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讲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海底两万里》这本科幻小说讲述的故事真可谓大胆至极。你是否正准备撰写“海底两万里第三章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海底两万里第三章读后感(篇1)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阿龙纳斯和他的仆人康塞尔还有尼德·兰在鹦鹉螺号潜艇上和尼摩船长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我在这本书中最喜欢的人物便是尼摩船长了。我从文中看出他是一个极其神秘的人,也是一个学识渊博、遇事果断冷静、热爱大海、善恶分明的人。他这个人的性格非常矛盾,他既渴望自由却也不乏偏执冷酷,可能是因为他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海为家,从而导致他变得越来越冷漠的吧!
但是,尼摩船长这种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可不可以认为是他逃离现实的一种方式呢?因为他厌倦了世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所以他选择去别的地方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一个没有任何让他作呕的东西的新天地。可这种行为是不是有点像是在自己骗自己呢?如果他真的尽自己全力去改变现实世界,我想他可能会因此有一番大作为。
另外,我不得不赞叹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这部小说的剧情看起来详略得当,不会过于拖沓,也不会过于紧凑。而且作者非常喜欢在原本平静的环境中突然丢下一个“深水炸弹”,让原来和平的环境中猛地冒出一个“Boss”和主角们对抗,从而体现主角们的美好品质,这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更有兴趣往下读。
还有一点,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保护环境、保护濒绝动物这个话题,他在文中强烈地呼吁人们珍惜我们所得的一切,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
最后,我觉得我们可以学习作者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写作手法,多思考作者在小说中表达的许多观点,这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赏析能力,还能让我们从中吸收许多知识!
海底两万里第三章读后感(篇2)
这个暑假,我和妈妈一起读了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这本书是凡尔纳写的,凡尔纳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有一位叫利奥尔的法国科学家甚至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有些看似天马行空,可你仔细品一品,却又感觉相当的科学。
故事是发生在1866年的一件怪事。有人说,他们在海上遇见了一只巨大的“海怪”,有的船只甚至被“海怪”所袭击。美国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决定派一艘驱逐舰“林肯号”去驱逐“海怪”,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和他的仆人孔塞伊参加了活动。结果,驱逐舰被怪物袭击,阿龙纳斯和两个朋友不幸落水,被“海怪”所救,这才发现“海怪”其实是一艘潜水艇,名为“鹦鹉螺号”,把尼摩舰长和他的秘密公诸于世。
读完了《海底两万里》,我对海中的美景难以忘怀,海底森林,珊瑚墓地,亚特兰蒂斯,乳白色的海。海底的景色在当时特别美,但现在呢?各种垃圾漂在海面上,很多种类的鱼都濒临灭绝,这不全是因为我们不爱护海洋,浪费海洋中的各种资源,往海水里乱扔垃圾,过度捕杀各种海洋生物,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吗?
文中,尼摩船长因为妻与子的死而厌恨陆地,于是远离陆地来到海洋生活。他对海洋中的生物极富感情、情有独钟,正因为如此,他对大海中的弱小者都十分的怜悯和爱护,对那些无情射杀海洋生物的人或动物绝不留任何情面,只有一个“杀无赦”,这也体现了凡尔纳对海洋环境十分看重,他杀无赦的做法虽然不可取,但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值得我们深思。所以,我在此呼吁“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海底两万里第三章读后感(篇3)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阅读,从心开始。
——题记
书,一直是人类的朋友,这位朋友与我们每一个人的交情都不大一样:也许是泛泛之交,或是惺惺相惜的难求知音。人类创造者历史长河又被其悄然淹没。文字,这片记载着人类成长历程的沃土,值得我们驻足;名著,这些参天大树,更值得我们为之倾倒……
