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常用范文 > 学生作文 >

历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

| 舒洪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那么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优秀吗?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历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历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

历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篇1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历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篇2

刚到村头,抬眼望见圩子上那片浓绿的白杨林,三叔便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放声痛哭起来。他双膝跪在地上,仿佛有千万斤重,怎么也抬不起来。一声声“妈妈”的呼喊,叫人为之动容。

奶奶有三个孩子,三叔最小,爸爸最大,还有那与我未曾谋面的二叔,在一场意外中遇难了。不知怎么的,奶奶最疼三叔,临终前,还不忘千叮呤万嘱咐,一定要找到三叔。而我对三叔终究也了无印象。只知每到春节,奶奶总会呆坐在卧房里,对着那张泛黄的照片自言自语老半天,其间不时用手绢擦拭眼角,若有所伤。虽然人影模糊不成模样,但我隐约察觉奶奶的心事──我起初把它归于去世已久的爷爷。

爷爷本是村子里当家人,后在一场大水中为救村民献出了生命。为此,已经怀了三叔的奶奶哭昏了好多天才醒过来。村子以前很大,水灾之后,就定居的人就越来越来越少了。或许也正因为这场灾难,邻里之间的相当和睦,彼此也算是知根知底吧,家家几乎无话不谈。

但奇怪的是,每提及三叔的话题,村里人就会摇头,顾左右而言它。直到那年春种,家家大忙,而我们家只有妈妈、姐姐和我忙前忙后,独不见爸爸。我信口问帮闲的奶奶,她近乎平淡地说:“到圩子上看看去,你爸该在那收拾白杨林呢!”我心里直犯嘀咕“一片破草坪比粮食还重要?”果不其然,偌大的圩子上,只有爸爸正一铲一铲给树苗培土,还不时俯身观察长势。

对此,我便习以为常了,却冥冥中觉察到这片白杨林和我们家定有某种特殊的关系。这个谜在奶奶弥留之际才得解开。在三叔十五岁的时,村子又发生了一场灾难。但邻居们从不当我面讲起他,而出于好奇,我多少次在梦里虚构了场景,几多凶险,几多恐怖。从奶奶的话中得知,这场灾难和我们家有着严酷的关系:我可怜二叔就受死于这场灾难,而这一切却缘于我神秘的三叔。

我们村地势低洼,土质疏松,只要稍微摸一下,就是一层厚厚的土。爷爷生前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圩子上植草坪,以此固住土层。大家按此法在圩子上种植了草坪,村子的状况还真一天好过一天。人们看到圩子上的绿色,就像看到希望,似乎幸福正向我们招手。让人没想到的是,如此美好的愿望,竟然被我那调皮的三叔毁坏了。

三叔脑子灵活,他鬼使神差一般用药药鱼虾,不曾想废弃的药瓶丢在草坪上,从瓶子里流到草坪上,便将一片茂盛的草坪杀死了。三叔最初也不知道,到来年春天,村民发现圩子老不见绿,始终一片荒凉。更可怕的是,这一年洪水泛滥,席卷了整个村子。二叔为救不会水的三叔,也被洪水夺走了生命。事后有人就把三叔药鱼虾的事情讲了出来,认定他就是灾难的罪魁祸首。

奶奶没作辩驳,一面长跪在村里人面前,一面给遇难的二叔烧纸。三叔挨了村里人的打,奶奶的骂,就急了,逃离了村庄,至今未回。爸爸和妈妈外地打工,幸免一劫,当知道这事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从此,奶奶和爸爸就承担起了村头圩子上种植白杨林的责任。

讲完这段往事,奶奶嘴唇翕动,似乎想要说什么。爸爸会心地点点头,猛一转身,眼泪夺眶而出。奶奶才闭上眼睛。她是要爸爸保护好圩子上的白杨林,另外一定要找到三叔。其实,三叔和爸爸一直有联系,每年的树苗也是他买的,他只觉心里有愧,不敢回来。我见到他时,还不到四十岁的他,却已是双鬓斑白。

三叔一声不吭,沉重的双膝已诠释了一切。那一片绿色的草坪温柔地布满了圩子,就像一枚枚大大的印章,刻满了生者对亡者深深的怀念,和对绿色生活的真诚的期许。

历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篇3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古人又云:平生知己者,屈指能几人?真正的知己是高山流水的绝唱,真正的知己是肝胆相照的坦诚,真正的知己是会心一笑的灵犀。古人可能不会想到,过去了千年,当我们具备了寻找知己的条件,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学习生活,却离知己愈行愈远。何哉?时移世易,贱情重利。

君不见,莘莘学子伏案苦读,竞争的压力危机四伏;君不见,关起门来朝天过,你的好坏关我何事;君不见,你有性格我有个性,你不服我,我何必服你!我们变得更像炸弹,一丝小小的火苗就能点燃一场血战。拳打脚踢,拉帮结伙,只为一泄私愤,恨不得打死你再踏上一万只脚。我们之间为什么会如此紧张?我们的青春到底怎么了?

