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读后感 > 名著读后感 >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 小龙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为六年级上册第15篇课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金色的鱼钩》读后感,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篇1)

社会王老师让我帮她找一下《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和关于这篇课文的资料,我回到家,写完作业,就开始上网查阅资料,没想到,网上关于《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

的相关资料还真不少,我保存了几篇,当我正在浏览这篇课文的其他资料时,看到了一个关于这篇课文的视频资料,也保存了下来。

我首先读了一下课文,刚读了一个开头,我就被这篇课文的感人内容吸引住了,我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脑海里浮现出老班长那高大的身躯、和蔼的笑容。

随着课文内容的发展,我一会儿露出了微笑,一会儿皱起了眉头,当我读到课文中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时,我惊讶得睁大了双眼,内心被强烈的震撼着,把这句话又反复的读了几遍,我越看越投入,越开越被老班长的一言一行所感动。当我完整地读完这篇课文时,不知不觉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觉得老班长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鱼钩,而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我的内心被深深地感动着,真想让老班长活下来,让他也来享受享受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们应该好好向老班长学习,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对共产主义的一片忠心。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成为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让金色的鱼钩在祖国改革开放的今天,世代相传,永远光彩夺目!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篇2)

寒假里我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红色经典故事,使我受益匪浅,老班长的那种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文章讲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上级领导交给他的任务,为了照顾生病的三个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老班长不但在行军的时候照顾生病的战士,休息的时候还要到处找野菜、挖草根来给生病的战士补充营养。在粮食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把钓来的鱼给生病的战士吃,而自己却连一口汤都舍不得喝。只能背着几个小战士偷偷地“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读到这里我的心里特别难受,我被老班长的这种精神感动了。

回头想想我自己,不禁耳根一热:平时吃饭的时候总是挑挑拣拣,如果不合口味的还会把它丢到一边。想想,如果没有老一辈红军的牺牲,怎么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他们比起来,我顿时感到了自己的渺小。爸爸经常说:“盘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从今以后,我首先要做一个珍惜粮食的孩子。

文章的最后,老班长在临牺牲前还不忘照顾三个小战士,把最后一点吃的全部留给了小战士,他要让小战士活着走出草地,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小战士,把死亡留给了自己。老班长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看着文中老班长的插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金色的鱼钩,它那么的光芒耀眼。

读完文章,我决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主动帮助别人,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用一个优秀少先队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篇3)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话,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位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幸牺牲的感人故事。

课文中的炊事班长,也就是“老班长”牢记指导员交给他的任务一路上是保姆、是上级、是勤务员,一定要把三名小战士带出草地。才半个月的时间,青稞和着野菜就吃光了没有吃的,“老班长”为了不让三名小战士因过于饿而瘦下去,走不出草原,而在每天早晨起来就去钓鱼和去找野菜,却不顾自己的身体,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老班长为了让三名小战士吃饱饭,而起早贪黑的给三名小战士找食物,三名小战士吃饱饭后老班长却只吃一点吃剩的鱼骨头和一点野草根,我每每一读到这儿心里就很难过,脑子里便会浮现出“老班长”那骨瘦如柴的身材和清瘦、布满皱纹的脸。我真想用我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回到过去给这四位战士买一些吃的东西,递给他们的手里,让他们吃上喷喷的东西啊!

那三位战士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用坚强的毅力和铁打一般的双脚才能走出这草地,那草地是考验人们毅力的地方,有可能被饿死,有可能被陷入沼泽,有可能被累死,生存下来的机流非常小,但他却不怕艰难,不怕困难、不怕死地走出了这片草地。

在走出草地的边缘的时候,老班长累的倒下了,在临死前也还是那么的珍惜食物。真是一位舍己为人,忠于革命事业的战士啊!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篇4)

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我的双眼湿润了。文章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情节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篇文章写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所发生的一件事。主要讲了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作者与另外两位小同志,自己却牺牲了的故事。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便皱着眉头哽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的时候,我的喉咙哽咽了。

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长啊!为了革命的需要,宁愿自己吃尽苦头,也要保住这几位小同志。那硬邦邦的鱼刺,他是怎么咽下去的呀?他靠的是那惊人的毅力和至高无上的革命精神。为了青年一代,为了解放全中国,这位老战士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而我呢?!在现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还不珍惜幸福时光,回想起来,可真惭愧啊!

