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光荣使命》是由新疆公安消防总队和新疆电视台联合摄制的新疆首部消防题材电影,讲述了驻守在祖国六分之一国土上的新疆消防官兵牢记职责使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电影光荣使命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影光荣使命观后感1
今天下午爸爸带我去电影院观看了消防专题片《光荣使命》,小朋友很多,几乎坐满了大厅,我们深深地被影片描述的故事情节感动并倍感震撼!
电影里的人物熊兵,一开始是新兵,训练和做事总是散漫随意,但是,在班长阿地力的严格训练和推心置腹的多次谈心以后,熊兵渐渐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这套军装所包含的神圣意义和使命------为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消防战士一定要刻苦训练,时刻为应对突发的险情而积极备战!
电影里描述的火灾事故导致消防战士身处极度的危险之中,可是他们总是坚持做到了迅速出击,临危不乱,奋勇当先。阿地力,熊兵和张华中都在火灾中受伤,幸好被医院抢救过来,重新归队。
我们要向消防战士致敬!他们保卫着我们的平安生活,为此,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苦努力。我们要向消防战士学习,从小努力学习知识,长大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电影光荣使命观后感2
在这个周末,我和我的同学敦继凯去看了由新疆消防总队制作的《光荣使命》。电影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两个消防战士被困在一栋居民楼里,其中一个战士已经准备放弃,另一个是他的中队长,并提醒他要坚持到最后。紧接着,他们俩就回忆起以前的事情,以此来激发坚持的勇气。
刚刚入队的熊兵就是被困的消防员之一。那时的熊兵消防意识并不强,甚至不尊敬上级领导。在一次消防任务中,熊兵深刻领悟到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性,以及在一次只是好奇,拆坏了生命探测器仪的事件。班长阿地力非常认真并别有深意地告诉熊兵,器材坏了你能赔得起,广大群众的生命你能赔得起吗?那一句话深刻地留在了熊兵的心上。
在一次消防活动中,一所化工厂引起大火,触发 了二次猛烈的爆炸的可能,消防小组又准备让二中队去救火。这时,大家毫不犹豫地去了。结果,队长在下达命令时,熊兵、阿地力被分配到了一组。按理说,这是令人高兴的事,可是他们要去的是最危险的地方——工厂内部。那里是最容易发生二次爆炸的地方。在最危险的时候,阿地力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熊兵。从此熊兵感激不已。接下来,就是开头部分,熊兵和中队长张华中被困在一所居民楼里。最后,他们被救,并被晋升了职务。从此,他们都过着充实而又紧张的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刻体会到生活中要注意防范火灾,并要永远尊敬那些为了人民利益而一直奋斗的消防战士,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电影光荣使命观后感3
我觉得这是一部好的作品,是成功之作。我觉得它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个是以电视艺术的形式全面回顾和热情讴歌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军队的发展,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新成就以及新的风貌,对部队来说,是一个很好也可以说很宝贵的教材;就社会而言,通过这部片子可以使广大群众了解我们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取得的成就。
第二点,这部作品的播出,为党的十七大召开营造了很好的氛围,这部作品唱响了社会主义好、人民军队好、共产党好的主旋律,给人深刻的启迪、深刻的感染和深刻的教育。
第三为推进军事题材电视纪录片创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军事题材电视纪录片创作方面我们有很好的传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具有中国军队特色的电视艺术风格,也锻炼了军队电视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作为军队电视工作怎么样实现电视工作的与时俱进,这是需要我们很好研究、很好思考的问题。
特别是今天处在这个时代,电视艺术多样性,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都对电视纪录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进步。回到《使命与光荣》而言,我觉得这部作品无论在整体结构、制作方法、文字解说、音乐表达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给人深刻印象,比较好地体现了与时俱进,从而为军事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导向,就是紧紧围绕使命这个中心,用事实说话,提供了许多人们感兴趣的东西,信息量很大。在全面准确阐述使命主题的时候,能够使人感到不枯燥,能够感到亲切自然,我觉得能够做到这一点本身就很不容易。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能够在较长历史时期中留下来的作品。因为它不是反映军队某一个事件,而是涵盖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军事工作、政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与成就。既有五年重大决策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有来自基层方面鲜活的事件
电影光荣使命观后感4
