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通过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生活的不可捉摸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生读活着的读后感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它没有额外的喧嚣浮华与功名利禄,它仅仅是生命的延续,是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这本书的正文有些太过平静,平静的有些令人发指,生活将一个人的命运血淋淋的扒开,在好不容易结痂的时候又去揭开,在这种长时间不断叠加的痛苦中本该呐喊、哀嚎的境遇下却是以最不可能存在的平静来展现,也正是这摸平静让人欲罢不能的沉浸其中。对于主人公富贵一生的困苦,作者只是平淡的叙述像太阳东升西落像树木春发芽秋天落叶一般,然而呈现给作为读者的我们确实久久的意难平,但也是这种反差让我们悲愤命运的不公的同时也能奇迹般的平静以待情绪内敛正式生活。
故事内容是作者在偶然间结识了一位老农,并由此了解了老人的过去。老人名叫富贵,人如其名家中有些家产并娶了米店老板的女儿,本应是富贵温馨的故事奈何富贵年少吃喝赌样样精通,甚至当众殴打跪在他面前求他回家的怀孕妻子,直到输光了家产才幡然醒悟。
父亲突然离世,老婆被娘家接走,一个富有的二世祖一夜之间成了中下贫民,上有老母下有女儿,连感叹都来不及发出便被迫开始生活。妻子家珍产下幼子后仍带着孩子来到一贫如洗的他的身边,在生活中慢慢变好的时候母亲却病倒了,他拿着家里仅有的两块银元去请郎中,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送往战场,这一去便是两年。从尸山血海中回来不易,家母离世女儿因病又聋又哑,但到底他回家了,日子虽然清苦倒也有了盼头。
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小小一个人为了不弄坏草鞋光着脚跑路,然而命运就是这么不公那么多人偏偏就只有小有庆一个人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活活被抽血抽死。可笑的是这位县长是富贵的战友。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徒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每个人的死都在意料之外,每每在你以为不能再苦了的时候,余华都会用他那冰冷的笔在你的心窝插上一刀,敦厚老实的女婿在上工的时候被砸死,最小的孙子竟被一碗绿豆撑死!可笑!可悲!
你看见衰败。你看见颓唐。你看见离奇却又平凡的人生。你只是抱着家珍说你们要好好过。你看见兴盛。你看见圆滚滚的JN。你看见不孝和温顺。你看见生活怎么样折磨一个人。你看见老爷子无声的长叹。在田地的那一头。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还是要活下去。所以富贵跟那头叫福贵的牛说啊,福贵啊,你要好好干活啊。
家珍和有庆都比你耕得多啊。生活,或者说活着,就是活着。
嗯,就像那谁说的,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呵,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
也许因为活着,所以才能够分一点心去顾虑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但是很多时候却将这二者混淆不清,我们需要的首先是生存然后才是生产、生活。所以当你需要的或是想要的没有实现时,不要轻易地沮丧和失落。因为你已经做到了为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那便是-活着。
嗯,就像那谁说的,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呵,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
余华的《活着》属于经典之作,被拍过电影也没看,书也一直是从别人口中听说,有一天,不同时段看到不同的人说“__(一件事)让我想到余华的《活着》”,就决定看这本书了。
叙事类的小说看得很快,两个小时不到就看完了,吐槽一下这本书应该是被翻译成很多个版本,自序都有很多个国家的翻译版本。
里面很经典的一句话应该是: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一开始不太懂吧,看完后觉得大概就是我不是为了除我以外的任何人而活着,我是为了我自己而活着的。
主人公福贵真的是克死一家人,过于戏剧化和悲剧了,想起在医疗还不发达的时候,发烧感冒都觉得像是得了绝症,没钱治病明明是小病都觉得只能在家等死,头晕乏力只知道喝热水和躺着休息一下。
只能说命运太捉弄人,生死都发生在一瞬间,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叙说着一次次主人公亲人的离去,没有很大的天灾人祸,死因都很平常,福贵没有一次想过轻生,总觉得这部小说适合出个节选,放在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上,画几处划线句子,问此处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如果你是福贵,你有什么想说的?体会到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魅力了,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魅力,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
