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读书人都低调的时候,生活可以高调,但不能跑调。读书也不是为了炫耀。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谈读书诵读活动总结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学校读书活动中,为了使孩子们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作为一(3)班的班主任老师,我着重做好引领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自由阅读
我们主要是倡导学生尽可能的多读书、读好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此,我们提出了“广泛读书、丰富内涵,伴我成长”的读书口号;建立班级读书角,充实阅读资源;开设每周一节“自由阅读课”,提供相对的阅读时空;建立班级读书心得“周周谈”制度,体现读书与交流并重。
二、引导阅读
1、为学生开出推荐书目
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知识和经验,开列相应的推荐书目供孩子们作选择阅读。同时,我们还通过对孩子和家长的调查,了解当代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并经常性地做好推荐书目的调整和完善工作,努力使推荐书目能深受孩子们的青睐。
2、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
为了使孩子们读书走向持久性发展,我们逐步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我们为孩子们规定了每人一学期的最低阅读量为6万字,还在阅读的体裁、题材、书目进度、时间和计划安排上提出了供学生选择的建议,并让孩子们制定出读书计划,要求他们按计划有步骤地读书。
3、适时点拨和引导
首先我们对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倾向性做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帮助他们理解读书与自我成长的特殊关系,进而提高读书活动的层次和品位。然后我们根据学生
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利用周三午间的时间作为导读课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并让他们能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4、倡导家庭阅读
我们积极倡导家庭阅读,并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督促孩子在家阅读,不断完善阅读文化的整体建构。我们在开展读书交流、展示活动时,还邀请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活动,目的是使家长看到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和展示,从而心中感慨万千,进而把阅读文化传播到千家万户,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由课内向课外延续的阅读时空,一个弘扬个性、充满幸福和智慧的发展空间。
为了让更多的父母参与亲子共读,投身到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教育中来,在本学期便开展了“书香家庭”活动。最近,学校举办了“书香家庭”评选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不少家庭的大力支持,全校有4个家庭进行了积极申报。
一、学校与家庭沟通
为了让“书香家庭”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家庭”,学期伊始,学校就积极与各个家庭结对子。
首先,学校向“书香家庭”推荐阅读好书。适合孩子年龄和心理成长的书,才能让他们感兴趣,也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精神。因此,我们学校利用校信通短信,向家长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鼓励学生每人带一本课外书到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每天多读课外书,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带头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常和学生交流、探讨读书心得,尽量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阅读兴趣,开始给孩子们推荐整本书,我们先后推荐了《童年》、《唐诗300首》、《名人传》、《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爱的教育》、《昆虫记》等。今年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孩
孩子们的读书和写作兴趣。孩子们怕写作,主要是觉得没什么可写,不知道怎么写,我要引导孩子多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帮助孩子积累素材。
二、倡导亲子共读书活动
其次,积极倡导亲子共读活动。开学之初利用家长会,老师讲解班级微信的好处,并介绍了加入班级微信的方法,建议家长开通微信。班级微信就是学校和家长、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家长朋友可以互相交流,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疑惑和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提出班级建设意见或建议。
我校一直要求亲子共读好书,每天都布置有读书任务,要求每天读书半小时,并由家长签条,督促孩子读书。充分利用校讯通向家长们发送短信,或通过家长会讲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为孩子阅读提供有利的条件,督促孩子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30分钟。兴趣是的老师,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多和孩子一起读读书,并跟孩子交流读后感,以自己的读书热情去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并全程记录共读全过程,把读书感悟写在微信上。
为了彰显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传播先进文化的职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优良学风校风养成,推进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活动的深入、持续开展,我校举办了以“爱我医专书香满园”为主题的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__届大学生读书节活动。
