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八佰》电影观后感1000字2020范文

| 芷晴

《八佰》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八佰》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佰》电影观后感1000字2020范文

《八佰》电影观后感1

昨天公司组织去看了一场电影,是管虎的《八佰》,观影前就在想,这大概是一场以人为核心的电影,但是为什么要叫八佰,而不是八百?

后来才知道,最早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古时候军队编制,十人为“什”,是一队;百人为“佰”,百夫长就是管这个阵营。

先来看电影的背景,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1937年10月底,中国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第一营官兵独自留守上海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本王牌军第三师团。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参战方兵力:国军80万人,日本20万人,伤亡情况,中国宣布伤亡30万人,日本宣布伤亡4万余人战争结果是,日本获胜,上海沦陷。

日本没有想到的是,中国能抵抗这么久,而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会牵制淞沪战场的同时,会在杭州湾金山卫开始登陆作战。

扯远了。

回归正题。

这篇电影大部分是以“逃兵”普通士兵的视角来展现的,王千源(右边)和欧豪(左边)是我觉得很有血性的两个人,欧豪一开始是一个没有开过枪的人,面对这样的战争,也怯战了,悄悄从地下河游到对面日军不敢侵犯的租界,却碰巧目睹日本敢死队偷游进来偷袭,一面是偷偷游走,一面是去偷袭的日军,最后还是忍不住给国军通风报信,但快要游到对岸租届时,面对老百姓的欢呼称赞,又不得不重新回到四行仓库,这大概也是大部分士兵的内心真实写照,想被发现,想被认可。

而姜武饰演的角色,大篇幅都是一个“怂包”,虽然号称跟过张大帅,但也是一个逃兵的角色,直到影片后面,等经历过“人肉炸弹”,士兵倒地喊他补位而不是救他等一系列的情节,最后也激发了内心的抗战情怀。

影片开始,对岸的老百姓都是以看热闹的心态来观战,几十万国军都撤退了,区区几百人守在四行仓库算的上什么。而且租界是安全的,日本人不会打过来,直到目睹人肉炸弹,誓死护旗等一系列行为,内心的爱国情怀也被激发。

记得电影里面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靠他们几百人抗日是不够的,抗日要靠背后的四万万中国人,我们就是要唤醒他们,让他们看到国军还有希望。

如果全中国人都如此,也不会有八年抗战。

“八百壮士”撑着,不光是为了九国会议,也是为了让南岸租界的人相信中国军人可以撑下去。我们虽然曾经被打败 但从未被征服,这便是八佰背后凝聚的中华魂。

最后说一些别的东西,参战的是国军的精锐部队,军械是德国进口装备,当时有从江西大余的钨矿调用大量钨矿等资源去置换德国的军械,江西大余钨矿算的上国企,繁荣了很久,我爷爷就在那里工作了几十年直到退休。

《八佰》电影观后感2

一直想去看《八佰》,刚好昨天下午有时间,和老婆一起去看了,深有所触,说上几句。

先说数据,加上点映,上映三天,票房7.7亿,由于疫情对观众入院观看信心的冲击,我觉得成绩什么可观。猫眼评分9.2,心想豆瓣评分绝对会-1,果不其然,豆瓣7.8,豆瓣早已失去国民评判准信力,国外电影再烂评分至少+1,国内电影自动-1,这不是电影工业发展滞后带来的附加影响,而是长期外部文化价值观输入带来的直接影响,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影评人根据地多在豆瓣。扯远了,男女观众比接近7:3,20—35岁观众占比75%,你别吓一跳,再过三年我都不算一个适龄观看群体了,很难过,我觉得我至少还能常进电影院15年,拭目以待吧。

再说感受吧,票房已经确定《八佰》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战争片,但也更像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它以悲壮的表达手法向后人阐述了抗战史上先辈们不屈的斗争精神,现实只会比电影更残酷,因为工作原因,十多年来,接触了很多上过战场的老兵,当你坐在他们身边听他们亲身讲述战争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电影中士兵被子弹击中的画面还原度应该有85%,我见过很多现实中被枪击的照片,指头大小的枪口,后面是碗口大小的创口,击中重要部位断无生还可能,我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深知一个人在枪林弹雨中穿行需要多大的勇气,活下来的运气占了一大半,上了战场,都抱着一颗必死的决心。后人,只是看到一个个数据,伤亡多少人,幸存多少人,真正上了战场和敌人厮杀,九死一生,十不存一,是常事。

电影中大家都看到的是河对岸租界隔岸“观看”的人们,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一句是叫做“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觉得人数在55开吧,乱世之中一半的人为了生存而自保,只要活着,谁主政并无所谓,河对岸另一半的人大多是无能为力罢了,只能眼看着战士在一侧和敌人厮杀。所以电影中也用不小篇幅描述了送物资、跑桥送电话线,包括后面的募捐。不过电影对上海女人一点都不友好,也算是一个地域的缩影……

