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的名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但那时我只知道王进喜是石油工人、是全国劳模,至于他具体的事迹却所知甚少。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铁人王进喜事迹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人王进喜》影片把我们带到了建国初期那艰苦卓越的年代,铁人忘我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震撼之余,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历史赋予我们沉重的责任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铁人为榜样,艰苦奋斗,永不服输,敢想敢干,勇于创新,以学生为本,爱岗敬业,做祖国的称职的园丁。
铁人对祖国、对民族、对工作、对同志充满激情,是一个有信心,负责任的人,正是在铁人这种以苦为乐,不向困难低头精神的带动下,大庆油田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在那种要啥没啥的环境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
石油大会战期间,铁人的脚被砸伤了,但他还是拄着拐杖,脚上打着绷带,坚持奋斗在工作第一线,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钻井发生井喷,在这关键时刻,一位同志提出去安达找领导要重晶石粉压井,铁人听了大吼一声“等你们去安达找领导要回重晶石粉压井,钻机早掉进地球里头去了”,铁人当机立断,采用水泥来压井,大家投入了大量水泥,但是池内的水泥一时也不能和泥浆混合,铁人一看急了,扔掉拐杖,奋不顾身的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泥浆,最后在他的带动下,在场工人也都纷纷跳入池中,井喷终于被止住了,铁人却病倒了。看到这我无语凝噎,在座的同事也都掉下了感动的热泪,铁人也是人啊!寒冬腊月,就是一个健康的年轻人跳进冰冷的泥浆中都受不了,何况是一位脚上有伤浑身是病的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卫油田,作为祖国接班人和培养接班人的我们岂能够躺在前辈用鲜血跟生命创造的舒适的摇篮中,不思进取,我们要把铁人的精神带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努力拼搏,把铁人精神发扬光大。
“铁人精神”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我们要以“铁人精神”为榜样,在工作中,忘我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祖国的明天培养栋梁之才而奉献青春热血!
很小的时候,就对60年代的石油工人王进喜的事迹有所耳闻。在我的心目中,铁人王进喜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是我们工人阶级的标兵与楷模。在观看了影片《铁人》后,我对铁人王进喜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影片《铁人》中,导演用“老电影”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上个世纪60年代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在环境极端简陋的条件下展开的“大会战”。旧时的火车站,高耸入云的石油井架,身穿棉衣、头戴翻毛棉帽的石油工人,历史通过银幕在我们眼前再现。昏暗简陋四处透风的工棚,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每日只有半斤定量的口粮,就是在这样及其恶劣的条件下,铁人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用人拉肩扛的方式竖起了石油井架。打井缺水,他带领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地方砸冰取水,没有吊车,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关键时刻,他能大吼一声,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肉搅拌机”。看到这里,我被这种忘我拼搏、无私奉献,不惜以牺牲个人生命来保卫国家油田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
《铁人》中的王进喜形象丰满、生动。展现给大家的并非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大英雄,它还原了一个更加生活化的王进喜,影片中的王进喜是个普普通通的出大力、流大汗的基层“师傅”,他爱骂人,急了还打人,脚砸伤了会疼,肚子饿了也会腿酸胳膊软,影片塑造了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工人师傅王进喜。
影片中还有另外一位主人翁,他就是刘斯成。做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庆石油工人的后代,同是楷模的他,在物欲横流的新时期,对着茫茫无际的戈壁,干着每日重复枯燥的工作,他困惑过,彷徨过,甚至怀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但是,就在工友失踪的突发事件中,他毅然踏上了寻找工友的征程。这样一段故事的穿插,暗示我们铁人精神并未泯灭,他在新时期的石油工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延续。
