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感叹于他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1
蝴蝶的美丽源自黑暗束缚中无数次的蠕动,挣扎,破茧而出的是令人惊艳的新生命;流星的美丽源自相互间剧烈的碰撞,划过天际的是生命华美的绽放。
辉煌的胜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执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可能在我们勇敢前行的每个脚印里。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历史的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艰难。他们中,有不少人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从此销声匿迹。但也有一些人,凭借着自身的坚忍与顽强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传千年。正如书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独中化悲痛为力量,与低徊婉转中吟唱出了“绿肥红瘦”的绝妙辞章;东坡居士乐观旷达,屡遭贬谪,以乐观幽默化解人生的痛苦,于旷远中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远离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东风又起的小楼上吟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歌,万千愁怨在坚强的默然承受中成就了词帝的盛名。
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味的孤独和痛苦,然而沉默里的那份坚忍和承受让他们积蓄了生命的力量。最终,生命如烟花般催然绽放!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苏武北海牧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却。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脊梁担当起人间大义,铸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让他坚守;是责任,让他担当。苏武仿若空谷幽兰,志洁行芳,一股幽香永驻人间。
每当我们羡慕别人的非凡成就时,是否清楚,在这胜利的背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无法想像的艰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付出,泪水,汗水,甚至是我们鲜红的血液,都是取得辉煌胜利的滋养剂。
其实,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坚持、忍耐中的执着才是决定胜利的地方。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2
我想必每个人对旅程的感觉应该都是美好的,因为我们可以去一个自己不曾生活过的地方。穿过这个陌生地方的每一条街道,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和风土人情。同样,这些也是我对旅程的一个想法。所以当我第一眼看到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散文《文化苦旅的》的时候我的心中不免有了三点疑问。
首先,散文集多是一些优美的抒情文章,比如席慕容和宗璞的散文。当然也有一些叙事性的,比如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面就重点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的一些琐事。但是这些散文类型多有抒情之意。所以当看到一本以游记为主题的散文时,我不免眼前一亮,想要看看散文类型的游记文章有何不同。
其次,旅程应该是享受的、快乐的,余秋雨先生为何要在“旅”这个字前面放一个“苦”字,他的旅程是不是和我们的旅程又有别样的不同。
最后,我们现在的旅游理念多为拍拍照,买买纪念品之类的,去的也大都是一些繁华城市,名胜古迹。这种旅行的方式反而使我们忘了一个地方它那从千古传递过来的文化底蕴。作者书中的足迹断不了一些诸如莫高窟、都江堰、武侯祠等著名景点,但也不少浓墨着笔于一些不为我们熟知的地方。一种把旅程赋以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带着这些想法和疑问,我慢慢的阅读了这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这本散文集中在我阅读过的文章,作者的修辞、语言都较现在流行的散文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在散文多是优美、细腻之词,读后让人联想到的是娇柔之美。但是在这本书中的散文,各个旅程的描写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多是朴实的文词。读起来让人感觉是那种肃穆的静谧的美感。
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作者靠着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古人身处此地当时的心境和生活。比如作者在《三峡》中写到了漂泊江湖的李白;在《阳关雪》中写到了送别故人的王维;在《柳侯祠》中写到了遭到贬谪的柳宗元等等。这些类似的篇目中我不仅阅读到了青山秀水的壮丽,更读到了古人的心境与情怀。此时才懂得了文化的传承对古迹的重要性。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3
说实话,读完这本书我心绪繁乱,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什么。熟悉却又陌生的地名纷纷从我脑海掠过,我想把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却又无法言说。
世界之大,我限于这一方境地,满心期待想去了解除故乡以外的美景,《文化苦旅》让我如常所愿。那华丽的笔墨描写了一个个我所熟悉却又陌生的美景。余秋雨先生一步一脚印踏过这些地方,他所描绘的画面及细节是别人所不能及的,他旅程过程中那些小事和心得更给予我一种真实。先生笔下之景,是历史与现在的结合,是故事与现实之间的转换,如今的金碧辉煌,那你可知过去又是经历了何种苦难,它们又见证了多少历史?