平时,天天吃饭,我都要在桌子上,地上“种”上一些饭粒,尤其是一吃完米饭,饭桌上,地下,白花花的一片米粒。哎,现在我才知道什么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的时候,我要是觉得不好吃的饭菜,我就背着家长半碗半碗的倒掉;晚上饿了,便又向父母要钱买小吃。我现在才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想到还在街角讨饭的小朋友......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粮食来之不易,是我们老前辈们用血汗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老班长所吃的能和我比吗?他们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历尽了艰辛!现在,我多么希望能用我碗里白花花的大米饭换过老班长手中的鱼刺啊!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篇5)

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我并没有认真去读,然而当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时,我才深受感触。

书中红军过营地这部分写到:“我”和两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炎,跟不上队伍,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我们。老班长经常给我们洗衣服,还在一个小水塘边钓鱼给我们改善生活,可我从来没见过老班长吃鱼。有一次,“我”悄悄跟在老班长后边,老班长竟吃我们没吃干净的鱼骨头老班长“紧皱”“哽咽”的动作可以看出鱼刺的难以下咽。“我”问老班长:“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吃鱼呢?”老班长说:“不行,太少了。指导员临走时交代我无论如何人也要把你们带出草地。”“我”感动的哭了。老班长还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前进,就这样挨了一天又一天,我们终于看见了山峰,在水塘边还钓到了两三寸的鱼。“我”把鱼炖成鱼汤给老班长吃,老班长却说:不要浪费东西了,你们吃吧。吃饱了才能走出草地。”说完老班长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老班长为了让战友吃鱼自己却吃难以下咽的鱼刺,这种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让我感动。“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这个草地。见到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他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把你们瘦的.......”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老班长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格。

在我眼中老班长是一个舍己为人、关心同志、一心为他人一点不为自己考虑的好人。

看着我们现在美好而幸福的生活,不就是老班长以及有老班长这样精神的人换来的吗?我们吃饭总是挑食还总是剩饭,都不会去珍惜粮食,想到这些我感到惭愧。

老班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机留给了自己。我们要学会去做一个舍己为人、珍惜粮食、为他人着想的人。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篇6)

中国,一个拥有数千年文化的的国家,其中,几千年文化涌出了许多爱国故事,而先烈,故事却使我深深震撼。

故事叙述了:“1935年,红军全面进入草地,在长征途中,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吩咐,照顾好三位小同志,当他们面临饥饿威胁时,老班长把缝衣针做成鱼钩,日日钓鱼给小同志吃,可当他们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却倒在了草地上,永远离开了我们。”

读到这里我忍不住泪眼花花,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叫做《金色的鱼钩》,读完了这篇故事,我沉思了起来,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我脑海里闪烁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革命先烈。对了,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枪口,刘胡兰,赵一曼宁死不屈,一位又一位的革命先烈,为了解放全中国,而奋战,他们鲜血滋润了千年沃土,使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在长征途中,一位又一位的革命先烈,为了祖国,为了大家,为了亲人,为了朋友,而舍生取义,这些事在长征路上不断的发生,为什么?为什么?就是因为要解放我们的中国,我们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不再被任何国家嘲笑,来打破着东亚病夫的招牌,每一位革命先烈都是我们榜样。

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中华的事业而奋斗。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篇7)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金色的鱼钩》。

《金色的鱼钩》这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过草地进。读了这个故事,我顿时热泪盈眶。红四方面军过草地时,很多人得了肠胃病,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和两个小同志。路上,老班长为了照顾我们,自己却牺牲了。红军在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走出草地,将仅有的食物让给了病号,自己光荣牺牲的故事。文章语言简练,朴实无华,记叙真实而生动,使人仿佛置身在那个时代的生活当中,看完以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老班长啊,当指导员向你布置任务时,你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当三个病号吃不上东西时,你整夜合不拢眼为三个病号钓鱼;当钓到鱼时,你让病号吃,自己却吃剩下的鱼骨头,当病号发现时,你让小病号保密。老班长你付出了这么多,自己却牺牲了!