有人说我们私心太重,只为个人前途、情感考虑,置他人于不顾,但是我们也有爱心,我们也一样喜欢帮助别人。有人说我们太过自我,周瑜的眼里容不下诸葛亮,但是我们并不是看谁都不顺眼,个性不是爱的杀手。有人说我们不善于去理解他人,但是我们一样能捕捉到别人心灵的一丝颤动。但我们是有问题的,而且有时问题很大。

复旦大学投毒案才过去几天,瘦小的黄洋尸骨未寒。仅仅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便怀恨在心、痛下黑手。难道一个正在勃发的年轻的生命抵不上一念之恨?连生命都不尊重,更何谈尊重彼此的情感和观点!我们太脆弱了,脆弱得经不起一句狠话;我们心胸太狭小了,小得连一点谅解都放不进去。世上最可怕的并不是怨恨,而是有了怨恨积聚成仇;世上最可怕的也不是仇恨,而是正在冷血的青春。

当然,这只是个案,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种美好正在消失。

历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篇4

在幼儿时期,我就对书充满了好奇,觉得大人们看的这个东西是不是非常有趣啊?要不然怎么会有吃饭时忘记吃饭,睡觉时忘记睡觉,通宵达旦就为看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

后来我上学了,渐渐地喜欢上了看书,妈妈就给我买了各种杂志,从幽默与笑话(儿童版),科学画报等等,到后来的注音版的各种故事书,如名人故事,十万个为什么……渐渐家里的书越来越不能满足我了。

到了有一天,妈妈笑着拉着我的手,带我到少儿图书馆办了一张属于自己图书证,上面贴着我的照片,写着我的名字,我终于有了第一张属于自己的借书证啦!

来到了少儿图书馆,当时的我就立即被震撼住了,那么多品种的书,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按类别排列在那里,里面看书的小朋友都拿着自己喜欢的书安静的坐在那里看书。

看到他们时而安静的思考,时而不由地偷偷地看着书笑,他们一定是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打动了吧?我不由的被这种氛围所感染,拿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找了个空位就坐了下来,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

以后只要是周末有空闲时间我就会到图书馆看书,到走的时候再借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带回去好好“品味”。

在我看书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次,自然是五年级的那一次:当时学校的跳蚤书场正热闹非凡。于是我用我原来的旧书换来了一本我做梦都想看的书——《哈利·波特》。

我一直听说这本书很火,唉,可惜五年级了,空闲时间变得越来越少,看书买书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换来了这本书后,我心想:可惜啊可惜,这本好书恐怕只能留到暑假里看了,可是我转念一想:时间是挤出来的,我为何不抽空看呢?于是,这本书就成了我的睡前读物,一个星期不到就读完了。

后来我让妈妈帮我又买了剩余的六本,只要哪天不看书,浑身就没有哪块地方是舒服的。终于在二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全部看完了这部巨著。

当然,这样的读书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也就不详细说明了,但是我要告诉同学们,读书并不是一件苦差事!难道不是吗?

读书的感觉真好!

历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篇5

夜仍未深,书还未合。印刷体在暖色调的灯光下似乎被融化了,心儿似乎也被融化了,与字的界限渐渐模糊,汇成了一个整体,模糊了天地,模糊了古今,模糊了伤怀与快乐。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来愁明日愁。”是快乐吗?也许是吧,那种洒脱,那种豪放,管它什么国愁家愁情愁,都无法入心,那必然是一大乐趣。可是,酒杯终是要空的,当那用以解忧的杜康滴尽最后一滴时,你还能继续快乐吗?这种豪放,这种快乐,显现的正是最大的拘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快乐吗?也许是吧,那种平和,那种宁静,似乎是这乱世中的一方净土,在“茅檐底下”,不必再为国事操劳,为战事而神伤,你沸腾的鲜血久违的回归平静,那必然是一种快乐,可为什么还要写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平和与安详,真的是一生征战的你所需要的快乐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快乐吗?也许是吧,你似乎是放开了,坦然了,也祝愿了,这似乎正是一种解脱。但何人何时曾真正解脱过,就算有“闲人”的情趣,不也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壮志难酬,有“小轩窗,正梳妆”的相思断肠,有“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凄苦悲凉。原来,这世上哪有绝对的快乐,所谓快乐,只是在生活的厄难中的收获的一点安慰罢了。

可这生活安慰,不正是一直以来寻找的快乐吗?“人比黄花瘦”的苦痛,是因为曾经那“却把青梅嗅”的极度甜蜜。苦痛,不正是不是一种对曾经甜蜜的回忆;而一江春水般的忧愁,也正是因为曾经的大唐盛世与现在的落差,忧愁,便成了一种爱国情怀;就算身居陋室,受人迫害,但正是这样压出了他的愤慨,压出了千古流传的《陋室铭》;就算被贬他乡,政治受困,仍然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就算……这些,是伤怀,还是快乐呢?

伤怀与快乐,真的只是一对反义词吗?并不会,因为人的情感从未这般单一过。因快乐而伤怀,因伤怀快乐,这是我从书中读到的,因为生活是活的,是多变的。既然没有绝对快乐的结果,那么品味书本中的风风雨雨,喜怒哀惧的过程,便可以是我的快乐,阅读,让我懂得了我想要的快乐。

相关推荐

39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