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吧 > 读后感 > 名著读后感 >

《战争论》读后感大学

| 宏淼

《战争论》和其它军事书籍在写作方法上都大致相同,在某一场战争事件的分析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本书是作者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战争论》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争论》读后感大学

《战争论》读后感大学篇1

战争不是消遣,不是一种追求冒险和赌输赢的纯粹的娱乐,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战争由于幸运的变化,由于激情、勇气、幻想和热情的起伏而表现出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这一手段的特色而已。

社会共同体(整个民族)的战争,特别是文明民族的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产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引起的。因此,战争是一种政治行为。只有战争真的像按纯概念推断的那样,是一种完善的、不受限制的行为,是暴力的绝对的表现时,它才会被政治引起后就好像是完全独立于政治以外的东西而代替政治,才会排挤政治而只服从本身的规律,就像一包点着了导火索的炸药一样,只能在预先规定的方向上爆炸,不可能再有任何改变。直到现在,每当军事与政治之间的不协调引起理论上的分歧时,人们就是这样看待问题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看法是根本错误的。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现实世界的战争并不是极端的行为,它的紧张并不是通过一次爆炸就能消失的。战争是一些发展方式和程度不尽相同的力量的活动,这些力量有时很强,足以克服惰性和摩擦产生的'阻力,但有时又太弱,有时急有时缓,因而有时迅速有时缓慢地达到目标的,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战争都有一段持续时间,足以使自己接受外来的作用,做这样或那样的改变,简单地说,战争仍然服从指导战争的意志的支配。既然我们认为战争是政治目的引起的,那么很自然,这个引起战争的最初的动机在指导战争时应该首先受到极大的重视。但是政治目的也不是因此就可以任意地决定一切,它必须适应手段的性质,因此,政治目的本身往往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尽管如此,它还是必须首先加以考虑的问题。所以,政治贯穿在整个战争行为中,在战争中起作用的各种力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对战争不断发生影响。

由此可见,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军事艺术可以在总的方面要求政治方针和政治意图不同这一手段发生矛盾,统帅在具体场合也可以这样要求,而且这样做的要求确实不是无关紧要的。不过,无论这样的要求在某种情况下对政治意图的影响有多么大,仍然只能把它看做是对政治意图的修改而已,因为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

总算读到这最有名的一段了。

《战争论》读后感大学篇2

何谓战争,《战争论》作者克劳维茨对战争的理解是“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不可否认0战争、局部战争等各种战争危险仍然充斥着这个世界。研究战争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和平鸽能展翅在天空;研究战争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制止罪恶枪声的响起。

《战争论》是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著作,在军事思想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初期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对战争本质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正确的见解,对军事思想的发展曾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着作至今仍为资本主义国家军事界所推崇。阅读此书能让我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批判的选读这本书后,让我对“国家使命”四个字有更深的理解。

所谓自强,就是紧紧抓住新时期军事变革的难得机遇,尽快实现中国国防与军队建设质的飞跃。引述《战争论》中的一段话,“面对重大的历史变革,唯有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拥有自主决定权。”中国的主权与安全,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不能寄希望于任何人恩赐和施舍。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政治家一再发表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实际上就是“威胁中国论。”就是威胁中国不可壮大军力国力,扼杀中国这头雄狮于睡梦中。应对这些心怀叵测的人,唯有自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经。加快发展中国军事力量,当中国的国防力量与别国对等,才能拥有同等的地位和话语权,“中国军事威胁论”也就不攻自破。但我们在自强的道路上不能迷失方向,不能以“超英赶美”或“取代美国,争霸世界”为目标。中美军事战略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国土防御战略,后者是全球进攻战略。如果我们参照美国的军事战略,不仅走偏了方向,更是贬低了自己。

所谓自卫,就是科技强军加快建设的步伐。我们不能任人欺侮,必修有能力让任何威胁我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侵略者付出应有而又惨重的代价,并且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但我们的自卫必须有严格限定,不能像《战争论》中所述暴力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坚持不能“打第一枪”更不能去挑衅别人。和平解决争端才是首选的方式。

《战争论》读后感大学篇3

在读完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和乔良老师的《超限战》之后,今天开始读《战争论》,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第三次翻开克劳塞维茨这本经典之作。还记得第一次是在进入大学之初,我慕名而来,但是在翻五六页之后,深奥难读的文字,枯燥无味的论述让我彻底打消读下去的念头,我的第一次尝试也就这样草草结束。

第二次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由于研究“社会化战争”这个课题的需要,我鼓足勇气再次翻开那本放在书柜角落,并已经落满灰尘的《战争论》,这一次我几乎是用火柴棍撑着眼皮用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上中下三册翻一遍。翻是翻完,但是基本上就没有看懂,唯一的收获就是记住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而如今我又一次翻开它,面对长达一千多页的这本书心情是复杂的,我希望此次能够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但心里不禁有些担心自己能否坚持把它读完。读《战争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它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需要我们用脑子去思考、去体会。书有不同类型,当然我们读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对于《战争论》这样一本作者用毕生心血写成的经典之作岂能想读武侠小说一样呢?

