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它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让你收获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著名家庭教育的书籍大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著名家庭教育的书籍
书单一:16年教育经验的尹建莉著作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本书很多家长朋友都读过或至少听说过,书中提到对待孩子的态度是要给予孩子信任,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自主、自我控制,给予爱。对待孩子的方法是要多动脑筋、不要跟孩子死磕。
尤其是现在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在抱怨这辈子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陪孩子写作业,但是,这种抱怨其实是无形中给孩子传递负能量,甚至于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与智力水平的发展。所以,给孩子多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多试错的机会显得多么重要,作业和学习原本就是还在自己的事,作为家长,更要懂得换位思考,在合理的范围内,赋予孩子权利让孩子做主,平等交流,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上,多给他鼓励而不是指责发脾气。
让孩子在我们的爱的滋养下,充分地被肯定,从而开发孩子的学习及各方面的潜能。
读出了本书的精髓,要养出好孩子并不难。推荐阅读。
书单二: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
这本书讲述了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书中也有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给做为父母的借鉴。传统的管教方式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对孩子的教育要少些评判、期望、指责、失望和愤怒,应该多向孩子表达无条件的爱,因为孩子在整个过程中是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受到尊重的对待,孩子们会开始做出更好的行为选择。
好的教育,需要正面管教,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家长要以身作则,这样孩子才能见样学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正面管教》这本书,值得所有家长阅读。
书单三:杰弗里·伯恩斯坦的《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很多父母只知道孩子叛逆、不听话,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孩子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当我们的孩子已经叛逆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停止对孩子的唠叨,停止对孩子的大喊大叫,只有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只有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因为孩子的每一次挑衅,只是以特殊的方式在告诉我们,他们现在很无助,很不安,需要我们引导他,帮助他。我们作为父母,要去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叛逆,并倾听、尊重他,给他选择权,看到他的优点,肯定他,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让孩子长成他想要成为的样子。现在很多家长真的太需要这本书了。
书单四:作者达娜·萨斯金德著作的(父母的语言》
书中作者发现了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错过对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培养,就可能造成孩子以后在学业上与其他人的差距。
作者通过长达三年的研究证明:有较好语言环境的家庭儿童听到的词汇量比语言环
境弱(工作忙没时间或本身沟通少等的原因)的家庭对多出了3000万的数量、也证明了父母对孩子说话的词汇量和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父母的语言会对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自身行为约束和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语料丰富的语言环境对于婴儿和儿童大脑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帮助父母构建良好的幼儿语言环境,本书作者出了一套科学且便于操作的亲子沟通方式:3T原则,即共情关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和轮流谈话(Take turns)。
所以,父母的语言,是藏着孩子的未来的。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推荐阅读此书。
书单五:压轴的教育书籍推荐必是我国著名大作——《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在教育自己子女事情上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在修身立德方面,曾国藩一向笃学力行,坚持不懈。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
书中有很多教育学习方法,直至现在都是可以借鉴利用我们日常的家庭教育中的。
1、以身传教为主:曾国潘极其重身教、轻言教。他每次要求孩子们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自己先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榜样。
2、养成子女勤俭朴实的习惯
3、规正子女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在教育子女的学习方面,曾国藩认为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认为读书除了应试的目的外,更要有经世致用的理想。
4、教导子女谦虚处世:曾国藩既继承了中国优良的家训传统,又不拘泥于古人,适应时代的变化,在家训的内容和教化方法上都有许多发展和创新。
所以,他的一些教育思想也广为当前家长教育所使用。非常适合家庭教育的一部经典之作。
家庭教育类书籍
(1)《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科学养育五步伐,深受万千父母追捕。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分享,有效果的情感引导育儿模式。
内容摘要:
在处理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时,控制、放任、贿赂、威胁都是家长们常用的方法。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方法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也就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与这些方法相比,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满关爱,也更符合逻辑和人性。因为只有情感引导型父母才会把这些棘手的情况当成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好机会,并且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同情和理解,在沟通中增进亲子关系,进而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有益的基础。