《海底两万里》是我最近阅读的一本外国经典名著。它问世于1870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还是散发着迷人的吸引力。她是凡尔纳三部曲中的一部分。故事是由一个“海怪”出现引起的,围绕着阿龙纳斯和他的同伴在这个“海怪”身体内的生活和奇幻的海底之旅的所见所闻展开。1866年,人们在海上发现了一只“海怪”。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其应邀参加追捕。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她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叉手尼德·兰三人,发现这个“海怪”是一艘勾结奇妙的潜艇,叫做“鹦鹉螺号”它的主人叫做尼摩。阿龙纳斯及其同伴在尼摩的带领下,开始了环球海底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他们充分领略了大海的魅力,看到了行行色色的海底生物。最后阿龙纳斯知道尼摩船长心中巨大的仇恨和残忍,离开了“鹦鹉螺号”,结束了他们的海底航行。
尼摩,是一个拉丁文名字,是子虚乌有的意思,但是读者所看到的,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人物。凡尔纳的想象并不是凭空遐想,而是凡尔纳有根据的假设,所以当我们阅读这本书时,会有很真实的感触。不会觉得虚无缥缈。对于青少年更是拓展了我的思维领域,是十分值得一看的佳作。
一本好书受益终生。读完这本书,你可以知道,海底森林是能漫步的,可以知道,在海底是如何打猎的;可以知道尼摩船长是怎样制服鲨鱼的;用勇敢制成的帆去迎接一切风雨,直到梦想的彼岸。让我们走进文学的时代,走进文学,情感会为之湿润;走进文学,心灵会为之舞蹈。
海底两万里第三章读后感(篇4)
这个暑假,我在家里读了许多课外书,如《爱跳舞的小龙》《雾里青花泥》《人间童话》《海底两万里》。我一页一页地看,一本一本地读,常常被那些精彩的故事弄得废寝忘食。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海底两万里》这本科幻小说。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系列中的一本。它的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它的画面多姿多彩,气象万千,读来令人惊心动魄。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探海旅行的故事。作者以追踪“海底怪物”为引子,引出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加拿大人尼德•兰误入“鹦鹉螺”号里的一个个精彩、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庄严的海底葬礼、惊险的南极探险以及丰富的海底宝藏和怪异的海底生物。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海底时而美丽动人、令人陶醉;时而深不可测、危机四伏。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和主人公一起畅游了海底的世界,红海、地中海、爱琴海、黑海、大西洋、南极、北极、北冰洋,遇见了许多极为罕见的植物、海产品、海洋动物、世纪战舰的残骸等,许多有趣的事情使我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感受到海洋世界的神秘莫测。
《海底两万里》这部让人惊心动魄的巨著告诉我们:要学习阿龙纳斯教授乐观向上的精神;学习仆人康塞尔对主人忠心耿耿与无私的精神,学习尼摩船长的勇气和见到朋友有危险的时候奋不顾身去营救的精神。这部小说还告诉我们,人要有勇于探险的精神,才能发现大自然的无比美妙。
读了这部科幻小说,我感叹作者的妙笔生花,这些伟大作家们用他们毕生的知识与智慧创作出世界名著,以其盛久不衰的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嘿嘿,你如果喜欢就快点去买吧,可能会发现更多哦。
海底两万里第三章读后感(篇5)
暑假中,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它就是《海底两万里》。看到这本书,我就想立刻扑进它的怀抱,徜徉在其中。
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是他科幻三部曲其中之一。书中讲述了法国一位博物学家,应邀参加追捕海上“怪物”的活动,后来被“怪物”俘获,才知道怪物竟是一艘潜艇,接着教授登上了潜艇,在海底开始了特殊的一段旅程,也知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大海的故事,也知道同时也养成一种不畏艰险的品质。
有一次在航模课中,我也体会到了一种不畏艰难的品质。那次,老师教我们做电动船,我心想:那还不简单,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我用502胶,想一一粘好它们,这可是个细活,我想把它们粘向左边,可却粘在了右边,我又想把它们粘在右边,它们却粘向了左边,最讨厌的是,如果他们倒下了可就麻烦了,需要用小刀轻轻地把它们刮开,于是我就想老师求救,老师不但没有帮我,还语重心长的对我说:“高彦泽,振作起来,这点小困难算得了什么,要是这都完成不成算什么男子汉。”于是,我被激怒了,下决心要完成它。果然在我的努力下,船模拼好了。虽然,我的手上沾满了胶水,但心里却插满了胜利的旗帜,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海底两万里》透过神秘莫测的大海,告诉了我们要有一颗善于探索的心和不畏艰难的品质,有句古话说的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事实更是如此,如果每个人都有不怕困难的品质,那么,困难也就不复存在了!