当前,我国经济正稳步快速发展,国家已经步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伴随着社会变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甚至表现的更加尖锐和突出,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引起社会的动荡,甚至动摇我们党的执政根基。一部分矛盾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而另一部分矛盾则是由于执法部门,尤其是我们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没有真正“情为民所系”所造成的。我们的公安队伍怎样才能正视问题、揭露矛盾,不断增强自我修复能力和免疫能力;如何才能转变执法理念,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真正作到“人民公安为人民”。本人通过观看纪录片《光荣使命》,并结合平时的思考,认为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方面要从“人”的因素入手,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通过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执法为民”理念教育,使执法人员切实感受到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靠山,是执法工作的力量源泉,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纪录片《光荣使命》大胆揭露了我们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当我看到一些老弱伤残的群众到公安机关上访时不停哭泣的镜头,真切体会到由于部分责任心不强的民警的不作为或消极作为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陕西西安的“3.20”农民工留置事件和广州孙志刚事件就留给我深刻的教训和启示,部分公安民警视人民群众的人身自由权利和生命如儿戏,他们在伤害群众的同时,无形中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挖出了一道鸿沟,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这些案例客观地反映了部分公安民警素质甚至说是道德水平,已经承担不起“人民公安”的称谓。我们公安队伍担负着“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的重任。在执法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就必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的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做到和群众血脉相通。我认为只有不断提高我们公安民警的自身素质,狠抓队伍建设,才能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二是从“制”的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监督机制。正如影片中一位公安局长所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化。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如何完善公安机关内部以及社会的制约、监督机制,最大程度的减少执法人员因漠视群众疾苦,随意执法、不公正执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伤害,成为我们公安民警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公安部发起的“大接访”活动是贴近群众,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公安机关价值的一项重大举措。部分公安机关在开展活动时责任心淡薄,把它看作是“一阵风”,使活动流于形式,但是相关责任人最终都被上级机关严肃处理,“大接访”也由此逐步走入了正规,成千上万的群众充满着对公安机关的无限信任和期待与数千名公安局长面对面坐在了一起。2003年初,公安部“五条禁令”的发布,在全国引起了震动,人民公安的形象在群众心目中大为改观, 警务工作更加正规有序。由此,就不难看出要做到公安民警执法理念的深刻转变,使之牢固树立起“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真正作到“人民公安为 人民”就必须以强有力的监督制约制度建设作为强有力的后盾。
本人作为一名基层公安民警,看过《光荣使命》后,思想受到强烈地震撼,一时间幕幕催人泪下的画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为使我们的亲人----人民群众免受更多的委屈,只有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创新思路,扎实开展做好群众工作,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实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为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目标贡献出一份力量。
电影光荣使命观后感5
火灾,无情地吞噬了无辜的生命,无情地什么也没有留下,只无情地留下一片残墟,俗话说:“水火无情”;“贼偷一半,火烧全光”。
小时候,不懂事,不知道火灾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火灾有多么危险,但也确实没见过火灾……
我只隐约记得火灾就是着火了,但事实没这么简单!何曾想过,当我遇上火灾,我会怎么做?会打119吗?会使用灭火器吗?还是会逃生吗?……都无从可知。
然而学校组织的消防安全教育却给我了很大的启示。现在的火灾已无法用生动的字眼来描绘,来复述,尽管是“疯一般的蔓延了开来”、“吞噬”、“夕阳如血”、整个世界好像都是红色”、“滚滚浓烟弥漫了大半个天”还是“分不清天与地的界线”——眼前的世界,只有经历者才能体会!这次的教育告诉我们:我们对预防火灾太不在意了,非要在最后关头才后悔。
光荣使命片子里的各种消防器具是什么,用来干什么,我纯然不知道,我就像丈二何时摸不着头脑,但是我知道,这些知识也许就会有那么一天,我将用到它们,我会为我自己感到骄傲在几年前的一节班会课上学过,也许会不记得是哪一年,但我会记得那次我们看了“消防安全教育片”。
总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避免那个万一发生,记住它们,没错!生命诚然可贵,遇事需谨慎。
电影光荣使命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