(2)《你好,小孩》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未来。
内容摘要:
面对子女教育、亲子关系,越来越多的父母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理念”“养育妙招“中焦虑着迷失了教育的本质。终我们会发现,焦虑的父母只会造同样焦虑的孩子,而所有高高在上的“理念”“方法”,很可能会将父母和孩子推向对立的两面。
善意地养育,也许是终解。从“家长式管教”到“合作式养育”,本书将关注点重新聚焦到孩子身上:只括父母在内的整个社会,都将“对儿童友好”作为核心认知和教育规范,才能让儿童的精神独立和天赋自由成为可能,也才能让每个出自身的无限活力。
本书写到,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他也是这个社会的孩子;别人的孩子也不只是别人的孩子,他们还是你的孩子未来的社会伙伴。那些被呵斥、打骂着长大的孩子,和那些被呵护、善待着长大的孩子,终都是未来和我们的孩子一起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合作者。
(3)《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内容摘要: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孙瑞雪点评。中外教育点评,这是一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使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4)《婴儿、儿童和青少年》
内容摘要:
《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第5版)》涵盖了六大部分共17章内容,涉及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发展的胜利与环境基础、从婴儿到始成年期各个不同人生发展阶段,全方位展示了个体身体成长、认知发展、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各个层面。
《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第5版)》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富有可读性,不但充分反映了发展心理学的传统知识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为读者呈现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与新进展;更进一步的是,作者劳拉·E.贝克还将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置于社会发展的背景之中,通过“社会热点”等专栏,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同现实中的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读者对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特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思考。
(5)《养育男孩》
本书是全球畅销400万册的《养育男孩(典藏版)》。
内容摘要:
千万不要觉得你家的小宝贝还只是个孩子,就是这个男孩,他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位兼具责任感和成熟魅力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一隐秘而巨大的变化,正发生在你与之共同生活的十几年间。男孩身上与生俱来的男性气质,是家长一定不能忽略的:了解男孩成长过程的三个关键阶段,培养他所有积极正面的品质,在适当的时候让合适的人陪伴他、影响他,引领他成长……数年后,作为父母,我们将因此而收获骄傲!
(6)《养育女孩》
女孩的生存空间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和危机重重,她们的现在和将来注定比我们的更丰富也更艰难。父母要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独立坚定的女孩!
内容摘要:
史蒂夫比达尔夫从两个女孩的故事入手,按着年龄为划分了女孩成长的5个关键阶段,明确告诉女孩父母每个年龄阶段孩子发展的特点以及父母们怎样做才能从女儿幼年起一直到成年与她建立一种紧密而稳固的联结。
本书话题涵盖了女孩发展过程中几乎都会遇到的问题包括同侪欺凌,饮食失调,减肥,抑郁症、以及媒体和社会对女孩的危害和帮助。作者结合自己养育女儿的经历和专家案例为父母们提供了避免让自己的女儿成为受害者的措施和方法。
无论你的女孩儿处于什么阶段,这本书能给你力量,让你有足够的热情为了你的女儿和其他女孩将这个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
希望本书能帮助你了解和解决女孩成行面对的种种问题,陪伴她们快乐成长。
(7)《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父母必备的育儿宝典。
内容摘要:
本书选取亲子关系中为常见的场景,告诉父母“尊重感受、寻求合作、代替惩罚、如何赞赏、应对愤怒”的珍贵方法和技巧,使父母在短时间内得心应手,学会沟通,把和孩子的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
书中又汇集了父母们经常问到的问题和作者给出的答案,既是应用实例,也是父母随时应用的参考。
(8)《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
内容摘要:
学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从人类起源,小到个体生命的结束,学习都贯穿始终,并对个人及社会产生着持续且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为了什么而学习?东西方学习的动机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方式?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都在怎样学习?存在哪些同与不同?谁才是最会学习的人?未来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9)《正面管教》
内容摘要:
简·尼尔森——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在本书中告诉21世纪的父母和老师们:
惩罚和娇纵为什么对孩子都不好,并且不管用?
怎样用既不惩罚又不娇纵的正面管教方法培养孩子受益终身的良好品质?
如何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动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如何赢得孩子与父母和老师的合作?
如何消解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超级父母”对孩子会有什么危害?各种性格的父母会对孩子有什么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父母如何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点,避免缺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老师们如何避免对学生造成管教问题?
