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杨绛传读后感600字

| 小龙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杨绛传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杨绛传读后感600字【篇1】

钱锺书先生把他对杨绛女士的爱统称为三个:“爱情、友情和亲情”。他们的一生都过得简朴而有趣,在国外求学时。

“杨绛和钱锺书白天除了上课,经常结伴出去坐一会儿咖啡馆,注意从社会学习语言和汲取知识,或者一起逛逛旧书肆;晚上一般都回到公寓,不改旧习,发奋读书,青灯黄卷长相伴,不亦乐乎”。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能找到生命中和你有共同爱好且愿意为此付出的伴侣,这是一生中最大的富有。只羡鸳鸯不羡仙呀。小说梳理的她俩的一生,少时、求学、抗战和伉俪...等等。一生淡泊名利,生活简朴。

“在实际生活当中,杨绛是非常简朴的,她摆脱了世俗的陋见。如今她所住的房间水泥地、白灰墙,比照当今一些教授新迁的住宅,可谓简陋之极,但所有房间都干净、整洁、雅致,涌流着一股沁人心脾的书卷气。杨绛的服饰朴素无华,毫无珠光宝气。”

而杨先生不管是戏剧还是小说,亦或是翻译,都达到了顶峰的水平。对于她来说,每日最好的时光就是能够读读书,练练字。而这种淡雅的生活态度深深影响着我,也跟着“一日不读书,浑身不自在”。

她有一个晕船哲学,可以具体地作为她的态度“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坐直了身子,岿然不动,身直心正,心无旁顾,风浪其奈我何?”为什么事事看淡,只因“名声,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杨绛传读后感600字【篇2】

在书店泡了一下午,把这本书读完了,先生一离世,他的作品被放在了显眼的位置。我恰好看到。耐不住好奇,读了起来。

读的时候,总是动容。特别喜欢那个年代,人都特别有才,有才又格外谦逊。像杨绛,像钱钟书。要放在现在,精通几种语言,那叫什么能耐,怎么也是人生赢家,可是他们的眼里只有学问。尤其记得抗战结束,被别人问起先生他们为何不选择离开大陆。这个问题,我每次看到--中知识分子被迫害,就会遗憾他们为啥当初不离开中国。先生的回答只是,这个问题有啥奇怪,去台湾,我们不认可那个领导者。去香港,这本身就是个商业社会。去国外,中国是弱国,我们是二等公民。所以我们选择留在大陆,仅仅是因为爱国。

她和钱先生的爱情,也让人羡慕。她说先生是痴气,而她愿意保护这种痴。他写作,她甘愿做灶下婢,因为爱。他辞世,她高龄去整理他的手稿,也因为爱。那样的爱。彼此懂得,互相扶持。走过了60多年的光阴。

--那段,我看的极为揪心,如此荒唐的岁月。两位先生遭受的苦,不想也知道。但先生没有写苦,提起来也是淡淡的。唯一激烈的,是那次批斗,她对钟书的辩护,没有就是没有,特别的勇敢,一反她平日温和的模样。先生性格好,但不软弱。能谦让的地方从不计较,但不对的地方也是极力抗争。这是我对她性格的描述。也是我看完她这一生最大的感触。

--结束,本以为日子慢慢好了,哪知道,女儿丈夫相继离世。我特地细算了下,18年,整整18年一个人的光阴。我不知道,这样一个老人,她怎么想。她生于20世纪初,刚好满清倒台,经历军阀时代,民国时代,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岁月,改革开放,千禧年,奥运会,到电商行业崛起。这100多年的更迭。她怎么看。如果她在世,我真的特别想去拜访她。问她人生的道理。

读完书,我看了一下我自己,看着形形色色的人,只有一个疑问,几十年后我会在哪里?世界设么样?我能活多久?年轻时代的先生是否想过这些问题。看完别人的一生,再看自己,觉得当下的一切烦恼,都不过如此而已。没有到过不下去,一筹莫展的境地。

先生教会我们的,是生活方式。

杨绛传读后感600字【篇3】

2015年7月17日是杨绛104岁的生日。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的相继离世,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了她一个。那么,她是如何度过漫长的人生,且在晚年仍保有一颗宽厚之心的呢?或许,罗银胜的《杨绛传》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切实可靠的答案。