我从不会怀疑士兵们会不会向影片中描述的勇敢、无惧生死。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是给我们一次中继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过去很多年我们疏忽对青少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每次你看到网上一些无脑的评论肯定会恨得牙痒痒,甚至有时也会附和一句。教育始终是国之大计,键盘侠并不是多了,而是会使用键盘的人多了,有句话叫“人出一百,必有鸟人”,甚至你回想一下,自己上学时班级里是不是总有一个格格不入的人,生活群体中总有一个言行相异的人,别去做这个人,善待他人。

其实也想带儿子去看一看,不过才四岁,应该也看不懂,留在日后再说。经过三十多年坎坷起伏又始终徘徊在地面的人生告诉我,一个人培养好的心性远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学习主要靠自己,但路走歪了,回头就难了。

《八佰》电影观后感3

影片中有大量对比,苏州河两边,一边歌舞升平,一边枪林弹雨;一边是国军全面撤退,一边是400多名壮士舍身守城;一边是小人物的贪生怕死,一边是士兵的大义凛然……翩翩白马是对民族的希望,密密麻麻的弹孔是残酷的现实。

影片的最成功之处在于,我没有认出任何一位演员,也没特别记住哪一张真切的脸,但是那种对生命的渴望,对家园的守护,深深打动了我。一句“四行仓库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是我们的坟墓”,感天动地!没有预演、没有动员,绑上手榴弹说跳就跳,令人闻风丧胆!

影片的人物塑造也挺真实,没有伟光正,一个个小人物的猥琐、惜命、冷漠、亲情、仗义、转变、热血、英勇……都交融在一起,这才是人性。

第一个感受是:不想打战,战争就是个屠宰场。政治、经贸、科技等各方面的争议,能坐下来谈的就不要战争。无论是胆小鬼还是真英雄,无论是走狗还是义士,哪一个不是血肉之躯、父母生的?那些血肉横飞、鲜血四溅、砍头颅当人体靶子的,都不是人类行径,已经把人降级到了动物阶段。特别是,如今的武器今非昔比,一旦打起来,那是真正的灰飞烟灭。

第二个感受是:那些用生命用血肉来守护家国的战士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民族之魂。明知仓库就是坟墓,甘愿舍命守护;明知前面是刀山火海,搏命也要遵守军令。他们很傻,傻得不计算性命的价格;他们很真,唯有这份真,才能守护真正的家国大义。

第三个感受是:当年的中国实在太弱了。日本入侵,东北溃败、华北溃败,淞沪战场上,80万的正规军打不过20万的日军。为了掩护50万正规军的撤退,也出于政治秀的需要,把租界对岸的四行仓库当成了剧场,把一个营的战士当成了演员。但是这群战士是当真的,他们甘愿视死如归、舍生成仁。无奈他们的表现再好,戏终究是戏,没有实力的民族终究只有被人欺压的份!

第四个感受是对历史的哀叹:过桥之后的战士成为弃子才是历史真正的悲哀。最后的过桥片段,是当年战争中死伤最多的场景,影片展现出来的战士几无生路,而历史中,过程虽然惨烈,但414(有各种说法)名战士,经过四天的战争,伤亡十余人,其余成功撤入租界,相对幸运些。

但是,没有了战争和镁光灯的高光,残酷的现实才刚刚开始。一进入租界,这些战士就被缴了械,扣押在原是万国商团意大利的兵营,但是该处早已被遗弃,是堆垃圾、扔死婴的一片荒地,称为孤营,他们也被称作孤军。租界还在四周拉上铁丝网、配上哨楼。既非败军、又非俘虏的战士们就在自己的国土上被租界给囚禁起来。

虽然缺衣少食,军人们面黄肌瘦,但是他们依旧每日操练,军容整肃,如果想要突围,租界的武装力量根本挡不住。但是军人有军纪,谢晋元向国际声援,也向蒋介石求助,换来的是蒋介石的冷漠回应(1938年6月19日):“五月三日函悉,尚望忍受一切艰苦,以维护国家荣誉。”

于是,谢晋元选择忍辱负重。接下来的时光中,军队与租界不停地冲突,战士内部也矛盾不断,在物质越来越贫乏,连饭都吃不饱的境地中,日渐走向奔溃,出逃暴动,加上外部的暗潮涌动,最后谢晋元被自己的部下刺死。

余下的部队还被汪精卫诱降过,但是他们没有答应,于是整个队伍被拉着去各地做苦役。害怕他们整个团队的合力,战士们又被分散流落到各地。在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当年的约400名战士最后只剩下了100余名。

凶狠的日本军没有消灭他们,无情的政治和残酷的现实把他们打得七零八落。

电影《八佰》呈现了战士们最辉煌最英勇的一面,但我期望中国再没有那么屈辱的一天,也再没有让战士们“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悲壮。如果不幸有那么一日,那么请善待我们的英雄,不要让他们在为民为国奋战之后成为弃卒。

翻看现今上海的夜景,83年前的故事恍如隔世。然而,2020的时局并不太平。历经了一战二战,被裹挟其中的,哪一个民族不灾难深重,不深刻反思?唯有远离战场、发战争财的民族才会热衷其中。战争、冷战绝不是儿戏,平和和发展才是人类主流,需要我们用极高的智慧和强大的实力来守护。