先生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描写风景,它也在描写着过去。我一直不懂为何叫《文化苦旅》,而现在我懂了,他所描写的风景之下又隐藏了多少博大精深的文化。
先生到过很多地方,无名的小岛或是著名的景点,他所诉述的是我们能理解,却又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是历史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当过去呈现在眼前时,我已经无法用语言去描述,文化与历史交织着呈现出一幅绚丽的景象,令我叹为观止,心中却也有着一股淡淡的悲哀。
在探索文化这一旅程上,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但我想说的是,这一旅程不仅仅只有苦,也有着甜。
先生说: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我说:中华文化的庞大,是我们无法言说的,但,总是有像先生一样的人,用笔墨或是其他方式,将它表现出来,即使仅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4
我静坐着,书本泛着黄光,灯光却使它耀眼。
白发苍苍,长须飘飘,他已沧桑了,在我脑中踱步,脚步清脆。
余秋雨,这本就带着几丝静谧的名字,在我脑中回响。他看见了,行行止止,被历史的沧桑涂抹着,他看见了许多。
而那些被时间隐去的角色,在他的一俯一仰间,驾着文字来到我的面前——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余秋雨来到莫高窟外,一生慨叹,“王圆箓”。
伴随着老旧的树叶“咔嚓”作响。这位老者在我面前讲述着。他说的是一位道士……莫高窟不幸成为了道士的家,用无数珍宝换得这位道士的一世茫然。
“茫然的是当时的中国啊!”他怒吼着。却无奈的走向下一个地点。这是时代的慨叹。
他登上庐山时,再一次想起了古人。
山高路窄,他一路磕磕绊绊,终于见到了这一震撼身心的奇观,听到了这一轰然震耳的咆哮。生命,也许终于被一种久违的感觉“淋湿”,他想到了朱熹又联想到徐霞客。但他也看到了熙攘的人流,他无法构建出一种文化与名胜的对应,只能眼看着文人变成了游人。
“一阵云雾又漂到了我的眼底”,他想着摇了摇头……
他此般,走过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间徘徊。他此般,走过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间徘徊。
《文化苦旅》也此般“苦着”。苦在追寻,苦在徘徊。作者苦苦思考,苦苦探索。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中国的文人在慨叹,在惋惜,于选择间陷入一片迷茫。眼看中国的文化在夹击中看不清未来的路在何方。
我翻看着心中不觉,提起一阵苦楚。不知是作者情绪的感染,还是历史带人的沧桑感。文化之流如此般宏大,历史长河源源不断。我便只是一个渺小的一员,像作者一样在此间徘徊着。谁也不知道我会做下什么?如同一个乡下的道士会找到石窟一般。
合上扉页,只觉得眼前漆黑的黑夜如同深渊。我觉得我坐得太久了,我只是那么小一点,却看过了那么多。我的生活经历无比渺小,却带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感受,生活便是一种阅读,因为作者在生活中学会了感受。
向前吧,不管你是谁?年轻或许是一种财富,因为人们总将明天描述成希望,那么它便是希望。我们不应让这历史的火种熄灭,我们仍需要带它们向未来前行,它们理应有一个归宿,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讲的那般。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篇5
文化苦旅,顾名思义即是余秋雨先生对中国历史文化探究的一场艰苦的旅行。在本书中,余秋雨先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故事,历代文人艰难的故事,我从中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其中最令我影响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风雨天一阁》
《道士塔》,余秋雨先生将这篇文章小说化,而表达的内容只用三个字即可说明,那便是那带着琼瑶阿姨泪腔而仿佛在那几卷古书面前,对着死朽者的尸骨却无力回天的哀怨叹恨道:“我好恨。”我仿佛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却无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个没知识没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为家成为了道士,在这段期间王道士对莫高窟进行粉饰,绘上了西游记的故事,这看上去美妙但却是对中古历史文物的一种亵渎。王道士的作为也的确反映出当时的教育落后,也为后来的损失埋下伏笔。不就王道是发现了这莫高窟里的经书,并视其为珍宝。后来英国的考古学家斯坦因知道这件事便前来,这里,余秋雨又为我们引出了一个桥梁似得人物,那边是湖南人蒋孝婉。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类桥梁似得人物往往被掩盖,但它却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蒋晓婉帮助英国人用仅仅30英镑换回了那几卷古书。可是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我阅读时发出的疑问。但我想可能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所迫吧,毕竟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身为一个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国文人也只有到异国他乡谋出路了。
当王道士听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警惕、闪躲、拒绝。这说明当时的他还算有点良知,但后来他却又同意了,这也就是因为他之前的经历,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时一年化缘化来的钱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于善意希望中国文化能在各国展览,但却是这一念之差酿成终生遗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拦住他,但后来却又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怕官兵私藏呢?还是怕军阀混战搞得古书葬身于战场呢?原因数不胜数,最终让它在异国展览可能还会完整吧。
这便是《道士塔》,讲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们年轻人在面对祖国文化遭受侵略时要勇于站出来维护,不像王道士那样愚昧软弱。同时也在呼吁保护历史文物。
“二百年的积存,可散于一朝;三千里的搜集,可焚之于一夕”说的便是位于宁波的天一阁。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这一可笑的词,后来这个可笑的词又被献给康熙帝。古人好讲“健全”“圆满”,也擅长把这些完美的修饰词留给自己的掌权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妇女登楼”的封建族规。是一个酷爱书籍的女子最终抑郁而终。这也反映当时在既缺少人文气息有无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着婚姻多读一点书,其实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与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败了,却让我很感动。《天一阁》的真谛大约是叫我们坚持文化的积累,沉淀出浓郁的民族情节。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华民族文化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许如秋雨先生所言“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的方式。”也罢,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碟躞,以此为归。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