关于杨绛生平事迹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令人目不暇接。作为一个传记作家,如何才能在林林总总的言说之中脱颖而出,让写作不仅具有独创性,也兼有可读性?同时,一部传记若是要让人记忆深刻,首先要有足够的史料来填充。简单地说,写真实的人,就得复原她的一切,不会因为位高权重、声名显赫,或者出于作者写作的需要,加以刻意的美化,甚至丑化。好在罗银胜有备而来。他深知传记写作即是要“尊重历史、信守真实”,且多年专注于民国人物研究,曾经写下章含之、乔冠华、顾淮等传记。从这方面说,他无疑是做到了。

钱锺书赞誉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换言之即是上能博古通今,下能操持家务,在学者、母亲、妻子、情人、朋友各个角色间来往穿梭、应付裕如。罗银胜对此心有戚戚。他既拜服于杨绛的才情,同时对她的赤子之心深有所感。在他看来,她既不凡又平凡,才情世所罕有,但偏偏低调内敛、不事张扬、不喜奢靡,反倒是扎扎实实地根植于平淡生活之中,实实在在接着地气。

民国时期从来不乏才貌双全的女子。论长相,杨绛并不突出。但论才情,杨绛实在不输于任何一位。姑且不论她对钱锺书的治学有多少贡献,她自己在小说、戏剧及翻译领域的成就也足以令世人心生敬意。杨绛字季康,1911年7月17日辛亥革命前百日出生于北京,自小在和睦宽松、“融洽而优裕”的大家庭中长大。与高门大户的千金小姐不同,杨绛待人处事自有其从容与柔和。以罗银胜的话说来,就是“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这当然不是作者自卖自夸的谬赞。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抗战时期在上海度过的孤岛岁月,还是--时期下放五七干校接受批斗,不管处境如何艰辛,杨绛总能苦中作乐、泰然处之。她自称“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不仅自在,也很坦然。

当然,生活的品质不仅取决于环境,更取决于心态。今天,人们之所以喜爱杨绛,大约也是因为有了这种可贵的淡然吧。比如1958年,已步入中年的杨绛下决心自学西班牙语。20年后,译作《堂吉诃德》付梓出版。当年西班牙国王访华,杨绛被邀出席晚宴。席间,邓小平惊讶地问起《堂吉诃德》的翻译事宜。杨绛只淡淡地提到“今年出版的”,而无只言片语谈及她的个人处境。我们可以想象,在上世纪50、60年代外国文学屡遭批判、被冠以“毒草”之名大加禁止的前提下,杨绛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无师自通,从原文逐字逐句、独立完成了这项翻译工作的。更何况当时的她人在五七干校,不仅自身命运晦暗不明,译稿也曾多次被人故意丢弃。

不过,就算历经磨难,杨绛的精神始终是高高在上的。具体到她身上,就是凡事皆有主张、不人云亦云,也不轻易跟从大流,更不愿无原则地“摧眉折腰事权贵”。在罗银胜看来,这正是读书人最为可贵的品质。1957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推行“鸣放”运动,同事、领导皆动员钱氏夫妇参与其中,可两人总是一言不发。等到反右之风一起,当年鼓吹鸣放之人都被划为右派,钱、杨二人反倒相安无事。你道杨绛真有先见之明吗?她只是不喜欢随波逐流,跟着众人瞎起哄罢了。

罗银胜写《杨绛传》,注重的是细节。生平事迹固然需要求真,不为人知的细节更要出彩。毕竟仅仅靠骨架身形来复原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传记是否丰满,仍有赖于人物的肌理。谁愿意看到一个干巴枯涩的杨绛,骨血丰盈岂不是更有趣味?何况杨绛所喜所爱的也正是这趣味吧——这也正是杨绛与林徽因、张爱玲、萧红的最大不同。因而,我们读《杨绛传》,也总是不免被一些小而又小的细枝末节打动。

比如提到钱锺书,世人只知他的书生意气。作为钱锺书的另一半,杨绛比谁都了解他。她是他作品的第一个读者,为他整理书稿、做饭煮菜、生儿育女,甘当默默无闻的“灶下婢”。她打趣丈夫与生俱来的呆气,但也知道他绝非不知人间为何物的“蠹鱼”,不仅不受制于书本,还是驾驭书籍的主人。“《管锥编》、《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锺书,《槐聚诗存》的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锺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锺书。”这样看来,杨绛不愧是钱锺书一生当之无愧的知音了。