从3岁到青春期的十几岁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师,都将因为《正面管教(修订版)》而彻底改变家里和学校的气氛,改变自己的人生。
(10)《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这本书中的育儿理论会为父母带来彻/底的转变。
内容摘要: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孩子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很多家庭中,这种关系经常出问题,令人痛苦,甚很难再回归正常。
这是一个从业20年的资深心理治疗师的儿童心理学巨著,在英国掀起巨大轰动,全英家长热烈讨论,甚没有孩子的人迫不及待地买来,用于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简单一句话:它用育儿理论讲透了亲子关系,以及围绕着我们的家庭成员关系,所有人际关系,让我们更自在地活在关系里。这是一本关于“关系”的书——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与自身的关系,与过去的关系,与周围的关系。
也许你是一位工作忙碌的父母,你的孩子仿佛从不入睡,总是在哭闹或尖叫,敲打平底锅,戳插座,喊着要更多的糖,看更多的电视。这些让你感到疲倦和绝望,很难保持冷静和理智。你是一位好家长,但还可以变得更好:菲利帕·佩里的这本书,将帮你打开育儿的新视野。与一般的“亲子教养书”不同,这本书并没有把养育孩子当作令人生畏的杂事。孩子不是一堆有待处理的麻烦,也不是一个需要精益求精的项目。育儿是一种关系,孩子是要被理解和支持的个体。归根结底,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不仅会使他们以后成为更优秀的人,而且也会使你自己变得更好。
它的阅读体验并不轻松,正如作者所说,书里的内容会让你觉得很难受,很不舒服,甚很生气,要牺牲你的自尊来阅读。因为它会让你直面自己在陪伴孩子的过程所犯下的种种错误。
任何父母会为了孩子奉献自己,但美好的愿望也许不会带来理想的结果。父母的心愿就是让孩子幸福快乐,让他们过上美好的生活,但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在无心之中伤害了孩子。
这本书会剖析我们在亲子教养方面犯下的错误,尤其是那些我们从来不想犯的错,这些错误的深层心理根源,以及有了过错之后我们如何弥补,修复裂痕。
这本书将帮你:
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如何影响了你的亲子教养方式。
看清亲子关系是如何变质的,以及如何让它恢复正常。
与孩子建立真正的联结,学会用心倾听,培养情绪稳定的孩子。
打破恶性循环,及时补救与修复裂痕,避免把你以前吃过的苦复制到孩子身上。
学会处理自己与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在和谐的关系中成长。
学习如何与婴儿、儿童、青少年和长大成人的孩子相处,让亲子关系变成孩子一生的力量之源。
这本书充满了睿智和明智的建议,是每个父母想读的书,也是每个孩子希望自己的父母拥有的书。
家庭教育必读10本书推荐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美]海姆•G•吉诺特著 张雪兰译 京华出版社)
如果说在父母与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么经典著作的话,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诺特博士的这本著作——它彻底改变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这个领域,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本书初版于1965年,在出版初期,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居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畅销美国500多万册,并陆续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很多国家。自2004年9月引进我国以来,几乎月月加印,读者好评如潮,在出版商没有做任何宣传和推介活动的情况下,父母们自发地在网上开展讨论,相互推荐,口口相传。
父母与孩子之间充满了无休无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父母如何同孩子沟通,这时语言显得尤其重要。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发现他们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言在跟孩子说话。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可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有责任感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优秀的家长需要好的沟通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开明父母大学堂》([中国台湾]钟思嘉著商务印书馆)
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这句话并非指刚刚出
生的孩子会造成什么问题,或是新上任的父母们自己会有什么问题,而是意味着——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必定会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问题。
初为父母的人们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他们大都没有任何育儿的经验,一方面他们又接受着来自亲友、专家及各种媒体的众说纷纭的建议与忠告。这给父母们带来更大的困扰与迷惑,其实,这种困惑是自然的,因为教育孩子的方法并非一成不变,也没有标准的处方,而是需要父母去学习,并在运用中再加以领会。
《开明父母大学堂》就是这样一本让父母系统学习与训练解决孩子种种问题的书。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并学习应对之道,最终建立符合自己家庭情况的方式。这就是目前世界上运用非常广泛且有效的一种方法——父母效能系统训练。
