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阅读边城读后感600字,欢迎大家来阅读。
阅读边城读后感600字(精选篇1)
雨后,我坐在阳台,读着《边城》。
这部小说初读之下,语言很平淡,情节甚至算得上是平凡,但细读之下,又会被小镇的悠闲适意,爷爷的朴讷,翠翠的可爱以及字里行间的自然、优美、诗意所吸引。读着读着,似乎自己也融入了这个很多年前的故事中。
小说开头向我们展现了那片宁静的自然风光,寥寥几笔勾勒出翠翠和爷爷简单的生活中透出的那些快乐和活力,然后便讲述了那个热闹的端午节,翠翠的爱情便是从这时拉开了序幕。
到了小说的后半段,看得我有些急躁起来。翠翠的爱情之路似乎愈发崎岖了,就像京剧《三岔口》给人的感觉一样,一件两情相悦好事却被一连串的误会打乱,总也成不了。
船总的儿子大老、二老都喜欢上了翠翠,刚刚开始竞争,大老的殒命却让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二老不再那么坚定地要娶翠翠,船总开始对爷爷有偏见,而爷爷的木讷和口拙也让船总和二老对他产生了误会。
小说接近尾声时,一场暴风雨带走了爷爷年迈的生命,也许,它也同样粉碎了翠翠刚刚萌芽的幸福。
在整部小说里,最幸福的人应该是爷爷吧,这位带着那个时代典型特征的老船夫,他敬忠职守的在岗位上奉献了50年,他拥有过平凡的妻子、可爱的孙女、几十年的至交老友,也经历过妻子的死亡,女儿的离去。最终在对孙女的担忧中与那条渡船伙伴一起逝去。虽然一生清贫,但这也算是完满的一生了。
读完了《边城》,我的心也变得酸涩、潮湿起来,不知是因为窗外不曾停歇的雨点,还是文中的翠翠那飘渺的幸福。或许,二者皆有吧。
《边城》就像一首淡漠的笛曲,从我的脑海里卷过,留下了淡淡的凄凉和哀伤。我本不是什么易动感情的人,却在这个昏昏沉沉的阴雨天,因为这个简单的故事,生出了想哭的冲动。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悲剧美就美在它的它的残缺。《边城》就是如此吧。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模凌两可的结尾似是给了些希望,但又像是对翠翠的安慰,读起来有些悲哀和无奈。
合上书页,我不禁遐想,如果没有那场暴风雨,如果爷爷不那么木讷,如果大老没有死,如果翠翠主动一点,甚至,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这个时代,那么,她现在该是幸福的吧。又或者,有了那些如果,翠翠便不是原来的翠翠,边城便不是这一个边城。
文末,那座在暴风雨中倒下的白塔又重新建造起来了,似乎是在告诉读者,虽然那场暴风雨中逝去的很多东西已经回不来了,但风雨过后,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生活的。
《边城》让我品出许多对现在生活有裨益的道理来,比如沟通,比如坚强比如……
阅读边城读后感600字(精选篇2)
年少时读书,便喜欢沈从文,喜欢他笔下烟云弥漫的湘西,喜欢那些似乎可以挤出水的青春和朴素得发不出声音的爱恋。喜欢《边城》,一条小船将一个女子的生命从纯真的此案摆渡到彼岸未知而复杂的世界。
翠翠正如她的名字一般,是一个纯粹的孩子,也会有恐慌嗔怪,也会有言笑晏晏。那是属于她的,亦是整个湘西茶峒的清与翠,不带一丝污浊,放眼望去,人景皆为天赐。
可是,流光奔逝得太快,从不等待笨拙的选择,只是稍稍耽搁,就惊觉已被它抛下了太远。翠翠是这样,天保、傩送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场单纯朴素的爱恋,翠翠不说也不清楚,天保、傩送不说却十分清楚。两人唱山歌,是他们第一次明确表达对翠翠的喜欢,只是后者仍不知情。
于是,便这样的错过,最终无法回头。
在小说的结尾写着:“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可这个“明天”又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呢?有人说希望傩送回来,与翠翠终成眷属。然而,天保的死,却是横亘在两个人之间的鸿沟,填不平,也迈不过。其实戛然而止的剧情恰到好处,美满或遗憾,都是一个很美好的梦。
我想问翠翠,寂寞吗。翠翠的等待告诉我们,不寂寞。正如三毛所言:“寂寞如影,寂寞如随,旧欢如梦,不必化解,已生共生,要割舍它倒是不自在也不必了。”等待与时间无关,它是一种习惯,自由生长,而她却无力抵抗。
有时我们也在等待。幼年时固执地站在窗前,只等拥有那个玩具;青年时等春花等秋雨,等一切美好的未来;中年时等一场眼光交汇的爱,等一个相濡以沫的人;暮岁了,等每一天的日出和日落,等离开的日子。
佛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惧会,五阴盛。
翠翠这一生,也许是苦的,祖父离去,傩送不归,孤身一人,在小船上摆渡往来的过客,他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翠翠这一生,也许是甜的,那年的傩送,那年的端午,永远刻入翠翠心里,生生世世流年碎影,天荒地老莫失莫忘。
但幸好,她能有那些回忆度过余生。如翠翠,如我们,这世界上总会有一个如傩送一般的人,能够颠覆你的世界,如同南风掠过沧海,潮起潮落,此生再不能静谧。
可南风掠过沧海,谁又忍心责怪?