大正时代的日本作家鹤见佑辅曾说,泪和笑原本只隔着一层纸。这句话放在杨绛身上大约是恰当的。104年的人生不是一个小数字。杨绛曾经亲历并见证了民国时代的混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其后在--中度过了艰难的十年。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她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最边上。人生百年,世事如斯。如今的杨绛看尽人情冷暖、世事变迁,却不取繁华,只执拗地与平淡为伴。想来,岁月留给她的,已经远远不是光阴的叠加,而是超越庸常的大智慧了。

杨绛传读后感600字【篇4】

这本书是去年读完的,没有很着急写书评,一是怕自己写不好,二是想着自己没有读好这本书。刚开始读的时候没有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读得很慢,之前也没有读过《我们仨》,所以对内里面杨绛先生提到的一些内容完全也都是不了解的,可那份真情也能在这本书里更好的体现。很喜欢每一章后面,都有杨绛先生的一句简单朴实的话,很中听,也很让人恍然大悟。为此,我还特地抄写了一些贴在自己房间里。这本书是杨绛先生生前说唯一认同的关于自己的传记,想必自有她的道理。

从和钱钟书先生相识到国外生活的点滴,后来有了钱瑗,再后来回国用自己的力量来拥护我们的新中国。--时期的事情,有几段描写令我生畏,让我深深的从心底敬重起杨绛先生。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朴素是真的让我敬佩,到后来条件好了他们依然勤俭,把他们的积蓄拿来帮助好多学子,这是一种精神力量,在我看来,这种精神力量让我感动,让我在生活的现实中坚持。杨绛先生在我看来是真的很爱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先生是花,杨绛先生是绿叶,并且是一辈子的。在本书中钱钟书先生的文学作品常被杨绛先生提起,在钱钟书先生过世之后,她常常一个人整理着钱钟书先生生前的手稿,才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著作。

其实看得出来杨绛先生的文笔可谓是好的,《我们仨》就写哭了好多人,但是她总是站在钱钟书先生背会,默默支持他。我以前就在想,我才不要去照顾一个男人,觉得我的男人就要保护我,照顾我多些。可是认真看了关于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爱情故事的人,就会知道一些关于他们的一些对话。在此我引一小段:“在我住院期间,钟书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他感激之余,对我说的“不要紧”深信不疑。我住产院时他做的种种“坏事”,我回寓后,真的全都修好。

钟书叫了汽车接妻女出院,回到寓所。他炖了鸡汤,还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我吃。钱家的人若知道他们的“大阿官”能这般伺候产妇,不知该多么惊奇。”

很难想象一个女人说出这样的话,只是因为她非常爱着这个男人。如果没有杨绛先生无私的支持,那本几次想被钱钟书先生弃笔的《围城》怕是不会被我们看到了。

所以,我明白了。

即使去照顾一个人又何妨,只要那个人,他愿意为你付出,他在你面前诚实,就算像个小孩,但是你要相信他,他是可以为你撑起一片天的,只要你支持他,相信他。好似在这里我说多了,再看看时间,夜已深,我应该要打开书看上几页,就熄灯睡觉了。

关于这本书的书评我就写到这里吧。

杨绛传读后感600字【篇5】

罗银胜所著的《杨绛传》拿在我手里的时候,看了一下版权页,应该是第三版。在书的后记中,同名书初版出版于2005年,二版出于2011年,四年之后2015年再作增补,以现在的面目问世。

书的增补内容,相对来说,则是把事关传主新发生的事件,以新闻体的方式,罗列在书的末尾,这得这本书能够与日俱进,跟上传主的新走过的事迹步伐,不断完善、完整。

这是一本好写的传记。好写的原因,是传主本身就是一个作家,留下了大量的自传式的资料,只要把传主的原生态材料的叙事口吻改换一下,便可以成为传记的一部分。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传记作者的叙述口吻,有时被传主的文笔带过去了,多了几分传主含讥带讽的瘦金体的文风,而在其它的叙事部分,由于是作者的中性语言,又显得中规中矩,没有多少文体花样的卖弄,特别是最后的涉及到传主近来时事的部分,更显得是一种能够让人一目十行的新闻体语言。整个传记的文风是不一样的,正是这种不一样,反映出因为传主丰富的资料自我披露,让作者沿袭起来十分不费功夫。

但是,这也是一本难写的传记。为什么难写?

