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读书心得 > 读书心得范文 >

三国演义阅读感想600字

| 小龙

《三国演义》这部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书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写的。里面描写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起,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发生的事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阅读感想600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三国演义阅读感想600字(精选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多豪迈的词句!再配上《三国演义》中那么多豪迈的英雄拼战沙场的场面,着实让人的心情也跟着激荡起来。

与其说我写的是读后感,不如说我写的看后感,毕竟我只读过原著的一部分,我更多的是看关于“三国”的电视剧,因为看可比读快多了。如果问我为什么这么钟爱《三国演义》这种打打杀杀的故事,我想也许是因为比较喜欢故事里面各个英雄豪杰的性格吧。虽然英雄间也存在着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但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过人胆识。那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豁达也仅仅只有乱世才体现得出吧。

曾有朋友跟我聊起《三国演义》,他们中有人有这样的疑问:“这作者把诸葛亮写得太神了吧?”。还有的人有不同的疑问:“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虽结拜过,但毕竟他们不是亲手足,可他们却比亲兄弟还亲,难道这世上真有这么深的情义吗?”我想大家也多多少少有过类似这样的疑惑吧?

说实话,我也有过,不过之后细细想了就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之所以作者把诸葛亮写得很神,都在于罗贯中把握人物性格基调时,都力求实现艺术形象与历史的相结合。他把诸葛亮进行了理想化,渲染了作者所寄予的感情色彩,从而使诸葛亮变成了神一样的人物。说起那三兄弟之间的情义,我想,也有他特定的道理。在关羽和张飞被擒杀后,刘备不顾诸葛亮三番五次的劝阻,执意伐吴,尽管最终惨败白帝城,这不难体现他们之间的情义。我们该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尽管我们已经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但就算结局已注定,我们也可以把自己放进故事里,体会当时英雄们的内心世界,之后我们便可以理解故事之所以这样那样的发展下去的缘由。

起初,我并不是因为它是名著,我才去看它,而是因为对它有着一些莫名的期待才想要去了解它。名著为什么称名著?我认为这是证明,证明它有流传千古的价值!有人说过:初读“三国”和再读“三国”所抱的期待是完全不一样的!许多专家学者仍在研究《三国演义》,它那指不定还有没被挖掘的内涵正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三国演义阅读感想600字(精选篇2)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大人物——诸葛亮。他为刘备出谋划策,之后,刘备与周瑜合作,共同对付曹操。其中有一篇《草船借箭》更是显示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10天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周瑜告诉鲁肃说,他要故意迟延造箭,好定诸葛亮的罪。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借二十条船,每条船要有30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旁,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鲁肃答应.前两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到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齐上江上取箭,这时江上雾大,天还没亮,这时诸葛亮把船靠近曹军水寨,然后擂鼓呐喊,曹操看不见虚实,不敢轻易出动,只好射箭,就这样,不一会儿诸葛亮就得十万支箭,曹操明白上当想追也来不及。

鲁肃把借箭的过程告诉周瑜,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起初我也担心诸葛亮三日之内造不出箭,但之后看到他的妙计之后才恍然大悟。他之所以推辞十天的期限,而说只需三天,是因为他算到第三天江上必定会大雾漫天;算到鲁肃是个老实人,会帮忙他;算到曹操在雾中不会派兵来攻,会射箭。诸葛亮不仅仅神机妙算,而且还是上知天文,其实诸葛亮能有这么神通,跟他的勤奋学习脱不干系,所以,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便也能够像诸葛亮一样聪明。

三国演义阅读感想600字(精选篇3)

这个暑假,我看了许多书籍,有些书教会了我一些做人道理,有些书让学到了我科学知识,也有一些书给我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其中,令我回味无穷的要数中国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这部著名的长篇小说,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蜀、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书中有两个人物,我比较印象深刻。一个是蜀国的军丞相诸葛亮和吴国的军师周瑜。他俩都是属于博学多才的典范,但周瑜却有着性格上致命的弱点。周瑜心胸狭窄、妒贤忌能,当他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