本次读书节活动历时两个月,学生参与面广,内容丰富,影响力大,取得很好效果。活动主要有六部分内容分别为:开幕式、诗歌朗诵大赛、读书征文活动、知识讲座、艺术作品大赛、闭幕式。
在我校文化广场隆重召开了第__届大学生读书节活动开幕式,结合“世界读书日”倡导全校师生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爱我医专书香满园”的读书签名活动;诗歌朗诵活动以“光辉的历程”为主题,我校读者积极参加了此次征文活动,并评选了李小静等8名同学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颁发了奖品和证书,征文活动不仅丰富了读书节活动内容,同时也进一步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针对我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特点,特邀请了万方数据库公司的专家为我校师生开展了专场数据库培训讲座,广大师生踊跃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并在专家讲授后,积极向专家提问交流,师生对此次数据库培训活动效果满意,数据库培训活动圆满成功;结合我校举行的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展以“校园风采”为主题的书法、篆刻、摄影、美术作品大赛,不仅丰富了科学艺术节活动内容,同时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目的和宗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通过此次读书节的一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内处处充满书卷气;也培养了师生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师生的审美情趣。
读书节活动虽然圆满地结束了,但是在活动中所产生和形成的书香氛围,让我们每个老师,每个同学受益非浅。图书,也将永远是他们最喜爱的事物之一。打造书香校园,是我们学校一个美好的理想追求。我们努力着,引领阅读文化;我们期待着,书海中走出奇迹;我们期盼着,阅读幸福一生。
“海中的水绝尽,江河消散干涸。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来,等到天没有了,仍不得复醒,也不得从睡中唤醒。”这是《约伯记》里描写死亡的一段描述。
我常想,难道这就是死?死后能够摆脱一切吗?然而不,《天蓝色的彼岸》用通话解说了死,使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还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姐姐、老师和同学们,却有不知如何表述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着哈里偷偷溜回人间,来向亲人和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表示歉意和爱。
“什么是死?死的意义是什么?”书中的哈里也曾问过他爸爸类似的问题,但他爸爸却根本没当回事儿,耸耸肩膀说:“小不点,别为这个操心!我们死后自然就会知道答案了。”然而,哈里死后,这仍然是个谜。当然,我们并不能苛求完美的答案,因为一个活人不管如何努力,都是不可能知道死人的答案的,除非他已经死了。
我很庆幸,我还活着,还能享受季节轮回,繁花似锦,各种气味及味道,与人的感情,以及情欲欢愉,至少相当于不能享受到突然扑到面庞上的风的哈里,以及怀念着生还的各个幽灵来说,我确实很幸运。
尽管如此,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思考着,这种幸运究竟还能伴随我走过多少个岁月?我畏惧死亡,害怕失去一切,有时还梦想着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但我深知这是不可能的,人类尚未有能力打破这自然规律。因此,我想到的,只有好好地活着,珍惜身边的一切,肆无忌惮地生活。
“决不要自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书中的这句话仍然使我记忆犹新。意思是说,在你睡觉前,决不能生气或敌视任何人,特别是不要敌视你所爱的人,因为你有可能今天晚上一躺下,明天早晨就再也起不来了。不是吗?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死神会在什么时候把自己带走,如果在睡觉前怨恨任何人,那么我们死后也可能不会得到安宁。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哈里在骑自行车被卡车压倒之前,不也曾经与他的姐姐雅丹发生过矛盾冲突吗?那时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将会为发生交通事故而死,由于怨恨他的姐姐,竟然说:“我要是在哪天死了,你准保会后悔的!”而雅丹则回敬:“你放心吧,我不会,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显而易见,在哈里死后的日子里,雅丹真的非常内疚后悔,直到哈里集中精力唤使铅笔,在纸上写下“原谅我,雅丹”为止。然而这只是童话,如果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看待的话,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幽灵,除非是有人恶作剧;当然也绝对不会发生童话中的事情。但不管这是童话也好,现实生活也好,这一道理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初读这本书,我还是被哈里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在死后的日子里,尾随着阿瑟偷偷地溜回人间,目睹自己生前的一切,经过一系列事情的发生,最终还是感悟到了,虽然自己不存在了,但生活还在,也宽恕了自己的死党和死敌成为了好朋友。
虽然这本书已经读过几遍了,但我的心情仍然久久都无法平静下来,回想起被哈里认为是真理的那句话,“如果你不能做你所爱的,就必须爱的所做的”时,我想着确实如此,虽然死了,再也不能与生活有任何接触了,但无论如何也要珍爱生前自己所做的一切呀!
我深深地感触到,死不是绝对的终结和虚无。如果我们只热爱生存和不热爱死亡,那是因为我们并比真正热爱生命。朋友,我们要珍惜生,到不必畏惧死!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
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
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
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
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学生和教师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学模式将“人——人”系统转变为“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他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吾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