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读友书目 > 人文类 >

关于人文类的经典书籍推荐

| 泽璇

关于人文类的经典书籍推荐有哪些?关于人文类的经典书籍有哪些可以参考借鉴的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文类的经典书籍推荐,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人文类的经典书籍推荐

1、《诗经》,——孔子。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首诗歌,这些诗歌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史实和风地人情,其中很多经典名言比如: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采风,击鼓》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 ,卫风,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王风,黍离》

一日不见,如三秋分 ——–《诗经, 王风,采葛》

2、《四书五经》—–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分为五经有《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诗经》,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3、孙子兵法—-孙武。世界现存最古的兵书,这部兵书包罗万象,涉及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气象、哲理及战争等多个方面称为世界兵学理论的宝库。

4、《老子》—–老子,此书一共有81章,主要分三个内容:

第一,宇宙—–如书中道:”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二,人生—–主要分为两个人生观:一是贵在自养,摄生修行;二是柔弱不争,至虚守静。

第三,政治——老子认为治理天下就是以”无为“为原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达到”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

5、《史记》—–司马迁 全书130篇,记载了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近3000年的历史,其中很多经典名言比如: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等等

6、《资治通鉴》—–司马光等,这是中国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共297卷,300多万字,上迄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元年。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

7、《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

8、《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读完这些不会做诗也会吟

9、《鲁迅全集》《毛泽东诗词》《朱自清散文》《志摩的诗》里面都是精美的篇章。

经典的人文社科10本书籍

No.1 爱书来:扬之水存谷林信札

谷林 著

“这是中国最后的书信。” 文史大家谷林与扬之水的通信集,整理刊布出194封,其中近百封首次面世。这一束书简里要紧的并不是保存了怎样的史料,而是特别有着文字的和情意的好,是为去古已远的现代社会保存了一份触手可温的亲切的古意。

No.2 饱食穷民

[日] 斋藤茂男 著

王晓夏 译

经济的高度发展,让日本走出了战后在生存线上挣扎的饥荒时代,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减少人们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仅是从“贫困中的贫困”转变为“繁荣中的贫困”。在这不再为温饱发愁的新时代依然陷入穷忙和债务缠身的人们,被称为“饱食穷民”。他们既是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企业战士”,又是这个残酷竞争社会的牺牲品。

No.3 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

[美] 扬·斯瓦福德 著

韩应潮 译

这是献给伟大音乐家,也献给一颗伟大心灵的故事。斯瓦福德在这本870页的巨著中倾注了大量心血描述贝多芬难称幸福的一生,并着迷于这个问题:贝多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这本书试图还原他的真实形象:也许厌世、粗鲁、多疑,却从未丧失对生活的热情,渴望成为一个善良高贵,并为人类献身的人。他历经磨难,最终成就辉煌。

No.5 非凡抄本寻访录

[英] 克里斯托弗·德·哈梅尔 著

林国荣 译

《非凡抄本寻访录》探访了十二本精美的欧洲中世纪泥金装饰手抄本,是一场深入中世纪社会的非凡旅行。从《凯尔经》抄本到《坎特伯雷故事集》抄本,作者全方位地介绍了抄本的制作过程、时代背景、面世后的经历。他引见了与抄本相关的各类人物,包括作为抄本主人的国王、王后,制作抄本的抄写员、装订工,以及研究抄本的学者。

No.6 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

陈新华 著

这本书试图以林徽因和她的生命世界中所能观察到的复杂时代和价值选择为线索,勾勒民国初期留学归来,致力于家国建设、民族独立富强的一代知识分子群像,再现他们在剧变的、忧患的时代底下的命运轨迹,浮沉与思考。

No.7 灰阑中的叙述(增订本)

黄子平 著

在地上用石灰画一个圆圈,古时候叫作“灰阑”。在这个“无往而非灰阑”的世界里,且看本书作者如何抓住语言的自我分裂、消解,从“标准”与“叙述”的缝隙间,窥见戴着镣铐跳舞的文学创作是怎样以反讽消解“神圣”价值。

No.8 科学、信仰与社会

[英] 迈克尔·波兰尼 著

王靖华 译

本书收入英国卓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的两部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其著名的意会认知理论和富有人性的科学哲学观。在本书中,波兰尼批判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指出科学家的科学信念、科学直觉和内在创造力都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强调科学家的良心等是从事科学事业不可缺少的精神要素。其理论引发了现代认识论的一场根本性变革。

No.9 论电影

[法] 阿兰·巴迪欧 著

李洋 许珍 译

在本书中,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对各种风格的电影进行了精彩剖析,从具有现代性的导演,如茂瑙、安东尼奥尼、塔蒂、戈达尔,到美国当代电影,如《黑客帝国》《木兰花》《完美的世界》等,为我们提供了哲学家看电影的独特视角,也为我们呈现了过去五十年来电影发展的多样路径。