阅读边城读后感600字(精选篇3)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新建的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最初接触《边城》就是从这句话开始的,那是高中课本里的选段。一开始就被作者那高超的写景技巧所吸引了。“空气里有泥土的气味,有甲虫的气味”“甲虫的气味”这么微妙的的东西都能进入作者的视野,可见作者的确是写景的圣手。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第一次读了《边城》。
《边城》一般的语言讲述了川湘交界处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里的故事。小说最吸引人的不是其情节,而是作者用吊脚楼、虎耳草、白塔、竹林、渡船所搭建起的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在这里没有你死我活、尔虞我诈,没有封建礼教、政治压迫,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
这里的人们也都保留着人性中最原始、最本真的一面:纯洁无暇,纤尘不染。一套固有的习惯支配着人们行事,完全做到了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间和谐一致亲密无间,处于一体化状态。人们都如同老船夫那样“他从不思索他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很忠实地活下去。代替了天,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感到生活的力量”
整个茶峒地区的社会环境如平静清澈的一池秋水,无波无澜、无沟无陵、无杂质无异味,俨然一个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世界。如今所提倡的和谐社会,大抵也不过如此吧。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翠翠的17岁的女孩子与团总顺顺的儿子傩送之间的爱情悲剧。读完小说,给人感性层面的的感觉就是小说至始至终都充满了淡淡的忧伤,给人一种忧伤的唯美。作者用平淡的笔触讲述着故事,没有海誓山盟、信誓旦旦。就如同一个老妪絮絮的讲述着一个美丽的童话。这个童话里没有大快乐,没有大悲伤,没有澎湃的激情,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顽强的追求,没有执着的坚持,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平淡而闲适的生活,一切都显得平和冲淡。甚至读完小说都对翠翠的行为感到惊讶:恋人的生离只是在心中漾起几缕涟漪,亲属的死别不过是哭泣一阵。
这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但在小说整体风格的陪衬下却显得十分协调。我想这大概是由于沈从文先生不愿破坏边城在世人心中宁静和谐的美好印象而有意为之吧!试想,宁静的边城突然来一下撕心裂肺、哭天抢地,多杀风景。这样,翠翠本该有的更加激烈的情绪被“和谐”掉,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也不得不佩服沈从文先生的高超的艺术处理手段。
这就是初读《边城》时的一些想法。如今再读,也有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了。
阅读边城读后感600字(精选篇4)
一直很遗憾在上学的时候没有好好的读一读《边城》,那时班里读了《边城》的同学都怀着一腔青春的热血到凤凰寻找“边城”了,虽然失望而归,可终归那是青春的足迹,这是我自己觉得遗憾之一。其次,就是在自己还未涉足社会,在那常说的“象牙塔”里如果认真地读了《边城》会是什么感受呢?应该和现在的感受不一样吧。
不过也有意外收获,没想这时可以好好地读完了《边城》。读《边城》不比前面几次看书,这次不想零零碎碎的看,总是努力找到一个整的时间,静静地读一读,我觉得这样的书就要一个人静静地读,慢慢地读,然后细细地想,想着想着就醉了······读到这样的书,有这样的环境,对于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读过《边城》看到了作者表达的很多东西,但是心里更多的是被那里美好的人性占据着,多么希望和那些人生活在一起,年长受人敬重/从不沾得别人一点好处的爷爷/和气大方慷慨的船总/憨厚朴实的天保/正值尚义的傩送,不计得失/出手相助的邻里乡亲······一切一切的人们是那么美好,即便是走南闯北的水手/流落风尘的妓女,他们都是那样的真切/朴实,没有阴谋/欺诈,没有人因为出身/职业而受到欺侮,在读书的时候你不能有一点点的邪念,不然就会觉得侮辱了这部作品。
这本书完成于1934年,那个时候有志气的读书人都在用笔作斗争,揭示着但是腐败的政府/堕落的人性/为祖国的沉沦而愤怒,可是沉从文却从善的角度,让人们会想起人性是这样的美好,这不是幻想,中国大地上也曾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只是因为社会的变迁,性本善被扭曲了,但它毕竟存在过而且潜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许作者不想批判自己的同胞,只是去唤醒/去救助,让人们想起来——我们曾经那么美好。现在仍旧如此,这本书让我们想起那么美好的人性,因此留住它们吧,就在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希望在自己的心里留住这些美好的人性,并且让它们能够见到黎明的曙光。
阅读边城读后感600字(精选篇5)
潺潺的流水清澈见底,如一条洁白的围巾在青翠欲滴的山中缠绕着,声声鸟鸣,淳朴粗犷的山歌为流水的叮咚伴奏,一片树林,一片大地,一个蔚蓝的天空,构成了这美丽的茶峒,孕育了朴实善良的茶峒人······
《边城》能够说是一本净化我们灵魂的书,在这个熙熙攘攘的世界里我们早被城市的喧嚣所吞没,为自我繁忙的学业而奔波。虚伪,欺骗,功名利禄是这个黑暗社会的主色调,此时就需要一本书来帮忙我们找回人性的美丽与淳朴,找到灵魂深处那已经少的可怜的分别已久的宁静。
《边城》所展此刻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能够计数。”而如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迅速扩大,让《边城》中美丽的景色早已不复存在。树木被伐,围湖造田,雾霾天气,噪音不断,垃圾成堆……这一切都说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伤痕累累,而此刻的人们又十分向往空气清新,宁静安适的乡村,可惜这一完美的愿望早已被工厂的滚滚浓烟所吞噬。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日,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我与外界的联络。
但当我翻开《边城》时,沈从文用笔墨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与和平。“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我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这一系列的描述都让我们感受到茶峒的人是美的。
读完《边城》我仿佛感到有一阵微风拂过我的脸颊,吹去我一脸的泥泞与疲惫,期望这和风继续吹拂,为更多的人带走尘世的污浊,洗刷他们的灵魂,让这世界再多一些纯真,多一些善良,多一些友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