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个人的时候,他救下了马上要被宰掉的牛,被告知它只有一两年不到的寿命了,他说够了,他也差不多只有一两年不到了,能够陪伴它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年纪越大越觉得陪伴很重要吧,年轻的时候或许想要的是自由,现在想要的是有人陪伴,有人陪着去旅行,有人陪着逛街,可以有相对独处的时光,但是偶尔的一两个好友陪伴一起聊聊天,就觉得收获了简单的快乐,之前觉得一个人旅行很酷,现在觉得一个人旅游除了酷还有一点孤单,没有人分享心情没有人帮忙拍照没有人肩并肩走在旁边就很缺乏安全感。
享受独处,渴望陪伴,一个人也可以去做这件事,但是两个人去做会快乐加倍呀,也体会到了伴侣的重要性,最近散步,一家三口,感受到了父母陪伴我,我陪伴父母的感觉,长长的路上我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到了跳广场舞的地方,我陪老妈跳舞,老爸一个人兜圈,兜累了就看我们跳广场舞,还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就多给陪伴吧,昨天是中秋节,这种感觉更加强烈,顿顿都是团圆饭,所以中秋节也不是很特别的一个节日了。
老黄牛陪伴着福贵度过他最孤单的一段生命的尽头,他说有想说的话就对它说,尽管它不会回应,但是它会倾听吧。
文章最后一段话是“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都说看了《活着》更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确实,今天抽出去考察,两天半要完成三十家企业老总的考察,三十家企业里还有七八个在乡镇的,有可能周六都要加班考察,考察完还要回来写材料,但是居然可以从夹缝中感受到幸福感,零碎时间看书,中午能回家睡个午觉,抽了半个小时坚持打卡每日一画,还有可以抽出时间写个文章,其实哪怕每天忙碌,只要花一点点时间来感受生活,就还算是幸福的。
开会的时候会拿着练字本练字,看起来大家都在认真记录,我似乎也在认真记录似得,晚风吹过,抬头看看天空,感受到那一瞬间的惬意,所以生活是自己的,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取决于心情,我想福贵也是一样吧,哪怕命运这样捉弄它,他还是活着,寻找老黄牛陪着他,而相比之下,我们就要幸运多了,我很满足了,快乐是基础,追求的是更快乐更幸福。
人世间每天上演的不是生离,就是死别。也许年少时我们面对亲人的离世觉得痛苦万分,可是年老时那种悲痛早已经化为司空见惯的习以为常,而中间的这个过程我们只能选择活着,并且好好活着。
余华先生曾说:“死亡不是失去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是的,人生何其短暂,谁又能活过时间呢?用这样来解释死亡可能也是给在世的人一点安慰吧!
读余华先生的作品时,我还尚小,约莫刚初中毕业,那时候就觉得《活着》这部作品就是一个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很同情故事里面的福贵,觉得这世上最悲惨的人也莫过于此。
余华先生的作品吸引的读者,应该大部分都是80后,因为更加贴合那个时代背景,从而产生共情,当然还有我这种口味比较独特的90后,就喜欢他那种犀利的笔锋。
余华先生是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谈及到先锋,可能有人要问了,什么是先锋文学呢?首先“先锋”一词,最初是源于军事用语,19世纪初始于法国__,后面转向文学艺术。而“先锋文学”就是指那些反对传统文化,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的文学。余华先生在此文风上就颇有建树。
都说了解一部作品,首要是先了解作者。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而《活着》这部作品也被中国影响力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改编成了电影。我是先看的电影后读到小说的,电影和小说相比,电影可能更加温暖一些,至少让人觉得有些盼头,而小说则显得更为残酷。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加喜欢小说。鲁迅先生曾说:“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人眼前,毁灭给人看。”因为生活永远不会像电影一样给你预设一个充满温暖的结局,它总是在平淡的日子冷不丁的给你一剂意外,让你猝不及防,真实并且感受真切。
那《活着》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其实故事很简单,用一句话就能讲完,主人公福贵,经历着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____,他的亲人、朋友也在这些____中相继离世,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黄牛生活在世上。其实看完这句话,你也许会觉得,这也没什么,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悲惨故事而已。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所爱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去,而你却要笑着活下去。福贵的儿子有庆,觉得能救县长夫人是很有面子、很光荣的事情,于是他躺在了手术台上,开始觉得头晕,后面觉得越来越晕,到最后血被抽干,死在了手术台上。不敢想象一个孩子最后死亡的归宿,竟然是献血被抽干,最后失血而亡。当时看这一段时,真的不寒而栗。