No.10 诗人与诗歌

[美] 哈罗德·布鲁姆 著

张屏瑾 译

在布鲁姆眼里,诗歌是一种多用的武器,是对抗单调性的防具。作者通过对五十六位文学史中极具影响力的诗人及其数百篇诗作的精当评述,精细梳理六百年间西方诗歌传统,展现了诗人与世界的对话。在多角度的分析介绍中融入了弗洛伊德和诺斯替思想,始终贯穿着“影响的焦虑”概念,强调后辈诗人与前驱者之间竞争性的关系。

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一、定目标(确定读书目标)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读书、学习都存在成本。为了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我们一定要先确定人生、事业或者生活的目标,然后将目标细化分解,并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知识体系,只读能够达到目标的书,杂七杂八的书一律不读,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点,求专不求广。举个例子,一把是一枪致命的狙击枪,另一把是四处开花、一无是处的散弹枪,孰强孰劣,一目了然。

以前的我是什么书都读,读了上百本以后发现虽然书读的不少,但好像并没有真正解决我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余秋雨的散文、黄仁宇的历史、南怀瑾的哲学,这些书看的时候感觉挺过瘾,但过后发现没什么用处,当不了饭吃也长不了工资更找不到老婆。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觉得还是要先定好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来读书,并将书中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才能提高自己。

二、列书单(圈定书籍清单)

书海茫茫,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书,这是一个问题。

还好,互联网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以我为例,一般会从天涯网站、名家博客、豆瓣等多种途径获取到各种书目介绍,我会随时将其中有用的书都记录下来。

有了书单后就可以定计划了,在每月月初时圈定本月待读清单,然后去当当网、卓越网、豆瓣去看网友评论,以便确定最终购买哪本书。一般来说,书评多的,分数高的书都错不了,毕竟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我一次只买2本书,好处有二:一是人的关注点是不断变化的,书买多了时间一长很可能还没看完就又有新目标或兴趣点了,导致书被束之高阁;二是给自己减压,2本书很容易看完,不会给自己带来很大心理压力。

三、读两遍(两轮阅读方法)

书买到手后,我一般会读两遍。

第一遍精读。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边看边把重要的段落用笔标注出来,并随时在留白出写简短评论。

第二遍思考。第二次读的时候,我会用脑图软件将书进行结构化分解,画出思维导图,从而帮助我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架构、作者的思路,另外将有用的知识点分门别类地加入到我的知识库(云笔记类应用)里以备后用。这样一来就可以将书中的精华抽取出来,方便以后使用。

以前我读书为图省事基本上就读一遍,看完后当时有些印象。但过了一段时间,内容基本全都忘了,完全没有消化吸收,更谈不上在实践中运用了。因此后来我给自己立下规矩,凡是有用的书,必须读两遍,尤其是第二遍非常重要。画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从宏观上掌握书本的体系架构、思路等,而将有用的段落加入到知识库可以帮我从微观上把握细节。这样就改变了以前狗熊掰棒子式的低效读书方法。

四、致运用(转化实际应用)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改进我们的思维、技能或是方法,从而提升自己。因此一定要想办法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如果你已经确定了读书目标,所有的书籍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读,那么将书中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其实是不难的。

还是讲讲我的经历:为了解决写作缺乏逻辑性的问题,我读了《金字塔原理》并大受启发,再写文章时,脑袋里时刻告诫自己要按照金字塔原理进行写作,文章的逻辑性提高了不少;为了找到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并确定职业规划,我读了《小强升职记》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作了认真思考,结果找到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并明确了近期的职业目标。

以前读余秋雨的散文、黄仁宇的历史、南怀瑾的哲学时,感觉书中的内容和我的现实隔着十万八千里,除了替古人担忧外,对自己并没什么帮助。后来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书注定只能陶冶情操,修生养性;而有些书则是可以帮助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6条简短的读书方法

1、先从自己最感兴趣的书籍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之后做事自然如鱼得水,事半功倍。

2、建立一个“内在动力”如:未来想做自由写作者,这就建立起了一个“写作者”的内在动力。

3、只有行动了之后,进行而就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和不感兴趣的,如此多次反复试错之后,阅读范围就明确又准确了。

4、先从稍薄的书籍开始对还没有培养阅读习惯的人来说,一开始就拿起一本厚厚的书籍相信还没看到10分钟就昏昏入睡了。

5、多结识朋友,然后听到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困为要讨论那本书,所以要被迫去提前阅读那本书。

6、总觉得一本书不读完的话,对不起作者,对不起书,所以,觉得读不下去的书,先暂时放下,不要委屈了自己,让读书变得将就。

人文类书籍推荐书目

1、《月亮与六便士》

推荐理由:

生活上,我们被各种事情绑架,面对朋友的情绪,面对繁琐的事情,面对家庭的困扰,有时候真想大哭一场,为什么活着要这么累呢?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生活,什么时候才能解脱自己,找到生命的真谛。在《月亮与六便士》中的Strickland也是如此,做着证券经纪人,有着和睦的家庭。直到四十岁,他做出了大部分人不敢做的事,即摆脱一切,选择追逐理想。他一个人毅然选择抛下老婆与孩子,带着身上仅有100块,去巴黎追逐理想。