海底两万里第三章读后感(篇6)
“呼――”,合上了最后一页,我陶醉地坐在沙发上,脑子里回想着书中的一幕幕。要问什么书让我如此痴迷,那就是儒勒?凡尔纳的著作《海底两万里》。
本书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是一位出色的科幻作家,他的著作《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世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小说。有趣的是,他生活的19世纪并没有潜水艇,对地心也没有研究,可他却饱读科普书籍,凭借自己的知识与想象力,生动形象的勾勒出了一些在当时不可能的场景。因此,他享有“科幻小说之父”的美名。
本书的主角是尼摩船长,文章以一个海洋方面的教授阿龙纳为视角,讲述了他们畅游海底的故事。在19世纪,海面上一直出现一直神秘的巨大生物。阿龙纳教授收到海军的邀请共同抓捕这只生物。追捕过程中,由于神秘生物的攻击,阿龙纳和他的仆人不幸摔到了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在得知,这竟是一艘名叫“鹦鹉螺号”,构造精妙的潜水艇,可是,船长似乎不是那么友好,他们成为了“阶下囚”,被囚禁在这艘潜水艇中。经过进一步的沟通,教授和船长发现了对方和自己身上的共同点,便邀请他们进行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途经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奇异景象,还进行了“海底森林”的打猎,参观了捕捉珍珠的过程,也参观了失落的帝国――“亚特兰蒂斯”等等,但由于挪威海岸的旋风,他们逃离了“鹦鹉螺号”,并把海底的秘密公之于众。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是尼莫船长,他是一个印度王子,因为国家被英国占领了,所以逃亡海外,制造了鹦鹉螺号准备报仇,在倒数第二章中他与英国军舰船长的对话让我感到对他的敬意,他的爱国情怀与对于穷人的无私、战争的仇恨让我感动不已。
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增加我们的道德修养,让我们变成高尚的人,开发我们的智慧,启迪人们的思维,活泼人们的大脑,让大家在惊险与刺激中得到艺术的享受。而这本书,是一本让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的好书。
海底两万里第三章读后感(篇7)
自从读了《海底两万里》我就被幻想中的海底世界充满期待。
在以前,“潜水艇”“太空行走”等,只是一个幻想,不过在现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这已经不稀奇了。可见我们的科技发达。
《海底两万里》以优美的语句,惊心动魄的冒险吊着我的胃口。而且作者的文采不可小觑,全方位立体的描写了海底的景色,想象丰富。
《海底两万里》让我萌生了对海的喜爱。我爱这本书,我爱大海。
有的同学描写花草树木很呆板没有生气,常常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如“金秋公园的树美、花美,真是令人可爱……”这样写一点也不生动具体。那么如何让花草树木“活”起来呢?
一、写出姿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描绘出花草树木的形状、姿态。如《秋菊》:“有的菊花像雪白的小绒球;有的花瓣狭长狭长的,犹如小姑娘的秀发;还有的花瓣飘洒自如,像是仙女们在翩翩起舞……”这段话用“小绒球”“秀发”“翩翩起舞”来比喻秋菊姿态各异,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二、写出动态。把静态的花草树木写成富有生命的物体,可巧用动词写出动态美,让花草树木栩栩如生。如《秋天的果园》:“那橘子像灯笼似的挂满枝头,有的高昂着头,有的两三个挤在一起,有的躲在绿叶中……”这里巧用“挂”“高昂着”“躲”等动词把静态的橘子写得活灵活现,富有动感。
三、描绘色彩。用色彩的词语描绘出花草树木的各种颜色,犹如一幅鲜艳美丽的彩图。如《校园花坛》:“校园的花坛里种着许多花……五彩缤纷,鲜艳夺目,有的白如玉、有的黄如金、有的红似火、有的粉如霞……”这里用“白”“黄”“红”“粉”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像立体的彩色图。
四、描摹声音。用描摹声音的词语描绘出花草树木的响声,犹如悦耳动听的美妙歌曲。如《果园的秋色》:“……秋风吹拂着树叶‘沙沙沙’地响,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唱着歌……”这里用“沙沙沙”“叽叽喳喳”的摹声词语分别写出了秋风和小鸟发出的声音。
海底两万里第三章读后感(篇8)
寒假的时候,因为有很多空闲的时间,所以我就拿起了书架上的一本书看了起来。这本书叫做《海底两万里》。
这部小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它告诉了我许多我不了解的美丽岛屿;它让我知道了康塞尔是何等的忠诚;还告诉了我许多我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作者在海底遨游,能看见许多珍贵的鱼儿,又能经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我好羡慕作者。