老班长,课文中说你死了,我认为你还活着。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老班长,你虽然不在了,但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是我们的好榜样。看,红领巾也行动起来了!他们帮助五保户,主动为灾区捐钱,向人们宣传法律知识......我们革命的下一代不会辜负老一辈的希望!

当今社会也需要像老班长一样一心为别人着想的人,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美好。我们要向老班长学习,在生活中多为别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篇8)

陆先生是近代中国从事宣传部长一职位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部长。1927年就担任共青团宣传部长,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两次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作为宣传部长,他抓过青少年思想工作,抓过红军思想建设,抓过全国人民思想建设工作。陆先生抓思想建设从娃娃抓起,从革命抓起,抓到全国解放,为革命事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

陆先生本身就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古典文学和历史造诣很深厚,此外他翻译很多文学作品。当然为了宣传工作,他很多时候都披挂上阵撰写历史,把自己的作品送入九年义务教材作为学生背诵的读本,这种亲历亲为的精神也体现出最朴素的工作价值。

《金色的鱼钩》很短的篇幅就写出来一个立体的老班长,在艰苦困难时期走出一条钓鱼养活伤病号的创新思路,为革命敢于牺牲自己,坚定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念。陆先生的表现手法脱离了八股文章的情感宣泄,他把所有的情愫都倾注在老班长对三个拖后腿的小病号上面,通过当事人的记录有力记录历史一刻。这种现实题材写作手法,也为写实与历史,抒情与宣传结合开创新局面,也为后来的新闻宣传贴近百姓贴近现实做出了有力的探索。这篇文章几十年来高居高居阅读排行榜上,让几亿中国学生耳濡目染老班长的精神,让宣传部长的精髓一代代传承,这样的功绩都可以申报吉尼斯大全。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篇9)

新学期,老师发给我一本新的语文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看见了一篇课文——《金色的鱼钩》,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故事发生于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当他们面临饥饿威胁的时候,老班长用针做了一个鱼钩,天天钓鱼给这些小战士们吃。在老班长的照顾下,小战士们身体康复,即将出发穿越草地,而老班长却因为饥饿导致身体衰弱,而永远地牺牲了。

老班长的精神真的令我们感动和敬佩!历史上也发生过一些类似的真实的故事,比如:黄继光炸碉堡。黄继光在与敌人激烈交战的时候,敌人居然狡猾地藏在碉堡里面对外射击。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所以黄继光只能匍匐到碉堡旁边,把炸药高高地举在手里,拉开导火线,和敌人们同归于尽。虽然黄继光牺牲了,但他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文中的这一句话很令我感动。金色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和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

《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只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之一。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加倍珍惜,加倍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篇10)

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我的两眼湿润了。这篇文章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情节不断浮现在我眼前。

这篇文章真实而生动的讲述了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件事。主要讲了老炊事班长为了让一个病号,自己却光荣牺牲了的故事。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便皱着眉头哽咽下去。”的时候,我的喉咙都哽咽了,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长啊!为了革命的需要,宁愿自己吃苦头,也要保住这几位小同志。那硬邦邦的鱼刺,他是怎么咽下的呀?他靠的是那惊人的毅力和至高无上的革命精神。问我呢!生活在如此的幸福的生活中,还不珍惜粮食,总觉得每一粒很容易得来,平时吃饭把桌上,地上“种”的到处都是。

我掩卷沉思着:老班长,课文中说您死了,我认为您还活着。您的精神,您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当今社会像你的人很多,当让人们遭遇大地震时,解放军立刻冲在了救灾最前线;大街上一个小孩迷了路,有人会送他回家;一个小孩快要在车轮下丧生,有人飞身扑上去将他救出……到处都是您,有您的精神,有像您一样的行为。

我收回思绪的翅膀,从心底喊:老班长,我一定要学习您那种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品质。您的英雄行为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相关推荐

373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