福贵的父亲,被前来讨要房契的龙二气死;福贵的母亲,生病死去;福贵的妻子,软骨病去世;儿子,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生病变成哑巴,在生产时大出血而亡;女婿,在做工时,被水泥板压死;外甥,因为太饿,被干豆子撑死。谁能想到,经历了一切苦痛的人,上天却格外眷顾他的生命,让他活着,一直平平安安的活着。
之前说这个故事我初中毕业就已经读过,去年的朋友的婆婆因癌症离世,我又拿出来读了一遍,愈发认同这样一句话:“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并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告诉她,婆婆只是走出了时间而已。但我并非局中人,也知道,去世的人虽得到了解脱,可是活着的人真的需要勇气。因为她以后的日子都没了她最爱的人,最懂她的人。
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福贵的勇气可能真的不是常人所拥有的,但是我相信那个时代一定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福贵,没有什么比活着能更好地尊重生命了。
每次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都很喜欢读余华先生的作品,每次都能有不同的领悟。开心的时候,看看《活着》觉得这样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不开心的时候,看看《活着》觉得自己的处境也没有福贵那么惨,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读余华先生的作品就像蒜蓉配着老酒,阵阵的讽刺与辛辣。喜欢他冷漠地凌迟着现实,通透且难以忘怀。如果尝过余华文字的那种苦,你会更加珍惜现在所获得的那一点滴的甜。
一群淳朴而纯实的人们,为了活着而在奔波,为了活着而在努力奋斗。在夹缝“炼狱”中生存,本道生活太过不易,经历太多生生死死,经历太多喜悦苦痛,大喜大悲之下,最终萦绕在心头的是看清一切的淡然。
合上书,抚平自己心中微微泛起的叫做“苦郁不平”的涟漪,认真思考起来。“活着”这个词的本身其实就是对于《活着》这本书的诠释吧。
活着,那到底什么才是活着呢?是一生璀璨辉煌,名利双收,就此走向人生巅峰?还是吃喝不愁,放飞自我,肆意挥霍?还是穷苦一生,茫然无助,默然忍受坎坷一生?不,都不是!活着,是繁华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是以活着为基本目的而产生对生命本身的一种要求。
福贵想活着,于是他就去做了,努力的活着!翻看《活着》一书的评论,是微微有点诧异的。我并不喜欢去反驳别人的想法,但我真的不太认同“富贵的后半生是一种麻木的苟活”的这一类的想法。福贵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他有着去补偿他过去所犯下的错误的权利,同样,他也可以有着过一个平凡的生活的权利。前半生,福贵欺民霸市,目无尊上;后半生,他戾气全无,只想为自己的后半生而打拼。福贵想活着,于是他在经历了一次次伤心苦痛后选择了坚强去忍受。曼德拉曾经说过:“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地经历风雨,笑对人生。”所以,像福贵这种有弹性的承受生活的所有苦难,能接受自己从高处跌落下来的落差,还不足以证明他的努力,他的奋起吗?难道就因为福贵在后半生并没有活出我们期待中的样子,就因为他的沉默忍受,而把他的行为看成是一种“麻木的苟活”吗?不,他能度过生命中的所有不幸,这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始终不会出现“绝望”的态度。曼德拉不就这么说的吗?“你若不屈服,这世界又能把你怎样”?
《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而余华,就像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残酷的本质从一层层的假象里剥离出来。记得余华在他《活着》一书中写到: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就是对感动深刻的理解。真正在苦难的拷打下刻画出的轮廓是坚硬与无奈的,更是无声的。因为习惯苦难,习惯到自己都不觉得它是苦难。福贵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习惯到最终把自己都当成了一位人生的看客。
福贵生活的时代背景可能就带有点灰色低沉色彩。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虽小说有意淡化了社会政治背景,但是这样反而更容易让我们看清楚福贵想挣扎却愈发挣脱不开的无力,看清苦难下一种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也因此,让我们更近一层地去感受福贵的忍耐之路的心酸历程。也许,一个人前半生的罪过要拿他整个后半生来赎还,也许一个人不能选择生活的因,一个人生活的果却可以去选择。所以活着的人本身就是伟大的,他战胜了太多的存在和不存在、发生和没有发生的意外。
活着又何必多言。余华在自序中说道:“‘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当我们学着去忍受,当我们学着去用乐观承受生命之重,当我们把活着当成一种责任,那么苦难和悲痛也就不再有刚提起苦难和悲痛的那般苦涩,自然生活中也就不再存在绝望。“千钧一发”大概就是在说这样一种对苦难的巨大承受力吧。活着,责任,乐观,坚持,所有的词汇合起来让我有了一层新的领悟。
淡然!是晚年福贵给我的感触。岁月的磨练让心灵在尘埃中洗尽铅华,洁白纯净。游览过万千世界,经历过生命的倾盆暴雨,凝聚而成的却是生命的一泓清水,给似水流年增添了柔和,让生命在落叶中安享静美。恬静的年华里,不再问花开几许,只问是否浅笑安然。一人一牛,乐的安然自在。
整个故事已经读完,人物的结局也已经了解,心中的涩然久久未平,但晚年福贵心中的淡然也算是给我们读者的一丝丝欣慰了吧!
