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正是他们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挺而走险,奋起反抗,《水浒传》首开先河,采用白话文进行创作,它为后世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水浒传第12回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水浒传第12回读后感篇1
在人最困难的时候,能够互相帮助的就是朋友。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出手,让朋友不再困难。最近我读完了一本书——《水浒传》,其中鲁智深的一个故事令我感触很深。
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豹子头林冲因得罪了高俅,被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结果(杀害)林冲。两公差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见四面无人,两公差便凶相毕露,不由分说把林冲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二人正要下手,忽然听见有人大喝一声,接着跳出来个和尚,原来是鲁智深,他一直在暗中保护林冲。鲁智深捡了禅杖,怒火冲天地朝两公差打来。两公差惊得魂飞魄散,不敢动弹一下。 鲁智深来到林冲面前,把绳子割断,扶起林冲,一路护送林冲安全到了沧州府。”当我读完这个故事,我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了,因为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在我上小学之前,我有个最要好的朋友,叫毛佳琪。我们是从小到大的好伙伴,所以就彼此一直互相帮助,直到……那一次是大班的时候,我们已经快要在幼儿园生涯中转变为小学生涯了,所以那天老师就问我们大家:“小朋友们,请问你们要上什么小学呀?”我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从毛佳琪的口中我得知,她要上文昌路小学,而我却上行知小学,我的心情一下子十分低落,一直到吃午饭的时间。每天吃午饭的时间我都和毛佳琪一起坐,今天也同样,但是我也不想以前一样吃得飞快了,只是慢慢地吃,吃得心不在焉的。我正准备去放饭盒,一个大2班的男生刚做完作业捂着肚子冲去了食堂,把我的饭撞到了。这下我才清醒了过来,我盯着地上的油渍剩饭和生菜,心一下子慌了,整个人一下子懵了,我惊慌失措地把饭盒捡起来,去找拖把……毛佳琪看见了,立刻飞奔过来,帮我一起拖地。这时候,老师来了,老师气冲冲地问是谁弄的,把饭菜撒了一地时,毛佳琪想也不想,坚定地回答:“:老师,对不起,我不小心撞到王昊昕了,所以才让她把菜倒出来的……”老师笑了:“看在你诚实的份上,就不惩罚你们啦!”毛佳琪和我互相望了望,对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谢谢老师!”开开心心地回座位上去了。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毛佳琪并不想和我分开,她也是迫不得已的,所以,我再没那么忧郁了,一直快快乐乐地和她共度了那段美好的幼儿园时光……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毛佳琪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她让我知道了那深厚的友谊。虽然我们只一起度过了4年生活,但是在这四年里,我们互帮互助,共度儿时的酸甜苦辣。虽然现在彼此早已分开,但这段深厚的感情,已经深深地埋在了我们的心底。这永远,是一段崭新的记忆……
水浒传第12回读后感篇2
《水浒传》是一本人尽皆知的小说,写的是元末明初的一个农民起义开始、发展到结局中的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前70回主要说像林冲这样官逼民反、像卢俊义坑蒙拐骗、像呼延灼被义气所感上梁山的。越看越想看,但不论如何,这些人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当时那腐败的政治。后50回写的是征辽、剿田虎、灭王庆、平方腊的故事,显得较为阴暗,让好汉们死的死伤的伤,最后连几个头领也被毒死。是越看与不想看,真是痛恨极了那些贪官污吏。
作者罗贯中可是在人物描写上下了很大功夫。虽然水浒中的人物大多都较粗鲁,但作者写人的粗鲁更是使人称奇:如鲁达的粗鲁是性急,不容得半点怠慢、史进的粗鲁是任性、李逵粗鲁是蛮横、阮小二的粗鲁是悲愤无说处,而焦挺的粗鲁是本身的气质不好……林冲是一个让我感到很纠结的人物,说他不懦弱,是因为他不会手一抖写一纸休书把妻子送给高衙内;说他懦弱,又是因为妻子被高衙内侵犯又不敢“上诉”最后还被骗进了白虎节堂。那李逵可算是最鲁莽的人了,心粗胆大中有又有那么一丝丝的天真可爱、率直忠诚。他听说“假”宋江强抢民女,一怒甚至把杏黄旗给撕了,明白真相后又有勇气负荆请罪;接老母上山发现被老虎吃了,一怒又打死了四只老虎……还有其他描写的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如武松、鲁智深、燕青、宋江、吴用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
既然梁山上叫做忠义堂,就离不了忠与义这二字。
忠,我个人来讲,水浒传大部分人都是“愚忠”。为什么呢?宋江是最典型的例子“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遭受过那么多的陷害,还是由当时的社会风气所造成的。如果不是因为阎婆惜命案,他根本不会投奔梁山。他一直称北宋的皇帝为“圣上”,可见在封建观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俅到来他亲自下山迎接并在谈判中保护其不被梁山好汉追杀。他一直认为走与统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视自己和兄弟们“落草为寇”。最终为维护“兄弟们的名声”将苦心经营的水泊梁山交给朝廷,这便是他招安的源头之由,这也预示着起义的不战而败。最后弟兄们十只剩八,这样的“忠”有什么意义呢?