本书的作者钟思嘉博士常年从事亲职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有丰富的培训父母和亲职教育专业人员的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多年的实践所得,使得本书的读者可以于轻松阅读中寻得孩子问题的根源,并找到每一位家长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3.《不再有成长的烦恼:纠正孩子38种不良行为》([美]米歇尔•波芭著冯羽、俞海弘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所有的父母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孩子的许多问题:哭泣、愤怒、尖叫、打人、咆哮、欺骗、骂人等;每一个父母都渴望帮助孩子改掉这些坏习惯。作者米歇尔•波芭博士根据成千上万心烦意乱的父母提出的成百上千的问题,统计出38种最让父母头痛和束手无策的不良行为,创造性地为父母们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理性改变战略,一步一步、点点滴滴,告诉父母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培养出一个品行端正的孩子。作者认为,“在一个充满关爱和安全感的家里抚养孩子,教育她如何正确言行,这是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大财产。”
书中所传授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深入浅出、简单易行,这些教育孩子的见解能帮助读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心灵鸡汤》的作者杰克•坎菲尔德在本书的序言中指出:这将是家长们唯一需要的养育孩子的纪律书籍。米歇尔•波芭是全球闻名的儿童问题教育专家和咨询顾问,还是一系列教育媒体的专家嘉宾和专栏作家和18本育儿图书的作者。本书被亚马逊网站评为2003年度十佳育儿图书之一。
4.《不是孩子的错:为中国少年成长辩护》(萧芸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家教图书,作者对当今的社会和家长大声疾呼:这不是孩子的错!他们要为中国少年成长辩护,真是直指人心。作者基于大量的调查,尖锐地指出了中国家庭教育的误区与扭曲、中国少年成长的艰难与恐慌,启发家长走出误区、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特性,回归教育的自然本性。作者提出“挫折是成长的代价,也是少年的权利。”这一观点,无疑给现代父母上了严峻的一课。作为一本成长导航的实用书,《不是孩子的错——为中国少年成长辩护》洋溢着浓烈的思辨特色,充满着真诚执著的思想交锋。
在书中,作者选择了15岁~18岁这个敏感的年龄段进行调查与反思,因为这个时期正是孩子心理断乳的高峰期,“成长紊乱”就在这个年龄段不可遏制地爆发。作者是成长热线的主持人,本书以新闻热线为切入点,用真实感人的故事为说理载体,以透彻的剖析证其要害,将一个个活生生甚至是惊心的个案摆在读者面前。但作者并未停留在摆事实的层面,而是记录了怎么成功解决成长的疑难杂症,让家庭回归和谐的全过程。让读者掌握被实践检验了的可行方法。在书中作者独到而鲜明地区分了“成长”与“成才”两个概念,成长是自然属性的需求,成才是社会属性的需要。“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成才是孩子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孩子的成才苦难与恐慌,可能都与父母的越权期望与过度设计有关。
5.《人生设计在童年:哈佛爸爸有话说》([美]高燕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燕定讲述的教育故事是迷人的。但是,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猎奇、记趣的书。这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通过自己在美国教育女儿的过程,对比中西方教育进行第一手的深入体验和分析后,写成的书。这样的书,虽然过去有过一些,但很少有像高燕定先生描写、记述得如此扎实深厚、真实细腻。
女儿高倩的成长与成功是令人惊羡的。不过,这也不是一本讲天才的书。如果是讲天才的书,我们也是肯定不看的,我们普通人何必没事通过天才来证明自己的失败呢?而高燕定先生的著作,恰恰从一个普通父亲讲述自己普通女儿成长故事的角度,告诉我们:人生是可以设计的;哈佛是可以算计的;而天才呢,是可以父女俩一起合计的。通过父母与孩子的共同“设计”,在可预见的将来让孩子不靠机遇、不靠伯乐地走向必然地成功。
作者所思考的教育理想的精华在于人生早期的职业预备,这完全不同于将孩子早早送进贵族学校的那种冠冕堂皇,而是尽早发现孩子的个性,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立下可行的目标。从童年设计,而不是成年之后再强扭人生苦瓜,重新整合奋斗目标,无疑将会更切合社会的需要,也更能让孩子尽快地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在这个意义上,高燕定所提出的教育思想显然具有着突破性的理论贡献。一个有早期目标的人生必然会将孩子培养得更接近成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而本书正是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
6.《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唐伟红、崔华芳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职责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关键就是培
养孩子的好习惯。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父母怎样教育,孩子就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尤其是3至12岁的孩子,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关键期没有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等孩子养成坏习惯的时候,父母后悔就来不及了。