从周瑜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一点影子——高智商低情商。曾经我认为坏脾气是我的小主人,慢慢发现其实不然,我才应该是它的小主人,它的霸气存在成为我前进的障碍物。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向诸葛亮学习,学习他做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人。

《三国演义》一书不愧为名著!值得一读,因为在书中,我学会了让自己成为脾气的小主人。

三国演义阅读感想600字(精选篇4)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知道了先是黄巾起义,后来刘玄德与两位弟弟在桃园结义,这本书一共五个阶段先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大战、三国鼎立、三国为晋。这本书里写了许多英雄豪杰、忠义之士、文学才官,其中有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忠义的关羽,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等,

其中诸葛亮是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他在书里利用火烧了新野,利用天理借了东风,向曹操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神料华容道,妙摆八阵图,七擒七纵孟获,空城计,,以假诸葛亮退司马懿,妙计杀魏延,使我们不由的大振,因为这是常人想不到的。

书中还写了刘备的礼贤,对百姓的尊重,还写了他三顾茅庐。才把诸葛亮请来说明了他的求贤若渴的心里,使我们对他有了种从心底里发出的敬佩。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而且我对他的感觉也不好,虽说是一个人才,非常聪明,且善于打仗,但却挟天子以令诸侯,使有些人对他有着深厚的仇恨。不过他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而且没有杀刘备,虽当时刘备正是他的“嘴边肉”。这使我感到了曹操并不是奸恶,毕竟他还有些对人才的敬佩。周瑜这人自以为是、目光短浅,气量狭小。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才会太平,但后来被诸葛亮救走,还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话,使周瑜吐血身亡。

后来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黄盖受罚巧用苦肉计、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有好有坏。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使我大开眼界!

三国演义阅读感想600字(精选篇5)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便是《三国演义》了。这本书描绘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塑造了近两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义薄云天的关羽,爱民如子的刘备,狡黠奸诈的曹操……在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中我最欣赏、最崇敬的还是卧龙先生——诸葛亮。

我敬佩诸葛亮之才。他淡泊明志、布衣粗茶、耕读山中,却从未忘却忧国忧民。草庐一对,未出茅庐便已知三分天下。他一烧博望,二烧新野,三烧赤壁,三把火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借风、借火、借箭,轻摇羽扇,决胜千里之外。他在江东舌战群儒,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之时;在危机时刻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地想出条条妙计之时;在中军帐中从容地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之时,我都由衷地崇敬与敬佩。单从智谋才干而论,诸葛亮称得上是"三国第一人"。

我悲哀怜诸葛亮之遇。他一生志在兴复汉室,但他的远见卓识并没有被完全采纳实施,这就为后来蜀汉政权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祸根。刘备去世,临终托孤,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少主刘禅年幼无能,蜀国的一切重担,荣辱兴亡,都压在了他身上,但他却"力挽狂澜于既倒"。平定五路大军、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前后《出师表》慷慨陈词,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他用自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蜀汉政权,是何等雄壮而又悲凉!

诸葛亮鞠躬尽瘁,爱民如子。就连临终之前,还念念不忘军中之事,用最后力量保护大军安然撤退。当得知他故去的消息时,百姓人人涕泣,至有哭死者。

读过《三国演义》后,我为诸葛亮凛然正气所感召,为他的忠义之举而激动,为他的淡泊之志所净化,为他的聪明才智所倾倒。而我们要学习他的淡泊明志,百折不挠,忠心爱国的品质,做一个对社会,对时代有用的人。

在阅读过《三国演义》、学习过《出师表》后,该学生能对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进行用心用情的评价难能可贵。建议能结合诸葛亮的《诫子书》再写一段,从而使文章内容更为丰满,结构更稳定。

相关推荐

33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