2、《孽子》

推荐理由:

“命运的百般阻碍,生命的颠沛流离,也抵不过我寻找人心的爱意”

青春,可以称为疯狂的年代,我们哭过笑过恋过恨过。可《孽子》中的这群孩子,他们提前进入社会,本应该是美好的年纪,为之奋斗的年纪,却不得不经历卑贱、隐晦、肮脏。他们最想得到的只是纯粹的爱,但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抨击他们,美好的年华只剩下彼此的取暖。

3

《寻圣光的人》

推荐理由:

“当全世界都认为我病了,只有你还陪伴在我身边”

精神分裂症,许多人听到的第一反应便是躲避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正视过这个问题,其实它是有基因跟环境导致的,如果说一个人患上病,那么他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委屈。患上精神分裂症的人会出现幻听幻觉,甚至爱胡思乱想。看过法国短片《Skhizein》的可以知道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没有区别,他们只不过迷失了自我,情绪失了控制。《寻圣光的人》就是讲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卡尔文,他展开了自己的“朝圣之旅”,追寻与自我、与世界的和解。

4

《三体》

推荐理由:

《三体》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的作品,它能让读者了解科学技术知识,也对未来有很好的想象。一般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而且我们总是对外星文明感到好奇,可当未知要威胁我们自身时,我们才知道收手。刘慈云笔下的三体就为我们打开了一种新局面,很多时候,会为了自身生存而不折手段。刘慈欣向我们展示的宇宙视野,以及对宇宙本质的思考都让我们赞不绝口。

5、《鼠疫》

推荐理由:

面对鼠疫,就像面对如今的雾霾一样。人们从一开始的不信,到后来的半信半疑,当真的无处可逃时,人们才知道这次鼠疫的灾难性。书通过鼠疫来告诉人们,当鼠疫来临时,政府会怎么做,深陷鼠疫的人会怎么做,鼠疫过后会给城市留下怎么样的痕迹。

6、《人间失格》

推荐理由:

对于《人间失格》,我们都期待叶藏不自杀,没有扭曲的心理。但是都架了太多的个人想法,无论是丑角精神,无赖主义还是永恒的少年,都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不能要求叶藏如何,但是他身边的人是有影响他的。世界上有很多抑郁症,自闭症,躁狂症,精神病等患者,有人说是基因所致的,但周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尝试接纳他们,而不是批判他们。在论自由中说道,一个社会创造力的程度与一个社会容纳怪人的程度成正比。

7、《瓦尔登湖》

推荐理由:

《瓦尔登湖》这本书出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可以想象,在一个物欲横飞的时代中梭罗是孤寂的,这本书也是孤寂的。以致于刚问世时并没有得到相应反应,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人们才对梭罗的评价越来越高。但梭罗的一生始终是没有得到认可的,而他留下的东西却价值不菲。

梭罗与瓦尔登湖的相遇是在1854年7月4日,他在瓦尔登湖旁建了一座小房子,来纪念自己的生活经历,用简练的文笔勾勒出心灵与自然的濒临点。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似乎是大自然的破坏者,在中国的九寨沟最为明显,为发展旅游业导致开荒开拓路线造成的损失是可想而知的。《瓦尔登湖》为现代人重现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为现代人提供了精神家园。

8、《活着》

推荐理由:"能和心爱的人一起活着,这不就是人生的意义了吗?“

我相信,很多人曾经都这么想过,包括我自己,只要能和心里的人在一起,度过余生也不害怕。沙特说:“人生有种彻底的自由,我们会透过自己选择的行动,去塑造自身的意义或价值,甚至选择那个活动”。可是《活着》这本书,要告诉你的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人生根本不能被自己选择,更多的是服从于命运。在命运面前,我们只能看尽悲欢,看尽沧桑,看尽自己的宿命。

9、《浮生六记》

推荐理由:

“有些人,见几次面都没有印象,有些人,没见面都能一直住进你的心里。”

世间有那么多有才华的人,能住进你心里的那一个,必定有你喜欢的地方。一个人能给人欣赏,无非就是才或者貌,否则就是功或者名。在《浮生六记》中,沈复喜欢芸娘,多少因为她的才气,重要的是他俩情投意合,那时他才十三岁。浮生有六记,前四记写他们一起度过闲淡、幸福和贫困、潦倒的人生。后两记是缺失的,有人提出是足本,记载的是沈复游玩的记忆以及芸娘死后,沈复一个人的生活。

10、《一句顶一万句》

推荐理由:

说起孤独,都知道西方有百年孤独,但说起中国式孤独呢?那就得提起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了。这本书告诉我们,命运总是惊人的相似,一句话能顶一万句话,找到对的人能聊一辈子。而且书中字字金句,有:日子是过以后的,不是从前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五十年固守一句话就不错了,这样的句子出现。

其实有时候一个人的孤独并不孤独,但是找人倾诉就显得孤独了。正如序中说的,“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书中写了很多人因为话产生了怎么样的命运,也写了因为话,怎样困住了一个人的一生。

相关推荐

4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