《八佰》电影观后感4

历经半年多的忍耐,上个月,我们终于迎来了电影院的开张。《八佰》,在大家对新片的渴望中如约而至。

01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八佰》的阵容是豪华的,导演管虎,摄影指导曹郁,演员阵容有黄志忠、王千源,杜淳、欧豪、刘晓庆等,乍一看,确实是观众心目中回归电影院第一部新电影应该拥有的模样。电影正式上映日期是8.21,截至18日,点映票房破亿,累计观影近300万人次,连续两天全球单日票房冠军。那么今天让我们来简单推敲一下这部颇受瞩目的电影。

2

首先,电影立足于真实历史事件,这在很大程度上让观众降低了对剧情推敲的严格程度,但是仔细观察,电影许多细节确实缺失信服度。看得出,《八佰》是想制造一幅人物群像,很多参与这个历史事件的小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是这种历史话题电影的魅力所在。但是当电影过于想要追求人物群像的时候,每一个人物都无法得到深挖,这使得他们的行为动机偶尔会莫名其妙,令人摸不到头脑,电影想要塑造的角色反转,也略显轻浮。像是姜武在剧中角色的转变,就略显突然,看得出依据情节,他想要成为儿子心中的英雄,但这只在剧中出现的一句话,并不足够支撑他在最后选择留在仓库为部队撤退作掩护的行为。毕竟那是生与死的抉择,是为了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作出生命的牺牲,故事的前半部分他那样畏畏缩缩,突然之间的转变让观众产生质疑,同样的还有欧豪角色的转变,在这里不多做赘述。

3

再说电影结尾,基于历史事件,故事的结尾应该是非常精彩的,是整个电影的华彩段落,但是实际上的影院版本却显得虎头蛇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相对于原版有过删减,《八佰》影院版的结尾略显仓促,很多事情没有交代清楚,甚至剪辑上也出现了一点点不连贯。就拿张译扮演的老算盘这个角色来说,他的胆小怕事贯穿始终,最后他穿着来部队里的摄影记者的风衣逃走了,但是在苏州河的对岸明明就有那么多巡警,他是如何逃脱的并没有被展示,在影片结尾,他看着被日寇追击的军人有所深思,这一眼有什么意义呢?这一个镜头其实是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的。因为其实在故事前面大家能感受到,老算盘的着墨很多,后面结尾一定会有大作用,但竟然就这样草草了事,有点难以接受。

04

最后再讲一下电影的煽情点,大家心知肚明,主旋律电影肯定是要宣传正能量和民族大义的,但是这些完全可以在人物塑造和主情节安排上完成的,并不需要单独用镜头展现。举个例子,在电影结尾,部队撤离的时候,河对岸有个小女孩朝着军人们敬礼,军人们回礼,还有在最后所有军人冲向租界区,对岸的百姓纷纷冲破铁丝网,紧贴着铁门向英雄们伸出“援手”。这些煽情段落一次用了是煽情,用多了其实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其实说到底,无论是删减还是人物塑造,虽有缺失,但无法阻止人们对于《八佰》的热情和对于民族大义的感动和感慨,作为电影院开张的一门响炮,《八佰》收获颇丰。

《八佰》电影观后感5

前半部分因为画面质感高,场景特别真实,很喜欢,电影过半后,感觉剧情的推进很尴尬就开始疲劳了,感觉可以剪掉一些,没必要拍这么久。但是我还是推荐各位观看,其一是我喜欢它的象征意义。其二是我平时对“爱国教育片”无感,但在中美大背景上我却觉得这是碗好鸡汤。

在学生时代,时常会思考语文课本上文天祥与岳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意义在哪里?虽然从情感上认同,但是说不出个理由来。

后来在社会上多少有点阅历后,切身体会到要想办成事,合作的人得有“共识”,越大的事越需要更多的人都达成“共识”,否则就会变成孤军奋战。抗战的背景,是几十万的国军兵败如山倒,是四万万国民,仍有很大的比例在心态上要么是“隔岸观火,事不关已”,要么是“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要么是以为“不打仗了就可以回家种田”,要么就是“投降派”。对于抗日是非常缺乏“共识”的,人数再多,力却无法往一处使,也是一盘散沙。

上海四方仓库高调的败战直播,八百壮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毁灭之路,于是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他们用鲜血和信仰在黑暗中划出了一道光,给背后的民众树立了敌人并非不可战胜的信心,实际上是加速了整个民族达成“抗日”的“共识”。这些英雄,选择了”功成不必在我”“舍生取义,此我所求”的自我牺牲,甘为后来者铺路,当然值得我们纪念!

而将目光移回现代,对比被美国一打就认怂的中兴、抖音,以及硬扛到现在的华为,是不是颇有几十万国军和八佰的即视感。区别在于,八佰被当成弃子,而华为的背后站着支持它的国家;八佰为了唤醒民众而自我牺牲,而华为的背后站着已经在民族意识上觉醒的10多亿同胞。

可是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的“共识”并非在于民族意识,而在于是“自主研究”,还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长期无法形成共识。这一看是不是又颇有站在八佰背后的民众的即视感?

相关推荐

3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