说到这里,我开始感激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比起福贵的不容易,我实在幸福太多。就让我载着乐观的心态,且歌且徐行,去寻找活着的意义吧!
读完《活着》,我感到的是一种低沉的怒吼,无声的震撼。小说中没有精心雕琢的文字,没有蓄意煽动的悲情,甚至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波澜壮阔的人生。当所有人都仰望灿烂星空的时候,作者却将目光转投于最为卑微的草根之中。以作者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在卑微的草根中所蕴含的令人心惊的力量。
人为什么活着?这永远是一个问题,答案也因人而异。有人活着是为了享受物质,有人活着是为了追求精神,有人活着是为了亲情与爱情。可当一个在物质上一贫如洗,在精神上混沌未开的人看着他至亲之人一个个离去之后,这样痛苦的人生,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其实恰恰相反,生命的意义往往藏匿在痛苦之中,生命只有经受过痛苦的淬炼才能变得完整与通达。试想年轻时的福贵,终日挥金如土,游戏人生。可他并不了解自己为什么活着,睁眼便为该如何挥霍时光而苦恼。
这样的行尸走肉,又能看到什么活着的意义。而当年迈的福贵经历过人生的大悲大痛之后,给既是作者又是人物的青年讲述自己之时,在那眯缝地眼中却无不透 视着超迈的豁然。如此对比之下,年轻和年迈的福贵哪个更有活着的意义呢?
活着本身就是寻找活着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注定痛苦,可痛苦并不能代表活着的意义。人类最终追求的是从痛苦中诞生的幸福。
对幸福的定义是发至内心的满足和愉悦感,可放眼如今,人们的生存环境愈来愈优越,可幸福感却不升反降,究其原因,只能说富足的物质虽然提升了生活质量,却更膨胀了人类的欲 望,增多了满足的需要。
这样下去,幸福便如一架永无尽头的天梯,尽管不断攀登,幸福却总在上方。而福贵一家人,尽管在汪洋般的痛苦中无助漂浮,却一直有一份满足存于心中。家珍即使在儿女丧尽,重病将死之时,仍然可以满足的总结自己的一生,并在生命的最后深刻,无比温情的对福贵说:“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过。”这一句话,胜过多少金山银海,胜过多少海誓山盟。
即使在无边的黑暗中,人生也总有一丝光芒如同峭壁上的缆绳,给人活下去的力量。这一丝光芒便是希望。正如雅典娜在装满洪水、瘟疫和战争的潘多拉魔盒中偷偷放入希望。命运也总会在人面临绝望之际,重新给予生存的理由。当福贵一次次亲手埋葬至爱的亲人,苦难无数次叠加,可现实仍然为他保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希望。
有庆没了,还要抚养凤霞:凤霞没了,还要照顾家珍:家珍没了,还要顾及二喜:二喜没了,最后还有苦根。命运就这样一路使他绝望,却又留下一丝希望。他被这一丝希望牵引着走过大半生。可到最后,苦根也没了。这时的他还有什么希望呢?我想这时的福贵老人活着已不需要指引,他已经真正看透了死亡。
死亡,不过就是那么一回事。虽不至庄子鼓盆而歌那般洒脱,却也可在心中达到一种平静和从容了吧。活着的人终究会死,而死去的人不能复生。既然与亲人重聚只是迟早,那为什么不将就着过完余生呢。人生到达福贵老人这样的状态,是痛苦或是幸福,都不重要了。
痛苦中诞生的幸福,绝望中孕育的希望,最终凝练成两个字:活着!人生只为活着而活着,而活着二字已囊括世间所有。
纵观整部小说,作者是以福贵老人之口,从一个侧面深究人性的顽强与坚韧。当然,优秀的小说总是要有对整个时代的铺陈与评论。淮海战役,文化 __都被设定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而在后者那样的恐怖时代,更有像有庆和春生之死那样骇人听闻的现实。宏大的背景和惊人的事件最终都是为了衬托出卑微而伟大的生命,《活着》就是一部考验生命极限的作品。
当生命经过痛苦与磨难的考验之后,得出的结果是:生命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融化,但绝不会为痛苦的重压而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