,昂然屹立于苍穹环宇之上。同样的,回看自我,我们更要以他们为榜样,为了明天的希望,奋力奔跑、砥砺前行,向着“中国梦”的目标,跑好我们这代人的“接力棒”。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心得体会篇7

让“北斗精神”常驻心中

以“满眼生机转化钧”的状态将“自主创新”铆在心上:“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不只是在航天科技领域,我们基层工作也应发扬自主创新精神。新时代会有新问题,尤其是在基层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如市长热线不停、老旧小区物业居民矛盾尖锐等,为解决老办法已经啃不动新问题的困扰,街道党工委创新地探索出了“面对面工作法”,通过机制,能够直接有效地解决群众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幅度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将“攻坚克难”扛在肩上。“调动了千军万马,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要走进千家万户,将造福千秋万代”。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充分地体现了北斗人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当前,面临着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双重压力,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更应像北斗人一样时刻发扬“北斗精神”,要有敢于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勇气和决心。在面对难题顽疾和急难险重任务时,不躲开、不绕开、不推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舍我其谁的气魄,真抓实干,始终保持一种钻劲、韧劲和干劲,切实履职尽责,做新时代的“真金劲草”。

以“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将“追求卓越”立在心头。北斗系统的发展理念就是打造一流的北斗,在一代代北斗人的极致追求下,北斗三号卫星已达到国际导航卫星的先进水平。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群众幸不幸福、满不满意主要是看基层干部。因此,基层干部也必须具备追求卓越的品质,要坚持不懈加强学习,学习新思想、新技能,努力克服本领恐慌;要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倾听群众声音,摸透工作得失,找准破题策略;要注重落实,摒弃形式主义,杜绝只说不做或说多做少,把主要精力放在干实事上。只有做到多学、多走、多看、多干,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把幸福带进群众心里。

唯有传承,方能永恒。基层干部要深刻理解并牢牢把握北斗精神的丰富内涵,让自主创新、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常驻心中,不负韶华,勇于拼搏,在奋斗中践行承诺,在前进中实现人生价值。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心得体会篇8

北斗“百分百”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北斗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

“百分百”创新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国之重器,唯有核心科技在手,方能紧紧掌控国之命脉。多年来,在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国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不断追求卓越。北斗的“百分百”创新,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百分百”速度

从1983年陈芳允院士提出了“双星定位”构想,到1994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从2000年第一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到2020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完成部署。中国北斗人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走过了北斗系统“三步走”的建设历程,44次发射,先后将4颗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三号组网卫星送入太空,发射成功率100%,刷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的世界纪录。北斗的“百分百”速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行动力”。

“百分百”荣耀

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北斗系统的成功部署,为人类文明贡献出中国智慧,这让我们内心充满了无限的荣耀。这份荣耀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在北斗系统的研发中,我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解决了前进道路上的无数难题。这份荣耀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这种优势的指引下,我们将取得更多的荣耀!北斗的“百分百”荣耀,背后是中国“制度优势”的强大支撑。

“百分百”精神

北斗不仅是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不仅服务中国,更是服务世界。多年来,中国北斗人秉持着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创新,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精神,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充满激情的干劲去面对各种难题和矛盾,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新成绩,勇攀科技高峰。他们用责任与担当、拼搏与情怀、汗水与心血浇灌出“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北斗立于苍穹之间,中国立于世界科技之巅。作为青年干部,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我们也应当追寻“新时代北斗精神”,仰望星空望璀璨北斗,脚踏实地以行稳致远,把自己“百分百”投身于祖国建设中,也定会获得“百分百”成绩。

相关推荐

28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