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大年三十是除夕,是人们最开心的日子。晚上,人们都会和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写除夕节日优秀作文初二,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今天是年三十,在除夕之夜和一大家人相聚一堂是我每年都早早期盼的事情。我天天盼望着过年,盼望着长大,但时间老人总是放慢脚步缓缓而至。有时我真想直接把日历翻开将日期跳到除夕之夜。
下午我和爸爸早早来到爷爷家,和爷爷一起贴春联、贴福字迎接即将到来的三十之夜。年三十又叫除夕,那么除夕有何来历呢?通过网络我了解到: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大红鞭炮,来驱除“夕”兽以求一年安宁。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随着家家户户飘溢的菜香味,鞭炮声逐渐响起。时而隐隐约约渐行渐远、时而轰轰隆隆愈走愈近、时而密集时而舒缓。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们都在快乐的忙碌着。有的在洗、有的在炒、有的在煎,整个一厨房协奏曲。我和弟弟来到院外欣赏着同样快乐的夜空。五颜六色的烟火金光四射、星星点点装扮着夜色中的天空。
夜晚的天空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多么美丽的夜晚啊!都让我们变得目瞪口呆了。在妈妈的一再催叫下,我和弟弟回到餐桌旁。随着叔叔点燃鞭炮,我们的家庭除夕大宴开始了。迎着大人们的一张张笑脸和祝福声我和弟弟滋滋有味的品尝着每一道年夜菜。我举着杯子和每一个人碰杯,给他们拜年也同样送给他们吉祥的话语。
当八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全家人共同围坐在一起欣赏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在一阵阵歌声、一串串笑声中,大人们一边交流着一年的辛苦和收获一边包着初一的饺子而我和弟弟却是边唱边歌,完全融入到节目中了。不知不觉中十二点的钟声又快敲响了,鞭炮声再一次骤然响起,我们全家人一起倒计时、一起欢呼,一起送走除夕之夜,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在共度今宵的歌声与微笑中,联欢晚会结束了。凌晨我和爸爸妈妈踏着新春的鞭炮声回到我们自己的家。我想我会在梦中继续我的快乐除夕的。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又一年过去了,又要到春节了。今年和往年有所不同了,往年我都是在江阴过除夕的,而今年我是在安徽丁桥镇的爷爷家度过的。
大年三十那天,小镇上家家户户都忙成一片,马路上的人群络绎不绝.。吃过镇上特制的红糕、我和小表弟一起看大人们擦门、贴对联;前前后后地看、读、记,在“忙碌”中度过了愉快的一上午。按传统习惯,下午我们去打扫屋子,然后到山上去祭拜祖先。尤其是黄昏时放鞭炮让我至今难忘,只见家家户户都把春雷炮和鞭炮摆在门口,两家一起放、两家一起放......,就这样轮着,一直从街头放到巷尾,......那声音响彻整个小镇。
晚上,我多年不见的兄弟姐妹全都到齐了,还有大伯、二婶、三叔什么的亲戚都来到了爷爷家,大家一边吃着团圆饭,一边谈笑、拉家常,大家全都沉静在了欢乐与团圆的气氛之中。
吃完饭,我们每人点着一把香,放在门口,许愿。然后再拿着两根烟花在门外朝天放,意味着好事成双。此时,在丁桥街上,无数美丽的烟花如利箭一样冲向黑漆漆的天空,在天空中变成了数朵金银的小花;与此同时大礼花也来凑热闹,只见一个个银光闪烁的“种子”飞向天空,在天空中“轰、轰、轰......”地炸出一朵朵金花,可壮观了。有时炸得如漫天的星星,有时炸得如一把五颜六色的大伞,有时炸得是满天的彩虹......真是千姿百态,使我眼花缭乱。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8点钟,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就要拉开序幕了,我们不约而同地坐到了电视机前,目不转晴盯着电视屏幕。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让人看得如痴如醉。如:令人开怀大笑的相声,令人拍案叫绝的舞蹈,令人沉醉其中的甜美歌声......
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来临。“11点59分50秒了”我在心里默默地数着,“......,四、三、三、一!”霎时间,外面的鞭炮声、礼花声震耳欲聋,让我感受了人们对牛年来到的企盼与喜悦。
啊,这个除夕之夜多么的令人难忘!我将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美好的回忆!