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关注杨绛?

书中写的明白,杨绛与钱钟书之间有一个名目的转换。四十年代的时候,钱钟书被称为“杨绛的丈夫”,而现在,杨绛却是铁板上钉钉的以“钱钟书的夫人”得以名传。

杨绛真正靠什么确立自己的文化界的地位。我想,说她是依傍着钱钟书这棵巍然屹立的大树,应该不为过吧。说她是译者,《堂吉诃德》说到底也只是一本故事,现代小说有哪一部受它影响?杨绛的译文影响力,能赶得上《静静的顿河》的译者金人吗?正是金人的这个译本,催生了莫言的语言风格、用词习惯与意象原型。说她是作家吧,一部《洗澡》让我们看到的是语言的拙劣,结构的无序,人物刻划的简单,在小说开始的时候,杨绛似乎还想模仿一下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的风格,颇多刻薄的语句模式,但小说写到后来,毕竟杨绛是一个女性,可能无法做到钱钟书那样绝决的尖刻,再也看不到开篇的钱钟书的讽刺性的造作用语了。

比如“姚謇突然去世,姚太太闻讯立刻中风瘫痪了。”

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含着一种幽默的用意的。但是,这完全是拿别人的不幸来恶搞,“立刻”一词,给人的感觉好像人物的主观意图是想瘫痪,以配合丈夫,达到“夫唱妇随”目的。这种幽默,与赵本山拿残疾人来搞笑的低级趣味有何不同?

我们可以看出,晚年的杨绛一直以张扬、维护、揭秘钱钟书来求得她的号召力的。《我们仨》里的核心人物是钱钟书,“拍卖风波”涉及到钱钟书的书信,“钱钟书的手稿集”也在杨绛的整理下得以陆续出版,可以说,杨绛不断地走入人们的视野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钱钟书热度不减的好奇窥望。

钱钟书那句著名的关于鸡蛋的话,人所共知:“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读。其实钱钟书深知人的好奇心,吃到好东西,一定要查查那个来源,他自己在研究中,就一直在做的就是发现了一颗鸡蛋,然后追根溯源去访察那个鸡,这才是钱钟书的研究学问的必由之路。但现在钱钟书可以称得上用“矫情虚饰”四个字来形容,他一直在努力地打造自己的鸡蛋,但是,又吊着众人的胃口,故意藏掖着自己,让自己当一个隐身的母鸡,时而放出一点鸡毛,挠痒痒般地来撩拨众人的口味,于是好奇者纷至沓来,踏破门槛,这时候,只有关紧门扉,才能保持公众的关心度,于是,这只母鸡就变成了“金鸡”,一直到今天,这个“金鸡”还是成色不减。如果当时宰了,把“母鸡”全部展示给各位客官看了,那就是吃一口就完事的“心灵鸡汤”,大家看一看现在书店里层出不穷的所谓“鸡汤书”,有几本维持二、三年的关注度的?“鸡汤书”的速朽速腐的原因,是因为它杀了鸡,兜出了所有的底,不留一点神秘,所以,也激发不起人们的好奇。像于丹的“鸡汤”谈话,听起来还不错,现在还有几个追在后面刨根问底、打破沙锅的?

我当年对钱钟书这只“母鸡”就十分好奇,曾经买过一本孔庆茂所著的《钱钟书传》,读过之后,大呼上当,因为这本书里,根本没有任何的谜底揭开,连钱钟书的基本履历,都没有明晰的介绍,还没有《杨绛传》里表述得清晰细致。