皮埃尔·阿龙纳斯被美国海军部部长邀请去寻找令人们不得安宁的“独角鲸”。在船上认识了尼德·兰,并成了好朋友。他们在一次次地追逐“独角鲸”,但都没有成功。在一次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惊动一时的独角鲸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这潜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途经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奇异景象。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看完这一本书,我想到了一个充盈丰富的世界,一片浩瀚无边的海洋,尼摩船长带着我们一起探索海底的奇妙。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平时感受不到,想到了我们平时想象不到的东西。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动得了一个道理:不管是什么事物,都不能只看一面,而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发掘!这样才能完整地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
海底两万里第三章读后感(篇9)
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字叫《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写得生动有趣,其中也不乏惊险和悲伤。
这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写的一本科幻小说。儒勒凡尔纳法国作家,现代科幻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科幻小之父。
正如许多人认同的一样,文章中,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起来引人入胜,更是使人欲罢不能。
这本书生动的描述了生物学教授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的神奇经历:他受邀参与在海上追捕一只神秘的独角怪物的活动,不料却中途落水,被怪物潜水艇掳去。教授随潜水艇经过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最后进入了大西洋。路上他们目睹了许多罕见的海洋动植物和海底奇异景象。全书故事生动曲折,情节紧张,险象环生。
他们在海底的生活是那么的有趣,游览这海底美丽的景色,在海底打猎,顿顿吃海底营养丰富的食物。他们经历了好多事,去南极探险、诺第留斯号搁浅,进入珊瑚墓地,经过阿拉伯海底地道,地中海四十八小时在将近10个月的漫长旅程中,经历了土人围攻、冰山封路,鲨鱼、章鱼袭击等许多危险。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南极探险这一危险的旅程。
他们到南极点正要返回时,被急速增多的冰层给压在了海底下,四面都被围堵,而且,上面还有不断加厚的冰层压着,进退两难,而船内的空气只够用48小时了。他们每天顾不着吃饭,从早到晚拿着铲子去铲冰。可他们每天只能铲掉一米厚的冰。到了晚上,寒气增多了,早晨被他们挖掉的一米厚的冰又增高起来。
就这样,两天过去了,尼摩船长不得不放出了仓库内储存的氧气来维持生命。见挖冰的方法不行,于是他们采取用热水去冲冰的方法。一天下来,冰层还剩4米了。最后一天,当冰层还剩1米时,船内的氧气几乎所剩无几了,于是船长决定赌一把,硬冲出去,最终,他们通过努力,冲了出去……
海底两万里第三章读后感(篇10)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海底两万里》,首先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不像一本科幻小说,倒像是纪录片,描写的事物都栩栩如生,神人感到如身临其境,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
我最佩服的是儒勒·凡尔纳笔下的尼摩船长。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秘密建造了一艘无人能及的潜水艇。那时,人们还没听说过这玩意。他有足足一万两千多本书,还有许许多多的名画。他可以得到数不尽的珍珠,但不会全部占为己有,而是毫不吝啬的送给需要的人。他欣赏大海的美景,热爱大海,他也曾踏遍世界各地的海域,有着丰富的阅历及海洋知识。他为朋友的死亡而落泪,为采珠人的安危而不顾自己身陷险境。他处事不惊,遇到危机情况镇定自若。但是这样一个足以成为任何人偶像的人,却憎恨大陆上的人,对他们实施报复。从他的种种情况来看,在他下海前,一定是一个身家阔绰的人,这就让人想不明白,他为什么现在这么恨大陆的人哪。当然,这个神秘的船长,也为此书增色不少。
这本书不光描写精彩,许多景物,事物都刻画的精致入微。这很难让人相信,此书的作者竟是一个不曾到达海底的人。在此书许多的事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那次海底平原散步。这一节中,作者用了很多优美的语句,营造出了一个悠闲,安静,美丽的环境。在这里,许多生物都平静的生活着,更显出一种安然幽静的海底之美。不光是美,作者在这一节中知识的展示更让我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我知道了角形虫是孤独生活的;菌生虫被人叫做雪白珊瑚;肌肉盘贴在地上的是白头翁等等······
总之,读完这本书,我增加了许多海洋知识,虽然这是本科幻小说,作者在写书前也没到过海底,但许多东西都非常切合实际,真怀疑儒勒是不是有预知未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