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读后感 > 读后感5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00字

| 小龙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00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00字(篇1)

读这本书的扉页,从对毛姆的介绍:毛姆是一个优雅、老到、冷漠的人性观察者;他自称“四分之三喜欢女人,只有四分之一喜欢男人”开始调动了我读下去的兴趣,这样一位传奇人物该写出怎样的不朽剧作。

百多年前,奥斯卡·王尔德写下这样的话:“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这简直可以拿来概括《月亮与六便士》这部小说。

一位家庭美满、事业成功的证券经纪人,一夜之同突然抛弃一切,远走他乡,从伦教去了巴黎,没有给出任何理由,后来人们才知道,他是去那里画画。他在巴黎穷困濠倒,吃尽苦头,他勾引朋友的妻子,导致她自杀,这些都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对家人、朋友和一心爱他的情人都非常残忍冷酷,对世俗的一切表现得冷嘲热讽、傲慢不屑,但他对艺术有着一种本能的、无法抗拒的追求。最终,他厌倦了文明世界,来到南大平洋中的一座美丽岛屿,娶妻生子,与世隔绝,终于创作出了改写现代艺术史的不朽之作。但在得了绝症之后,他叮嘱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绕了他画在房子四壁上的壁画,一件杰作就这样化为乌有......

这就是《月亮与六便士》的整个故事。这部小说的主题,往往被理解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正像书名“月亮与六便”,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约等于人民币六毛钱)深陷在泥里,象征世俗的生活。但是,通读这部小说,既没有现月亮,也没有六便士,小说的名字完全是信手拈来。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00字(篇2)

一个年近四十的证券经纪人,在一夜之间抛弃了自己的家庭、事业,离家出走,孤身一人寻找自己崇高的艺术理想。这并不是什么浪漫的求知之旅,从他离去的那一刻,他的余生饱受贫穷、饥饿和病痛的折磨,忍受精神上的创伤煎熬。最后,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之上,他将他饱受摧残的世俗肉体和优雅的艺术灵魂付之一炬!

在世俗人的眼中,小说主人公查尔斯并不讨人喜欢。他性格孤僻、冷漠,毫无人情味;在道德的层面,他忘恩负义、心狠手辣的特性甚至会被很多人诟病;但是在更高的艺术境界中,他是举世无双的绘画天才,而一颗璀璨的艺术之星又怎会忍受世俗的羁绊与道德的捆绑呢?

于是他做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追随自己的内心,去寻求更高的艺术理想,去面对自己赤裸裸的灵魂!

读完这本书时,我缓缓的合上书本,轻轻的抚摸书皮,想要去感触那个饱经摧残的躯体的每一寸肌肤。我的思想不再流于表面,有一股无名的力量冲击着我的内心,让我想起了那个古老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有多少人渐渐迷失了自己?不可舍弃的东西太多,真正谈得上热爱的又寥寥无几,更不必说为了自己的热爱而去坚守奉献了。

阅读、学习,是一种思考和体验的过程,让我们不至于在浮华的日子里迷失掉自我,帮助我们探寻内心之所需。同时,它甚至是作为我们反抗这个世界的最有力的资本,让我们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生活所腐蚀。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00字(篇3)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读了这本书,恍若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中,仿佛什么释放出来了,但又有一种离奇的压抑。

银行家查尔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抛妻别子,离家出走。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但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在经历种种离奇遭遇后,他做出了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斯特里克兰一个普通人,芸芸众生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尘埃,所以在他离家出走后,别人无非就是震惊,疑惑,不解的,看热闹的,妻子做法充斥了假象的影子,周边人各种隐晦的嘲讽,不解,他不予理会,又何必理会呢?心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精神诉求折磨着他,一种对艺术的执着,对解脱的渴望,对世俗的厌倦和表面的假象的排斥。他,蜷缩、迷茫和压抑,又有一种急需渴求某种东西的力量撑着他,他去寻了,回到心中的圣地,自己向往的地方,有种冥冥注定经艰辛而走的道路,而到达的地方。人性的枷锁又束缚着他,他厌恶人性,就像爱情,认为这是人性的弱点。终是寻到了心中的圣地但在他足以改变绘画界的作品上直接一把火毁灭了虚伪的表象。他认为他已经来到了那个地方,准确说是回到了那个地方,从而安息了,解脱了…

作者毛姆从一个别样的角度来描写人性。月亮,就是那神圣的精神圣地,六便士则指深陷泥潭中的污浊,这是一种奇妙的对比,而对于斯特里克兰这个人物形象则是借印象派画家高更,他亦是如他,亦是如他。在这意识中,放逐,沉沦。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00字(篇4)