钱钟书有几个之谜,这个谜底可能是很多人仍然追着杨绛不放的原因。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钱钟书怎样做到出世与入世的合一的。钱钟书的价值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管锥篇”里的文论,一部分是《围城》里的人生百态。任何一个作家,做到这两部分中的一部分,并不是难事,但能像钱钟书那样,能在“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两个空间里都能做到炉火纯青,就只能叹为观止了。我想,钱钟书的学术固然令人惊叹,但是《围城》里对人物感情的把握才真正无可超越。特别是,小说里在描写方鸿渐与孙柔嘉之间的矛盾如何围绕着“一地鸡毛”的小事而逐步升级时,可谓绘声绘色,开拓了一个中国文学里从未见过的“两伊战争”的经典模板,而这种矛盾的不断螺旋式上升终至不愈,可以套用到任何一个分裂的家庭中来。这也是这本小说被现代青年当成镜子常照常新的原因。钱钟书作为一个学者,它的文论地位,可以有争议,但他的小说的深刻程度却是不可撼动的。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李泽厚说钱钟书在网络时代地位下降,因为钱钟书的学术成果,可以通过“搜索”来完成了,其实,隐隐地感到李泽厚在嫉妒钱钟书,其实钱钟书《管锥篇》里的文本风格看似是同类现象的累积,但是在字里行间钱钟书更具价值的是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共同规律,这种规律的揭橥是“搜索”功能难以完成的。应该说《围城》固定了钱钟书的地位,让人无从置喙,而《管锥篇》等学术论著则延伸了钱钟书的深邃,让人一旦涉入其中,便无从撤退,两个看似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的出世与入世的钱钟书,让他如金庸笔下的“吸星大法”,能够吸取你的全部的身心。这样,关于钱钟书这个“母鸡”的幕后魅力,如果要继续探讨的话,只有仰杨绛的鼻息,靠她施舍一点口风,以苟延残喘了。这就是杨绛为什么会越来越红的原因。

通读《杨绛传》,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有几点:一是钱钟书、杨绛在解放前选择留在了国内。杨绛回答原因时说:“我们爱中国的文化,我们是文化人。”我们不妨与张爱玲相比较一下,张爱玲先到香港,后到美国,但是晚境凄凉,无论是文学还是在学术研究上,都难以有更大的建树。关键的原因是她缺乏有一个中国的文化背景,无法实地感受到的中国的现实走向与进程,她的文学事业必然是萎缩的。钱钟书、杨绛选择在国内,即使从学术这个层面,也是明智之举。离开现实的土壤,来研究中国的学术,只能隔靴搔痒。二是杨绛在失去“我们仨”中的两个后的坚强。杨绛对此说道:“如果我走在女儿和钟书前面,你想想,钱瑗、钟书受得了吗?”一个女人的内心强大,哪怕愿意背负失去亲人的痛苦,并以这样的方式表白出来,让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涌上敬佩之情。三是杨绛对钱钟书形象的维护。书中并没有过多地纠结于钱钟书、杨绛的争论性看法,对一些负面争议,出于为“显者讳”的考虑,作了回避与掩饰。但是,作为一部信史,书的作者还是尽可能地接近真相,努力提供一种让人信服的解读。比如书中提到,杨绛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大的精力,打一场禁止钱钟书书信拍卖的官司,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因,书中写到:

“其实最大的问题还不是金额的问题,主要是私信的内容被别人误读和利用,使‘一束矛盾’的钱钟书形象凸显了出来,让钱钟书的公众形象受到质疑。譬如,钱钟书的世故、客套在他的私信中一览无余,在已公布发表的信中早已不是秘密。”

此语也似乎是书中唯一对钱钟书表示不恭的论断。这本传记是经过杨绛审阅过的,作者能够这样道出实事求是的论述,显示出作者继承了中国文化中“信史”传统的优良品质。而正是在这里,背后隐藏着一个钱钟书至今仍然让人难辨真相的人性问题,他能在《围城》中把各色人等用如此刻薄的语言揭示出猥琐的真相,那么,这个制造出黑暗内心的“母鸡”究竟是怎么想的?这也算是钱钟书之谜的一部分吧。而杨绛在日后的所作所为,正如传记作者所说的那样,是在努力擦洗与遮掩钱钟书这只“金鸡”的可能存在的斑点,实际上,对于一个伟大人物来说,它的不足与斑痕,恰恰是一个人的魅力所在,是使他还神于人的最有价值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钱钟书的书信早一日还是迟一天公诸于市,并不影响钱钟书的声望与伟岸,反而使他更多几分凡夫俗子才具有的亲和力。特别是对于钱钟书,他的价值,不是因为他即使是道德楷模也会让质疑的完人身份,而是他的思想与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杨绛的更为全面的传记,还留有巨大的空白与空间,有待更多的资料披揭出来之后才能得以问世。

相关推荐

34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