新年,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餐团年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相亲相爱,幸福美满。
我们吃过年夜饭后,我便和家人坐在一起看今年的联欢晚会。我们越看越开心,突然,一阵鼓声传到了我的耳中,我马上拍着手,原来是新年的钟声响起了。这时,从家门口传来了烟花声,我箭步如飞的走到窗口,“哇!”我不禁长叹一声。这烟花好像是人一样听到了我的长叹,越来越响了。我建议去看看,妈妈说:“好!”我们开着车带到现场,那时,那位大叔点燃了三支烟花,那三支烟花越飞越高,高的像一支火箭飞的高度。烟花飞到一定的高度后,便爆出一个天女散花的图形,我把口张的大大的,像一个拾人花似的。我身旁的人间我者样,不禁笑了起来。忽然,炮竹不甘示弱的“狼毫”把烟花的美丽全压下去了。烟花见了,继续反击了。烟花、鞭炮的声音彼伏着,像是在与过去的一年告别。这两位大人又让小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只见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门前贴着春联,阳台挂着红灯,亲戚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举杯敬酒祝福以后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合家欢乐!路上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亲朋好友拜年。我们也不例外!妈妈爸爸带着我去奶奶家拜年,一进门,哇!都在呀!二叔、三叔、三婶、姑姑、姑丈,还有表姐、堂姐、堂哥、表哥连小妹这个“小不点儿”也来凑热闹呀!大人们坐在沙发上聊天、看电视,我们小孩子一起手拉手来到房间,玩起“捉迷藏”的游戏。
堂姐镇重其事地说:“我现在宣布游戏规则是:三个人藏起来,其他几个人去找。”我们经过抓阄,最后决定由堂姐、堂哥和表哥来藏。堂姐将我们推出房间,于是自个儿藏身……过了一会儿,堂姐说:“藏好了。”我们蜂拥进去,我想:最容易藏人的可能是最隐蔽的地方。所以,我认真地将每一个角落都找了一遍,竟然没有,在看看小妹,钻到床底下,_撅在外面,小手在里面摸索着,没有,她刚想站起来,“啊呀!”只听小妹叫了一声,就“呜呜呜”地哭了,原来她在床底下站起来时撞到了床边。于是,她暂时停止游戏。啊!少了一个对手,不过表姐也不好对付,只见她在衣柜里将每一件衣服都翻了一遍,哇!还好没有!可到底在哪呢?我扫视着四周,这时,我发现窗帘后面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我拉开窗帘,呀!是堂姐!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表姐见了,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但是她速度加快了,那里找找这里找找。我急忙接着观察,在床底下小妹够不着的地方,我发现了堂哥我的心更加兴奋了起来,后来我又在书桌后找到了表哥。“呼!真是费了我不少工夫!”我叹了口气说,堂哥、堂姐、表姐和小妹都为我高兴。堂姐说:“你的观察力真不错!”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除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圆、和谐。这一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关于除夕,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民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贴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一年安宁,这种习惯慢慢流传下来,从此年三十晚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的早上天还没亮,大人们都纷纷起床,穿上新衣,开始放鞭炮,听大人说这是“接年”。到了九点多钟,大人们开始炖肉、炒菜,连说话的工夫都顾不上,爸爸在底下生火,妈妈在上面做菜,姥姥在旁边洗菜、切菜,我和姐姐也在一旁帮大人们做事。
到了中午,鞭炮声又想起来了,大人们都在烧纸,祈求来年家人平平安安。不一会儿香喷喷的一桌子菜做好了,我们一家围在一起,相互倾吐着过年的喜悦。
吃完饭后,开始贴对联了,爸爸先把门框给刷干净,再涂上浓浓的浆糊。最后,把长长的对联贴上去,远远望去,那是一种红红火火、万象更新的美。
下午,大人们开始和面包饺子。除夕吃饺子这是必不可少的。妈妈先把肉剁碎,然后再放入青菜、葱、姜等调料,剁上几分钟后,又放油、盐等。馅料准备好后,就开始包饺子了。手拿一张饺皮,用筷子挑上一点馅,对折合上,再那么弯,两头再一捻,一个元宝似的饺子出来了,闻着肉馅的香味,看着都让人流口水。
晚上,一家人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谁也睡不着,都想要亲身感受迎接新年到来的那一刻,那一刻又要放一次炮,这是“送年”,也是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夜深了,家家户户都会灯火通宵,不许间断,旧的一年便在人们的欢笑声中,悄悄地离去了。
除夕真令人难忘啊!假如天天都能像除夕那样和家人团圆,那该多好啊!