本书是一本专门指导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做人、做事、学习、交流的36种好习惯的书,对父母、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书中,作者把孩子的习惯分为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学习的习惯和交流的习惯,指导父母抓住教育关键期,培养孩子好习惯。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成为生活的强者。在本书中,作者精选了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习惯,运用大量的案例,分章详述。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还在每章的后半部分,向我们提供养成这些好习惯的建议,使本书具有极强的操作性。笔者曾同本书作者崔华芳有过交流,就家庭教育问题进行过探讨,本人为其对教育的热忱和执着所感动,为其对家庭教育的见解所折服。本书自上市以来,一直受到父母们的追捧。
7.《4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张伟、徐宏江著京华出版社)
徐宏江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教师。因此,本书既具有权威、科学的家教理念,又有丰富的实用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在四年级以下,那么,本书对你和你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8.《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韩]李承宪著 王宁译 地震出版社)
大脑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但长期以来受到关注的程度却很少。大脑又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人类对它的认识太少了。人的大脑具有无穷的潜能,而一般人在他的一生当中,也仅仅只是开发了其中的2---5%,连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只是才开发了10%左右。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使用大脑的方法。我们往往总是羡慕那些头脑灵活的人,但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自己的大脑经过开发也可以达到那个程度。即使是平凡普通的人,只要正确开发使用,他们的也会发挥出无穷无尽的能力。所有的人都是带着天才的潜质而降生的,只不过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这种能力的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而已。相信本书会成为父母和孩子的“大脑使用说明书”。
本书由卢勤主编,作者李承宪博士是世界大脑开发专家。在韩国出版3个月内,销售就突破了50万册,一度居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也是韩国国内近1500所小学中学的教师推荐给学生的必读书目。希望这本凝聚了国际著名的大脑潜能开发专家李承宪博士和„知心姐姐无限爱心的书,能给每一位爸爸妈妈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希望本书中所介绍的研究成果能被中国家长普遍地掌握与运用,并能有所收获。
9.《告诉世界,我能行》(卢勤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开列了未成年人成长中面对的50个问题,用“太好了”、“我能行”、“我帮你”、“你真棒”、“我要学”、“我思考”6句最简单明了的短语作为6章的题目,运用了当代未成年人生活中大量鲜活生动的例子,与未成年人平等地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知心对话”,充满关爱、充满激情、充满智慧、充满哲理。成长要面对的这50个问题,是卢勤从长期从事“知心姐姐”工作中面对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千千万万个问题中梳理出来的,卢勤的“解惑”,也是从“知心姐姐”工作的长期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全书充分体现了“从未成年人中来,到未成年人中去”,具有了真正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俗话说:“有苗不愁长。”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高科技迅猛发展等外部因素,一方面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太多的诱惑也为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良环境。有“苗”怎么长?这是一个令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本书的出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了一本可翻可看,可查可依的引领成长的“知心宝典”。愿我国3亿多未成年人,在自己的成长路上,能面向世界,自豪地高声地喊出“我能行!”
10.《母亲的路,孩子的天》(王开敏姜鹏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母子之间的故事:一个睿智并富于创造性的母亲;一个性格阳光、身体健康、学识过人的孩子;18年,母亲始终执行着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原则并获得了成功。孩子最终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荣获“威斯里安费里曼亚洲奖”,飞往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深造。如今这位母亲将自己“平民化的阳光教育”历程与经验进行了总结以便供所有渴望孩子成功的家长进行分享。
平民阳光教育是该书的核心概念,平民化、阳光教育则是全书的关键词。作者的孩子艾天是个平民,并没有过人的天赋,而作者也是一个普通人,更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作者的家庭教育方法注重可操作性,教育原则和模式也具有普适性,甚至可以克隆,带有鲜明的平民化烙印。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正基于以下的信念:任何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孩子未来的父母,可以轻松地从平民阳光教育模式中获益,孩子最终能在幸福和快乐中获得成功。她能做到的,天下的父母同样能够做到。