义,这一“点撇捺”实在包含了太多东西。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
水浒传第12回读后感篇3
上了二年级以后,我读了不少的课外书,但是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水浒传》。直到现在每每想起武松打虎那一章节,我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武松在回阳谷县的路上路过景阳岗这个地方,他看见一个小酒店,上边旗帜上写着“三碗不过岗”,意思是他们店里的酒是好酒,一般人喝上三碗就醉了。可是武松一下就喝了十八碗,仗着酒劲要上岗,酒保告诉他前面山岗上有老虎,武松不信……武松摇摇晃晃的上了山,见一块大青石,便在大石上休息了一会儿。这时忽有狂风刮来,回头却见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大老虎),已落在背后。读到这时我的心都悬在嗓子眼里,眼睛急急的往下赶紧看,只见武松急忙一闪,闪到老虎背后,老虎见没扑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猛吼一声,武松又闪到一边,双手抡起哨棒,用尽全身力气一棒击去,不料打折了旁边的树杈,哨棒一折两段,老虎咆哮,再次扑来,我看到这儿时真是扣人心弦,惊心动魄,让我好不担心武松的安危……武松这时却丢了半截哨棒,赤手空拳就势按着虎头,把虎头直往土里按,又举起拳头猛击虎头,终于把老虎打瘫了……看到这儿我终于是长出一口气,深深为武松折服。
我最羡慕武松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而且遇事临危不惧,机智勇猛,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要向武松那样,把学习生活中的“拦路虎”,一一打败,争取做生活的强者!
水浒传第12回读后感篇4
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施耐庵老先生写的一本文学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写了人物对朝廷的不满,一百零八个好汉的侠肝义胆和英雄气魄,以及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一句正气”,真令人佩服啊!
在这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我最喜欢“宋江”这位好汉。书里记载宋江不会武功,但宋江这个人比较谦虚,得人心,所以能让众多好汉臣服于他。他一个人造反并不一定成功,但是却让一些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事实说明,宋江是个谦虚,还很乐于助人。
在生活中,有很多像宋江这样的人。例如;我们班的小明他学习不算很好,但他人很谦虚,也很乐于助。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忘记带尺子来学校,她怕被老师骂,就坐在座位上哭了。小明了解到情况后,就把自己最喜爱的尺子掰成两段,拿给那位同学。同学见了就对小明说:“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尺子弄烂”小明微笑地说:“为了帮助他人,如果这尺子能让他人快乐起来,那么烂了也没有关系的。”这句话,打动了在场的我们,从此,小明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但生活中,还有很多骄傲的人。他们为了能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就不惜一切代价的换了。像这样的人,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本《水浒传》让我领悟了:“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不要去学习别人的缺点。我们应该向好的发展,把错的改正。这样,你才会成功!”
水浒传第12回读后感篇5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与世闻名。
今日我阅读了这本书,饱览了中国古代各位梁山好汉的英雄事迹,了解了“一百零八将”是如何相遇,如何结拜的全过程。
我敬佩他们的为人;敬佩他们的武功;敬佩他们的英雄气概。《水浒传》令我受益匪浅,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感想很多,体会很深。
《水浒传》中令我难忘的一段是妇孺皆知的“武松打虎”。武松年轻力壮,机智勇敢。当他听说景阳冈时常有老虎出没,隔三差五有人被老虎吃掉,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时,他便自告奋勇,决定除掉这只老虎。一天晚上,他喝了十碗酒壮胆,然后径直上山。那只凶猛的老虎听到了动静,以为又来了一个猎物,猛地朝武松扑去。说时迟,那时快,武松挣开了老虎的血盆大口,打得老虎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老百姓十分感激这位盖世英雄。
《水浒传》中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我觉得这些好汉都十分勇敢,为老百姓除暴安良,这样的英雄也被污吏所陷害,这些人简直是丧尽天良。我十分同情这些好汉的遭遇,我真不明白这世上为什么会有好坏人之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多一些这样的“梁山好汉”,我们的生活将更加安宁,世界将更加完美!
我喜欢《水浒传》;我喜欢“一百零八将”;我喜欢《水浒传》中所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