窗外一阵又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袭来,我珍贵的耳膜都要破了……看着仍未落下的太阳,我只想快进到晚上。
这就是除夕,不过我是在乡下的爷爷家度过的,除夕这天之所以要放鞭炮,是因为要驱逐一种叫“年”的怪兽。(尽管县城已经禁放了)在传说中,有一头叫“年”的怪兽在除夕这天就会从深山跑出来,到村庄去毁坏房屋,伤害村民,以及吃小孩(它用火锅吗?)因此,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直到有一天,有位仙人来到了村庄,用红色和响声赶走了“年”,人们从此把这习俗传承下来。也就是贴对联以及放鞭炮。寓意是美好的,声音是残酷的。
经过了亲人们的众多“死亡盘问”,获得了众多“通关”红包后。令人无比期待的年夜饭开始了……关于红包,也就是压岁钱。传说大人给予小孩子们压岁钱,是为了防止瘟疫疾病靠近孩子。
年夜饭十分丰盛,不但有黄山一带特有的中和汤;而且有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更是有清新健康的绿色西芹,有煎臭豆腐,还有……最后一项,也是绝对不允许吃完的一道菜——那就是鱼。
这里也有一个传说,据说不许将鱼吃完的原因是一个成语“年年有鱼(余)”。为了在一年的末尾有余下的钱,所以要留下和“余”同音的“鱼”。搭配着可乐,兴高采烈地吃完年夜饭后,就安排了几个项目:用高超的牌技“骗”走小孩们的红包、和老哥看《拜年纪》、上街买元宵回来吃……
关于通宵,也有一个传说:守岁。只要在除夕这天晚上越晚睡觉,父母的寿命就越长。我这种大孝子,肯定要守到天亮嘛。
勉强撑过了一个晚上,窗外的太阳已经升起,明媚的阳光照射进来。真牛年到了!希望我们大家在新的一年步步高升!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到处充满着喜庆、欢快的氛围。除夕夜,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寻找中国的“年味”。
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呢?爸爸告诉我,版本有好多种,公认的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做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最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贴大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逐夕兽,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宁。从此,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年三十就被称为除夕。
中国的有着独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饺子、贴门神、耍花灯,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期盼来年财源滚滚,吃鸡寓意“吉利”,吃鱼就是“年年有余”……不过,听说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但我觉得,不能光靠这些食物决定来年的好运或厄运,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顾,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来的。
接着,爸爸妈妈聊起了自己的家乡过除夕的风俗。爸爸给我讲了湖南老家过年的习惯:在湖南,除夕的团圆饭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开始的,食物一般有腊鱼、腊肉、油炸豆腐等,还有地瓜干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豆腐谐音“多福”或“斗富”,寓意着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爸爸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观看花灯,还有耍杂技、变魔术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戏。
妈妈是江苏人,她也讲起了小时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苏,每家每户的团圆饭都是在晚上吃的,“鱼米之乡”的年夜饭一定少不了鱼,当然和湖南一样,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妈妈小时候的新衣服是自家买布料,请裁缝做的,新鞋子是外婆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初一还会跟同龄小朋友结伴去拜年,一圈下来就会“大获丰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满满的……
当还有两天就到除夕时,我和爸爸妈妈带着大包小包,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回乡下老家的路。
刚进院子门,就看到我亲爱的爷爷忙的可热乎了,他正举着长长的鸡毛掸子打扫屋檐和墙壁呢。记得爷爷说过,将往年的灰尘打扫干净,来年就有新气象、好兆头。见此情景,妈妈赶紧放下行李,接过爷爷手中的工具,说:“爸爸,让我来吧。”我也自告奋勇地加入其中,做妈妈的小助手。她扫地,我在后面拖地,爷爷乐呵呵地看着我们娘俩,一会儿,厨房的奶奶叫我:“煜煜,来帮奶奶包包子喽。”
蒸包子是我们这边的传统习俗。奶奶已经发好面团,做好各种馅料。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块面团放入手中,用手指在面团上挖个小坑,再用勺子挑了适量的肉馅放在面团的小坑里,然后一捏,谁知面团不听话,它不肯变成胖胖的包子,非要变成了扁扁的面饼。包子没包好,倒把我全身弄得都是面粉,简直一个小花人。奶奶看了我的狼狈样,笑得合不拢嘴。奶奶熟练地包了许多大包子。她说:“包子蒸得大,预示着下一年大大发发、红红火火。”白白胖胖的大包子热气腾腾地出锅了,这么可爱嫩滑的大包子,我真舍不得吃它。
盼望中的除夕到了,我和爸爸忙着贴对联。爸爸先将对联铺平,然后仔细地在对联反面涂上胶水,再将它贴在门上。一幅“新春开门红,佳节连年顺”的对联红火的展现在我眼前。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贴福字。福字要倒着贴,也就是福到了的意思。
晚上,奶奶烧了一桌子丰盛的团圆饭。爷爷拿来白酒和饮料,我们一家互相说着祝福的话,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吃过了,这时爷爷悄悄地对我说:“煜煜,快躲到门后吃猪尾巴,明年一定能长个大个子。”我偷笑着说:“好呀,好呀。”
“噼里啪啦”,热闹的鞭炮声响起来了。爸爸也赶紧点燃摆放在地上的炮竹,只见这红红的炮竹像一条火蛇钻地道,它欢快地呼啸着从这头游到那头,转眼间不见了。待鞭炮燃尽,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飞鹰弹”,叫爸爸帮我点燃,点着了后,“飞鹰弹”发出了“哧哧哧”的声音,然后“轰”的一声开始精彩表演,它一声比一声响,一声比一声亮,一声比一声高,最后像一朵盛开的彩菊撒向树梢,再变身成无数颗小火星又从树梢落了下来。它燃放过程中发出的亮光照耀着大地,像是给大地点了一盏五彩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