在那食不饱穿不暖的岁月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他们的理想和目标就是振兴国家的石油事业,为此可以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看完影片,回过头来看我们,在经济危机时刻,在企业举步艰难之际,这种铁人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让我们大家向铁人王进喜学习,拿出铁人的干劲,拿出铁人的坚韧不屈、艰苦奋斗、不肯服输、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铁人”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感人的是王进喜不顾一切为我们挖石油,在我们中国石油短暂的局面,他以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为祖国找石油的工作之中。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们到大庆参加石油大战会,到达萨尔图车站,下了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而是询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记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出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面对极端困难和恶劣的环境,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竖立在荒原上。打第一口井时为解决供水不足,王进喜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就50多吨,保证按时开钻。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过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
我看了这一段,王进喜只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们祖国有多少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为国出力,不怕牺牲自己的身体,他不怕苦不怕累,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国为革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党的阳光下,我们要像王进喜一样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今天我看到了一篇振奋人心的文章,正如名字《铁人王进喜》王进喜身上正是有着那钢铁般的精神——不怕困难,勇敢无惧,为国着想,爱国的精神。
课文主要写了在新中国时期,由于国内生产力低下,所以王进喜带着一个团队抱着“打不着油不回家”的心理开始在大庆打油,终于在他不怕巨难,勇敢无惧,为国着想的精神带领下,终于打出了油。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生活在重重保护伞下的我们,缺少的正是那王进喜的勇敢无惧,不怕困难的精神。
记得我有一次,参加了一次闯关游戏,爸妈在一旁都给我加油打气,可是才闯过了两关,我就说不玩了,太难了,死活不往下闯,爸妈一再的鼓励我,我也无动于衷。最后爸妈再三的让我闯过去,我才慢吞吞的继续闯。第三关的我不小心碰住了鼻子,就倒在地上哭了起来,死活也不起来。所以没办法我爸妈就弃权不参加了。就这样,好好的一次游戏被我带的大家都不开心。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要是有铁人王进喜坚持不懈,勇敢无惧的精神就好了,这样即使是失败了,爸爸妈妈也会高兴有我这样勇敢的孩子。所以,我决心以后一定要学习王进喜身上那钢铁般的精神,让爸妈为我而自豪。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对王进喜以及所有为新中国奋斗的人心生敬意。我代表全家像您们说一声“谢谢”.我学习你们身上那铁人精神。将来报答祖国。
半个世纪前,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动泥浆,止住井喷的场面,如今已经过去了许多年:1960年4月29日,大庆油田召开“万人誓事大会”,喊出“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手下无困难”的口号,数万石油大军从四面八方挺进东北,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没有汽车、吊车,而是靠着人拉肩扛,吆喝着将60多吨重的钻机生生拉上井架……
弹指一挥间,王进喜已经走了41年但是我们还是忘不了他的“铁人精神”和他的豪言壮语“为了拿下大油田,宁可少活20年”。今天,我又看了关于王进喜的故事,看完,我便忘不了他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工人中的一员,他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作奇迹。
从1959年王进喜到北京参加群英会开始,他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为祖国开发大油田作贡献。1960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火车站传来消息,大惊的钻井机运到了,王进喜带领工人们赶到车站。吊车与拖拉机不够用,眼看着60多吨重的钻机躺在火车上,这可急坏了王进喜。最后,王进喜的鼓励和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硬是用绳拉,用撬杠撬,用木块垫,把钻机卸下火车,运到采油工地,高高地架设在莽莽荒原上。
王进喜说过的许多话让我刻骨铭心,尤其是他对工友说的“现在我们多流点汗,吃点苦,为的是快快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强大。只要国家有了油,再苦再累也高兴。”从这句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祖国和工作的热爱。虽然,我不能像他那样为祖国开发大油田,但是,我可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慢慢积累起来。
记得那个星期一,秋风习习早晨,柔和的阳光洒在校园里,“渣渣渣”小鸟也在为我们歌唱哩!我们穿着整洁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操场举行升旗仪式。每次,国歌响起,我都会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国歌,想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这都是祖国一次次完美的杰作啊!想着想着,体育委员的整队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两位护旗手把国旗拿好,等待着升旗仪式的开始,主持人一声“升国旗、奏国歌、敬礼!”国旗冉冉升起,我们注视,打着少先队队礼。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升旗仪式结束了。新的一周开始等待我们去挑战、去努力,去征服新的知识!
王进喜的先进事迹,鼓励着我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开拓视野,将来用我们的智慧和知识把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