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学习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学风,没有读书破万卷的积累,我们那里可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呢?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没有绝顶的天才,人需要付出才可能得到回报。回首四年大学生活,洋洋洒洒写下三十多万字,也有不少得以见报,小试牛刀,小小的成功心情是喜悦的。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奋斗的开始,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得多渐渐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在研究一些深入问题的时候我才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读书是需要坚持的,学习也应该是一种习惯,静心、静心、再静心,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是该磨刀的时候,停下笔,多看书。如今在一次翻开《战争论》我也不期望能够完全将他吃透,只是希望有所收获,并希望以后看第四遍、五遍、六遍的时候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战争论》读后感大学篇4

战争的起源或萌芽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战争這茖名词会不会从我們的字典里消失?读完《战争论》我只得一部分答案,还侑一部分答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

战争是敌我双方搏斗无限放大的结果,战场尙,我与敌人搏斗为了生存,我会尽一切办法打败敌人,格斗技巧,武器状况,都可能决定我的生死。无数茖我這样的军人去搏斗,去打倒敌人,那就是一茖国家,民族的武器状况,军人整体素质,阵型,战术等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所以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大清的木质船,大刀片子占侑绝对的优势,也自然能得战争的胜利。

那么战争起源于何处?远古时代人少,不可能侑战争,只侑两茖野人为一茖雌性野人打架或决斗,就像动物那样为了交,配而已,其实就是为了生存的奄?。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出现了部落与部落,人种与人种,国家与国家的战斗,说底还是为了一种目的,一种更好的发展,生存的目的。如日本的扩张就是为了适应人口的增多。所侑的战争都逃不开這样的目的。从原始的征服现代的政治。都是为了获得利益,如果没侑利益,就没侑人愿意去战斗,战争是两败俱伤的,从來没侑赢家。所谓的胜利只是将自己的损失加于敌方而已。所以战争是政治的一种手段,一种得利益而流血的过程。

人存在于世界,如果不克制自己的欲望那么就一直会侑争斗,小则国家内部而已的阶级利益矛盾,大则国与国的生藖礞亡。战争会与人的思想境界侑关,人类从來都是在索取,向大自然,向自己侑能力征服的国家,(所以侑了殖民地,侑了奴隶)。尙天给予人侑限的能力,人却侑无限的欲望。

所以战争萌芽于人类的欲望,随着社会进步,侑了国家侑了政治制度,战争就成了统治者获取更大利益的工具。从秦灭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没侑逃出這茖范围,打着民族强大复兴的旗号去强行夺取其祂民族发展的权利(殖民要求,租界,关税,巨额的战争赔款),人类多么可耻啊!!而战争则成为政治的手段,成为别国插手祂国的工具。

而战争能否消失就在于人类社会能否真正的团结在一起,没侑国界,没侑人种的歧视,让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认识我們都是地球人。那样战争才侑可能真正的从字典里消失。

而《战争论》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主导战争,战争只是手段,政治才是目的。這很正确,认识這点,我們看待一场战争就更能侑力的把握它。我們不需要考虑“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等格言,记住政治的目的就能深刻的理解战争,美伊战争就大概如此吧。人类的最终归宿应该还是一茖大同社会,但愿都能认清战争的本质。

中国人爱好和平,我們不希望战争,但若要是认为我們好欺负,你們侑能力征服,那么來吧,我們接受挑战。你用你的价值观衡量世界,我必将你的价值观还你的身尙。明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同时不要忘了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战争论》读后感大学篇5

《战争论》一共有三卷,其中第三卷资料全是克劳塞维茨的草稿,还有一半的资料是附录。从总体来看,这套书对战争的定义,作战的方式等写得都很详细,细小到每一个环节。但这样反而觉得有些重复和啰嗦,不如《孙子兵法》那样简洁,给自我未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真正的精读此书,反而怕引起教条主义,思维局限在一个区域。不贴合战争多变化的特点。并且对我这种对军事不了解的初级读者来说,读着颇为费力。

《战争论》第二卷,我认为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尤其喜欢关于防御的那一篇,在战争中,我一向都喜欢防御,而对进攻兴趣不大。其中还谈论到战争的目的,也就是政治目的。从某种好处上来说战争就是政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政治服务于王权,是王权的工具,间接的军权也是服务王权。所以军事一向处在附属地位。如果金权超越了王权,军权依然能持续最初的样貌,只是换了个服务对象而已。

书中超多列举了腓特烈大帝、拿破仑的战争事实,以前我对拿破仑进攻沙俄而遭到惨败一向很感兴趣,在书中也得到强有力的分析,多的不说,只是最后总结性言论里说道,拿破仑的错误在于没有认真比较俄国与欧洲诸国的区别,用攻打欧洲诸国的方式去进攻俄国,结果遭到史无前例的惨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帝国灰飞烟灭。

此书资料太多(有77万字),并且都是理论性言论,我承认自我并未完全消化,这套书和《国富论》一样,等过几年后,我必须会重读的。

相关推荐

40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