“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是一本关于梦想与现实的书。本书的主人公克兰德与一家人生活得安稳富裕,却突然抛妻弃子、放弃所有而离家出走,在所有人忙着寻找他时,他却在异国他乡成为了一个潦倒落魄的画手。在面对作者的斥责与批判时,他坦然无畏,他认为他只是在坚持自己的梦想,他不愿在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上再浪费生命、虚度光阴。

诚然,在世人的眼里,他的做法无疑是愚蠢又可笑,甚至是可恶——他就这样毁了一个家庭,并且还毫无悔悟之心。但在他自己心里,这或许是他这一生做过的最正确、最遵从内心的决定。我佩服克兰德先生的勇敢与坚定,但他的做法我并不认同,我们生活在世俗世界里,又必须遵从的世俗法则,我想我永远也做不到那样洒脱与无畏,但我并不觉得遗憾。我无法冷漠地面对别人的指责与批判,更重要的是我无法对我造成的痛苦视而不见。因此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总要坚持无愧于心。

我想要月亮,可我更需要六便士。值得庆幸的是,我的月亮与六便士并不矛盾,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理想的生活,不管是遥不可及的月亮,还是平凡世俗的六便士,都可以作为我们人生航程中的灯塔,照亮我们内心追逐的道路。

最后,借毛姆先生的话劝慰自己:“世界是冷酷无情的、残酷的。我们生到人世间没有人知道为了什么,我们死后没有人知道到何处去。我们必须自甘卑屈。我们必须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惹起命运对我们注目。让我们去寻求那些淳朴、敦厚的人的爱情吧。他们的愚昧远比我们的知识更为可贵。让我们保持着沉默,满足于自己小小的天地,像他们一样平易温顺吧。这就是生活的智慧。”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00字(篇5)

初读《月亮与六便士》时,我只觉得这本书是如此的枯燥,丝毫没有继续阅读的兴趣。可是这个月重读这本书,竟然完全被男主人公的境遇吸引着往前看。

不得不感叹毛姆真是个杰出的作家,冷静又犀利,他探讨个人的追求和世俗的价值观,探讨人的终极孤独和对美粉身碎骨的追求。毛姆就像一个出色的观察者,拉开距离,把角色展现在读者面前,而把对错完全交给读者自己评判。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本书会如此受读者欢迎。每个人看完之后都会陷入深思——“我的月亮到底是什么?”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光”。读完心里就像被一团火点燃了。坦白说,我非常羡慕男主人公一样的人——有自己的才华,非常明确自己想追求什么,有梦想有追求,即使追求梦想的过程意味着坚信困苦,至少明确地知道路在何方。尤其是男主人公最后一部分追溯在塔希提的那段岁月,纯真又热烈,仿佛灵魂终于回归了故土,天才在世界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绽放了全部的才华。

我曾经忍不住期盼,如果我能才华横溢,抑或我有书中男主人公一样的突然顿悟,我甘愿放下一切,甘之如饴,直到找到我心中的塔希提。可是,跌跌撞撞走了这么久,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耀眼的才华,没有闪光的梦想,甚至连自己这一生想追求什么都还没有想清楚。活了这么多年,我拥有的,可能仅仅是一点不甘而已。不甘浑浑噩噩,不甘被别人眼里的价值观评判,不甘没有尝试就彻底错过。我虽不拥有圆满的月亮,但也许这一点不甘就是我的月亮。向着这一点月亮一直走,即使不会飞起来,也不会坠入尘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00字1


中秋节那天,朋友圈被“中秋节快乐”刷爆了。而我发了一条“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这条朋友圈被表弟戏评为“本日最佳朋友圈”。今天就来说一说我读到的《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这是一部翻译小说,非常深刻地剖析人性的内心特点,而且把心理描写地特别真实。这部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写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来他已经拥有幸福的家庭,拥有稳定的工作,高额的经济收入,懂事可爱的儿女。他的工作顺利,事业发展到巅峰,真是春风得意,家庭美满,人生最美好的时期。但是人到中年的他却迷恋上了绘画,刚开始他在工作之余偶尔去画画,但是最后他竟然像被“魔鬼附了体”一样,竟然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放弃了家庭,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了。到远在万里之外的巴黎去追随自己的梦想。

月亮多么高洁,高高挂在天上,那么明朗迷人,可能月亮就代表着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想,有的遥不可及,有点遥远,但是无时无刻不令我们神往。而六便士呢?则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着现实和卑微。月亮和六便士都是圆形的,都是闪闪发光的,但本质却完全不同,或许它们就象征着理想和现实吧!

从教一个月,常常为孩子的课堂纪律气得像个泼妇一样乱吼乱叫,也会因为工作的繁忙而懈怠了教学的备课,如今再回想起这本书,我不禁思考自己是否为了执着追求于六便士而忘了抬头望一望月亮了呢?

相关推荐

3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